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运动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运动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027273.jpg)
- 孙少强,孙延林主编;梁延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731002550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38页
- 主题词:体育心理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运动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言1
第一章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1
第一节 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一、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对象1
总序1
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意义2
第二节 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5
一、北美运动心理学的发展5
三、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7
二、东欧运动心理学的发展7
第二章 运动中的焦虑与调节8
第一节 运动焦虑概述8
一、焦虑的定义8
二、运动焦虑的分类8
第二节 运动焦虑与运动行为10
一、运动焦虑的理论10
二、运动焦虑的定义13
一、影响运动焦虑的因素15
第三节 体育运动中运动焦虑的研究15
二、赛前焦虑16
三、比赛对焦虑的影响17
四、焦虑对体育行为的影响18
第三章 运动动机21
第一节 运动动机概述21
一、动机的含义21
二、运动动机的分类22
一、成就动机理论23
第二节 运动动机的理论23
二、自我效能理论25
三、能力知觉理论26
四、目标定向理论27
第三节 运动动机的培养与维持29
一、强化29
二、目标设置30
三、归因训练32
四、期待—价值35
五、女运动员的运动动机36
第四章 流畅心理状态39
第一节 流畅心理的特征与结构39
一、流畅心理的特征39
二、流畅心理的测量43
第二节 促进与阻碍流畅心理状态出现的因素44
第五章 运动人格与发展46
第一节 运动员人格的研究46
一、运动员人格研究的方法47
二、运动员和一般人的人格差异的研究48
第二节 不同运动项目与运动员人格差异的研究51
第六章 运动学习与控制57
第一节 运动技能概述57
一、运动技能的概念57
二、运动技能与运动能力58
三、运动技能的分类59
四、小结63
第二节 运动技能学习概述63
二、运动技能学习的概念64
一、运动技能学习中绩效的变化64
三、运动技能学习的阶段性66
四、运动技能学习的理论69
五、小结72
第三节 运动技能获得的途径73
一、练习与练习曲线73
二、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73
一、运动技能的迁移78
二、正迁移发生的原因78
第四节 运动技能的迁移78
三、负迁移79
四、迁移的原则80
五、小结80
第五节 运动技能学习的测量与评价81
一、绩效曲线81
二、保持和迁移测试82
三、小结83
一、对篮球运动员的眼动研究84
第六节 运动学习中的视觉搜索84
二、对冰球运动员的眼动研究85
三、对足球运动员的眼动研究86
四、对曲棍球运动员的眼动研究87
五、对网球运动员观看网球动作时的眼动研究88
六、观看体操运动的眼动研究88
七、对乒乓球运动员的眼动研究89
八、自行车运动员专项认知水平眼动特征的研究90
九、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眼动特点和发展趋势91
第七节 运动学习中的反馈92
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95
第一节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95
一、运动员的心理技能95
二、运动员心理技能评价109
三、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114
第二节 表象训练118
一、表象及其作用118
二、表象与运动操作119
三、表象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121
四、表象的研究122
五、表象使用的指导123
第三节 注意方式训练126
一、信息加工与选择性注意126
二、Nideffer 的注意类型理论131
三、注意力的训练136
四、运动员注意特征139
五、注意力练习方法140
第四节 认知调节141
一、改进不合理思维142
二、自我谈话143
第五节 目标设置训练144
一、目标设置的意义144
二、目标设置的原则144
三、目标设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46
第一节 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学因素148
一、应激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应激—运动损伤理论)148
第八章 运动损伤中的心理学问题148
二、与运动损伤发生相关的心理学因素149
三、预防运动损伤的心理学干预手段153
第二节 运动员运动损伤恢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154
一、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155
二、对损伤运动员的心理评估156
三、促进运动损伤恢复的心理学干预手段160
一、攻击行为的判定164
第一节 体育运动中的攻击行为164
第九章 运动活动中的社会心理164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166
三、体育运动中影响攻击行为的环境因素169
四、减少体育运动中的攻击行为171
第二节 观众效应172
一、观众效应173
二、主场优势180
第三节 教练员心理181
一、领导行为181
二、领导模式184
一、团体凝聚力的概念187
第四节 运动队的凝聚力及其影响因素187
二、团体凝聚力的促进190
三、影响运动群体凝聚力发展的因素192
第十章 兴奋剂及药物滥用的心理学问题197
第一节 兴奋剂及药物滥用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197
一、兴奋剂与药物滥用的概述197
二、兴奋剂及娱乐性药物对个体生理、心理及行为的影响199
一、影响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及滥用药物的可能因素202
第二节 兴奋剂及滥用药物的防治202
二、防止兴奋剂及滥用药物的心理学干预措施208
第十一章 体育运动与人的社会发展213
第一节 体育运动与人的自我发展213
一、自我与自我意识213
二、自我概念是自我意识的重要部分213
三、体育活动与自我概念的发展214
第二节 体育运动与人的道德发展215
参考文献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