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开发与近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西部开发与近代化
  • 戴逸,张世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406631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31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843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经济史-研究-西北地区-近代;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经济史-研究-西南地区-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开发与近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导论篇第一章 “西部”空间意象的形成2

第一节 清末民初“西部”地区行政区划的建构2

第二节 民国初期“西部”空间境象的变化13

第二章 近代西部开发与民族国家的形成26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业内迁的变局26

第二节 近代西部开发与民族国家建构的区域类型学分析45

第三章 西部开发与近代化103

第一节 西部近代农业开发107

第二节 农田水利事业的新气象112

第三节 林业开发成就122

第四节 稚弱的工业开发蹒跚迈步126

第五节 交通体系的更化132

第六节 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153

第七节 西部开发在西力作用下的空间互动影响171

第八节 从时空角度解读中国西部地区近代化185

第四章 一种另类社会空间:西部开发中的移民社会212

第一节 近代人口压力与人口迁移212

第二节 移民社会特殊性透视217

第五章 生存空间:近代西部开发对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及教训237

第一节 多变量思维取向:农业经济开发、生态环境变迁与近代化237

第二节 从游牧社会内部发现历史:对现代游牧社会农业化现象的反思246

西藏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256

第一节 自然条件256

第二节 人文社会环境258

第二章 农牧业262

第一节 畜牧业262

第二节 农业265

第三章 工矿交通业270

第一节 工矿业270

第二节 交通通讯业274

第四章 城镇、商业与金融280

第一节 商业贸易280

第二节 城镇284

第三节 货币金融288

第五章 教育290

第一节 传统教育290

第二节 近代教育的萌芽293

四川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300

第一节 自然条件300

第二节 人文环境302

第二章 农业304

第一节 经济作物的进一步推广304

第二节 林牧产品开发306

第三节 两次综合性的农业改良308

第三章 工矿交通314

第一节 工业314

第二节 矿业321

第三节 交通326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市332

第一节 商业贸易332

第二节 金融335

第三节 城市337

第一节 教育事业342

第五章 教育文化342

第二节 文化事业348

重庆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354

第一节 自然条件354

第二节 人文环境355

第二章 农业357

第一节 农田水利357

第二节 林产品360

第三节 畜产品362

第三章 工矿交通364

第一节 工业364

第二节 矿业370

第三节 交通373

第一节 商业贸易379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市379

第二节 金融383

第三节 城市385

第五章 教育文化390

第一节 教育事业390

第二节 文化事业393

广西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398

第一节 自然条件398

第二节 人文环境399

第二章 农业401

第一节 晚清广西农村商品经济的新发展401

第二节 新桂系对广西农业的开发402

第一节 工业409

第三章 工矿交通409

第二节 矿业414

第三节 交通418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市426

第一节 商业与对外贸易426

第二节 金融430

第三节 城市433

第五章 科教文化437

第一节 教育事业437

第二节 文化事业442

贵州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448

第一节 自然条件448

第二节 人文环境449

第二章 农业的开发451

第一节 农田水利451

第二节 林牧业开发455

第三章 工矿交通459

第一节 工矿业459

第二节 交通465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镇469

第一节 商业贸易469

第二节 金融472

第三节 城市473

第五章 教育文化476

第一节 教育事业476

第二节 文化事业479

第一节 自然条件484

云南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484

第二节 人文环境486

第二章 农业的开发490

第三章 工矿交通业的开发499

第一节 工矿业开发499

第二节 交通邮电的开发514

第四章 商业贸易与金融事业的开发519

第一节 商业贸易开发519

第二节 城镇发展和市政发展524

第三节 金融业的发展527

第一节 教育事业530

第五章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530

第二节 新闻出版与图书馆事业534

新疆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538

第一节 自然条件538

第二节 人文环境540

第二章 土地的开发543

第一节 农业的开发543

第二节 水利事业的开发550

第三节 畜牧业和林业的开发553

第三章 工矿交通业的开发558

第一节 工业的开发558

第二节 邮电交通事业的开发566

第一节 商业贸易574

第四章 商业贸易与金融事业的开发574

第二节 财政与金融582

第五章 教育文化事业的开发588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588

第二节 出版文化事业594

甘肃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600

第一节 自然条件600

第二节 人文环境602

第二章 农业与畜牧业606

第一节 农业606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与林业610

第三章 工矿交通618

第一节 机器工业618

第二节 能源工业622

第三节 交通运输629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镇638

第一节 商业与城镇638

第二节 金融组织的演变642

第五章 教育文化646

第一节 教育新体系646

第二节 文化发展新趋势652

陕西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656

第一节 自然条件656

第二节 人口波动状况658

第三节 历史沿革概述660

第二章 农业662

第一节 近代农业662

第二节 林业经济发展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672

第一节 工业的产生与发展676

第三章 工矿交通676

第二节 能源工业682

第三节 交通业686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镇691

第一节 集市与商品集散691

第二节 以商品集散地为依托的城镇的发展692

第三节 金融组织的演变695

第五章 教育文化697

第一节 清末文化教育观念的新变化697

第二节 学校新体系的建立699

宁夏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704

第一节 农业经济707

第二章 农业、林业与畜牧业的缓慢发展707

第二节 林业开发711

第三节 畜牧业经济713

第三章 工矿交通事业的发展716

第一节 工业的起步716

第二节 采矿业的发展720

第三节 交通业的发展723

第四章 商业、金融的缓慢发展730

第一节 商业730

第二节 金融业734

第五章 文化科技教育事业736

内蒙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740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下种植业的发展745

第二章 农业的发展745

第二节 缓慢发展的传统畜牧业750

第三章 工矿交通事业的出现与发展755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和近代工业的产生755

第二节 矿业的兴起758

第三节 交通事业的发展761

第四章 工商业城镇与金融事业765

第一节 动荡环境下的商业贸易765

第二节 金融业的出现772

第五章 教育事业778

青海篇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784

第一节 自然条件784

第二节 人文环境786

第二章 农业与草原畜牧业790

第一节 农业791

第二节 草原畜牧业794

第三章 工矿交通799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799

第二节 矿业开发801

第三节 交通业807

第四章 商业、金融与城镇813

第一节 城镇与商业813

第二节 金融组织的演变819

第五章 教育事业的新变化822

图片来源826

后记8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