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诊疗常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永学,冯敢生,谢明星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23623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90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937页
- 主题词:影像诊断-技术操作规程;原子医学-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诊疗常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放射学诊疗常规3
第一章 普通X线检查3
第一节 管理3
一、总则3
二、登记室常规4
三、乳腺摄影常规4
四、CR摄影常规5
五、DR操作常规6
六、激光打印机操作常规8
七、暗室常规9
八、激光胶片使用常规10
九、CT操作常规10
十、DSA操作常规12
十一、高压注射器操作常规13
十二、MR操作常规13
十三、Polydoros-LX30 X线机操作常规16
十四、床边照片操作常规17
第二节 X线摄影常规18
一、X线摄影操作常规18
二、摄影原则20
三、摄影步骤21
第三节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22
一、骨骼系统22
二、胸部及腹部系统45
第四节 胸部透视检查49
第五节 消化系统检查51
一、食道吞钡检查或吞碘检查51
二、胃、十二指肠吞钡或吞碘造影检查52
三、低张十二指肠造影54
四、小肠造影55
五、肠套叠空气灌肠的诊断和复位57
六、结肠造影58
七、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59
八、术中胆道造影61
九、经T形管胆道造影61
第六节 泌尿生殖系统检查62
一、静脉尿路造影62
二、逆行肾盂造影64
三、膀胱造影65
四、尿道造影66
五、子宫输卵管造影66
第七节 其他部位检查68
一、乳腺X线检查68
二、乳腺导管造影70
三、腮腺造影71
四、椎管造影71
五、窦道及瘘管造影73
六、眼球异物定位(角膜缘环定位法)74
第八节 碘过敏试验、碘过敏反应及其防治75
一、导管室消毒隔离77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管理77
二、导管室设备管理77
第二章 介入治疗技术77
三、导管室工作基本常规78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常用技术79
一、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79
二、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81
三、经导管动脉栓塞术84
四、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86
五、经皮血管内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87
六、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94
七、经皮内外引流术95
八、内支架置入术99
九、经皮活检术104
十、经皮局部药物注射术105
第三节 常见部位疾病介入诊疗常规107
一、中枢与头颈部107
二、心脏与大血管110
三、胸部125
四、胃肠道135
五、肝胆胰脾138
六、泌尿生殖系统173
七、肌肉骨胳系统180
第一节 一般规程182
一、预约182
第三章 CT检查182
二、扫描前准备183
三、扫描和接诊183
五、报告书写184
六、CT检查基本方法184
四、照片184
第二节 CT对比剂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预防和处理185
一、CT对比剂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185
二、CT对比剂毒副反应的预防186
三、CT对比剂毒副反应的处理186
第三节 CT扫描常规187
一、头颈部CT扫描187
二、胸部CT扫描197
三、CT冠状动脉成像及血管成像200
四、腹部和盆腔CT扫描205
五、脊髓和脊柱CT扫描213
六、四肢及软组织CT扫描214
第四章 磁共振检查216
第一节 MRI检查基本常规216
第二节 成像序列和参数的选择218
一、成像序列和参数选择的目的218
二、各种参数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219
三、扫描参数与信号、图像对比的关系220
四、MRI成像序列221
五、MRI成像序列的临床应用223
第三节 颅脑MRI检查224
第四节 颅内MRA检查225
第五节 眼部MRI检查226
第六节 鼻及鼻窦MRI检查227
第七节 颞颌关节MRI检查229
第八节 耳部MRI检查230
第九节 鼻咽部MRI检查231
第十节 口咽部MRI检查232
第十一节 喉及甲状腺MRI检查233
第十二节 颅颈部MRA检查234
第十三节 纵隔、肺、胸膜MRI检查235
第十四节 心脏、大血管MRI检查237
第十五节 乳房MRI检查239
第十六节 肝胆脾MRI检查241
第十七节 胰腺MRI检查242
第十八节 肾及肾上腺MRI技术243
第十九节 腹部血管MRA检查244
第二十节 MRI胆道造影技术246
第二十一节 男性盆腔MRI检查247
第二十二节 女性盆腔和生殖器官MRI检查248
第二十三节 产科MRI检查249
第二十四节 脊柱、脊髓MRI检查250
第二十五节 骨髓MRI检查251
第二十六节 髋关节MRI检查253
第二十七节 膝关节MRI检查254
第二十八节 肩关节MRI检查255
第二十九节 上臂MRI技术256
第三十节 小腿MRI技术257
第三十一节 小儿MRI检查258
第三十二节 MRI介入性诊断和治疗259
一、CT导向下穿刺活检术工作流程261
第五章 放射科工作流程261
二、CT室病人就诊工作流程262
三、MR室病人就诊工作流程263
四、放射科病人就诊工作流程264
五、腹腔神经节阻滞术工作流程265
第一节 二维扫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269
第一章 概论269
第二篇 超声医学诊疗常规269
二、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270
一、二维扫查技术要求270
第二节 彩色多普勒扫查技术与要求278
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的内容279
一、仪器条件的选择与调节279
三、频谱多普勒的检查内容280
一、经直肠超声检查281
第三节 腔内超声检查技术与要求281
二、经阴道超声检查284
第四节 超声造影检查技术与对比剂286
三、经食管超声检查286
一、声像图的常用术语、描述方法与命名290
第五节 超声术语290
二、常用的扫查断面与声像图方位的识别方法292
第六节 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要求293
第一节 心血管超声检查的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295
第二章 心脏超声检查常规295
一、二尖瓣狭窄298
第二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98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299
三、主动脉瓣狭窄300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01
五、三尖瓣关闭不全302
一、二尖瓣腱索断裂、二尖瓣脱垂与马凡综合征303
第三节 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03
二、主动脉瓣脱垂305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306
第四节 人造瓣膜307
第五节 主动脉疾病309
一、房间隔缺损311
第六节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311
三、室间隔缺损312
二、心内膜垫缺损312
四、动脉导管未闭313
五、主动脉窦瘤破裂314
六、肺静脉畸形引流315
一、法洛四联症316
第七节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316
二、右心室双出口317
三、大动脉转位319
四、单心室320
五、永存动脉干321
六、三尖瓣下移畸形322
七、三尖瓣闭锁323
第八节 冠心病324
第九节 心肌病326
一、扩张型心肌病327
二、肥厚型心肌病328
三、限制型心肌病329
一、原发性心脏肿瘤330
第十节 心脏占位性病变330
二、继发性心脏肿瘤332
三、心脏血栓333
一、心包积液335
第十一节 心包疾病335
二、心包填塞337
三、缩窄性心包炎339
一、左心室收缩功能检查341
第十二节 心脏功能检查341
二、左心室舒张功能检查343
三、右心室功能检查345
一、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46
第十三节 心脏特殊检查技术346
二、心脏超声造影349
三、负荷超声心动图351
第一节 检查方法354
第三章 胸膜、肺与纵隔超声检查354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355
一、胸腔积液356
第三节 胸膜、肺与纵隔超声诊断要点356
二、胸膜增厚357
三、胸膜肿瘤358
四、肺部病变359
五、纵隔病变360
第一节 检查方法362
第四章 肝脏超声检查362
第二节 正常肝脏声像图365
一、肝脓肿366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366
二、膈下脓肿368
三、肝囊肿369
四、肝包虫病371
五、肝硬化372
六、脂肪肝374
七、肝脏弥漫性病变375
八、肝良性肿瘤376
九、肝脏恶性肿瘤378
十、门静脉379
十一、肝静脉381
第一节 检查方法383
第五章 胆道超声检查383
第二节 正常胆道声像图386
一、胆囊、胆道炎症387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387
二、胆系结石388
三、胆囊息肉样病变390
五、胆管癌391
四、胆囊癌391
七、黄疸的鉴别诊断392
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92
第一节 检查方法395
第六章 胰腺超声检查395
第二节 正常胰腺声像图397
一、急性胰腺炎398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398
三、胰腺囊性病变399
二、慢性胰腺炎399
四、胰腺实性肿瘤400
第一节 检查方法402
第七章 脾脏超声检查402
第二节 正常脾脏声像图404
一、脾肿大405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05
二、脾外伤406
三、脾脏先天性变异407
四、脾实质钙化灶408
五、脾脏囊性病变409
六、脾脏实质性病变410
七、脾梗塞412
第一节 检查方法414
第八章 胃肠道超声检查414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17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18
第一节 检查方法421
第九章 肾与输尿管超声检查421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23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24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34
第一节 检查方法434
第十章 膀胱超声检查434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35
第一节 检查方法438
第十一章 前列腺与精囊超声检查438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39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40
第一节 检查方法443
第十二章 肾上腺超声检查443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44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44
第一节 检查方法446
第十三章 眼超声检查446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47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48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53
第一节 检查方法453
第十四章 涎腺超声检查453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54
第一节 检查方法457
第十五章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超声检查457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58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58
第一节 检查方法463
第十六章 乳腺超声检查463
一、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及乳腺脓肿)464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64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64
四、乳腺纤维腺瘤465
三、乳腺囊肿465
二、乳腺增生465
六、乳腺癌466
五、乳腺导管扩张症466
第一节 检查方法467
第十七章 阴囊超声检查467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68
一、睾丸肿瘤469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69
五、小睾丸470
四、睾丸外伤470
二、睾丸炎470
三、睾丸扭转470
九、鞘膜积液471
八、附睾疾病471
六、睾丸囊肿471
七、隐睾471
十、精索静脉曲张472
一、腹壁检查方法473
第一节 检查方法473
第十八章 腹壁、腹腔与腹膜后超声检查473
三、腹膜后检查方法474
二、腹腔检查方法474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75
一、腹壁疾病476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76
二、腹腔积液478
四、腹膜原发及继发性肿瘤479
三、结核性腹膜炎479
六、腹膜后肿瘤481
五、腹腔脓肿481
一、腹主动脉及其分支485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85
第十九章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485
第一节 检查方法485
二、下腔静脉系统486
一、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疾病487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87
三、门静脉系统487
二、静脉病变489
四、扫查方法与常用切面491
三、体位491
第二十章 妇科超声检查491
第一节 检查方法491
一、仪器491
二、检查前准备491
一、子宫492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492
四、卵巢493
三、输卵管493
二、阴道493
六、盆腔血管494
五、盆壁肌肉494
一、子宫疾病496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496
三、卵巢、输卵管疾病499
二、阴道疾病499
四、盆腔炎性疾病502
五、子宫内膜异位症503
八、卵泡监测504
七、女孩性早熟504
六、盆腔静脉淤血症504
九、宫内节育器506
第一节 检查方法507
第二十一章 产科超声检查507
一、胎儿头颅结构508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508
四、胎儿腹部509
三、胎儿胸腔509
二、胎儿脊柱509
六、胎儿肢体510
五、胎儿泌尿、生殖结构510
八、妊娠期胎儿血流511
七、胎儿骨垢511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513
一、胎儿孕龄的评估513
二、多胎妊娠515
四、胎儿宫内发育迟缓516
三、大于孕龄儿516
五、双胎输血综合征517
七、死胎518
六、过期妊娠518
八、羊水519
九、脐带520
十、胎盘522
十一、先天性胎儿畸形525
十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533
十三、盆腔肿物合并妊娠的超声诊断535
十四、异位妊娠536
十五、滋养细胞疾病538
十六、分娩期并发症540
第一节 检查方法543
第二十二章 周围血管超声检查543
二、四肢动脉547
一、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椎动脉547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547
一、颈部动脉疾病548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548
三、四肢静脉548
三、四肢动脉疾病550
二、静脉疾病550
四、四肢静脉疾病552
六、血管手术后评估553
五、动静脉瘘553
第一节 检查方法554
第二十三章 骨骼肌肉系统超声检查554
一、软组织556
第二节 正常声像图556
二、骨骼557
五、神经558
四、腰椎管558
三、关节558
二、关节疾病559
一、慢性化脓性骨髓炎559
第三节 主要疾病超声诊断要点559
三、脊椎疾病563
四、骨、软组织损伤565
五、常见骨肿瘤566
六、常见软组织肿瘤570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573
第二十四章 介入性超声检查573
第二节 仪器与穿刺器械574
第三节 超声引导穿刺术的基本技术575
一、细针抽吸细胞学活检578
第四节 超声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578
二、组织学穿刺活检580
第五节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584
一、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589
第六节 肝肿瘤介入性超声治疗新技术589
二、超声引导微波治疗肝癌591
三、采集图像597
二、选择正确的能量窗597
第三篇 核医学诊疗常规597
第一章 SPECT操作规程597
第一节 SPECT操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597
一、选用合适的准直器597
五、显像检查应注意的问题600
四、存储数据600
一、放射源和模型601
第二节 SPECT质量控制601
三、探头固有能量分辨率602
二、固有泛源均匀性检查602
五、系统灵敏度603
四、最大计数率603
七、紧急停止开关604
六、旋转中心校正604
第三节 SPECT图像处理605
二、检查报告单606
一、检查申请单606
第二章 报告单的书写606
第一节 核医学显像诊断报告规范606
三、图像607
二、诊断报告的储存608
一、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608
第二节 体外分析报告单的书写608
第三节 报告单的管理608
三、体外分析报告单及质量管理609
第一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610
第三章 神经系统610
第二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614
第三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617
第四节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显像620
第五节 脑静态显像622
第一节 甲状腺静态显像624
第四章 内分泌系统624
第二节 甲状腺血流显像和阳性显像628
第三节 甲状腺吸131I功能试验631
第四节 过氯酸钾释放试验634
第五节 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635
第六节 TSH兴奋试验637
第七节 TRH兴奋试验639
第八节 甲状旁腺显像640
第九节 肾上腺髓质显像643
第十节 肾上腺皮质显像646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649
第五章 心血管系统649
一、运动试验654
第二节 心脏负荷试验654
二、药物负荷试验656
第三节 心肌灌注显像硝酸甘油介入试验658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显像660
第五节 平衡门控心血池显像663
第六节 首次通过心血池显像669
第七节 静脉显像及深静脉血栓显像670
第一节 骨静态显像674
第六章 骨骼系统674
第二节 骨动态显像677
第三节 关节显像679
第四节 骨矿物质含量测定681
第一节 肺灌注显像685
第七章 呼吸系统685
第二节 肺气溶胶通气显像689
三、肺动脉高压的诊断691
二、预测肺肿瘤术后残留肺的功能691
第三节 临床应用691
一、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断和评价691
六、先天性心脏病右至左分流的诊断和定量分析692
五、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692
四、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的观察692
第一节 唾液腺显像693
第八章 消化系统693
第二节 肠道出血显像694
第三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696
第四节 胃排空功能测定698
第五节 小肠通过时间测定700
第六节 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702
第七节 胃食管反流测定和显像703
第八节 食道通过时间测定705
第九节 尿素呼气试验707
第十节 肝胆动态显像708
第十一节 肝脏胶体显像711
第十二节 肝血流与肝血池显像712
第十三节 肝脏肿瘤阳性显像714
第一节 肾动态显像716
第九章 泌尿系统716
一、利尿剂介入试验720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介入试验720
二、巯甲丙脯酸介入试验722
第三节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723
第四节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725
第五节 肾静态显像727
第六节 肾图检查729
第七节 阴囊显像732
第八节 膀胱输尿管反流显像734
第一节 骨髓显像737
第十章 造血与淋巴系统737
第二节 淋巴显像739
第三节 脾脏显像743
第一节 99mTc-MIBI亲肿瘤显像746
第十一章 肿瘤与炎症疾病746
第二节 201肿瘤阳性显像748
第三节 99mTc(V)-DMSA肿瘤阳性显像750
第四节 67Ca肿瘤显像751
第五节 炎症显像754
第一节 加速器操作760
第十二章 PET显像药物制备及质控规程760
二、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761
一、药物合成操作步骤761
第二节 放射性药物的合成制备及质量检验761
第一节 PET/CT操作的基本程序763
第十三章 PET/CT操作规程763
二、总体性能764
一、模型764
第二节 PET/CT图像处理764
第三节 PET/CT质量控制764
一、PET报告单书写的基本内容和要求765
第四节 PET报告单的书写765
三、计算和分析765
四、结果报告765
二、PET资料的管理767
第十四章 18F-FDG PET/CT肿瘤显像768
第十五章 18F-FDG PET脑显像772
第十六章 18F-FDG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775
第十七章 其他类型PET显像777
第一节 13N-NH3心肌血流灌注显像777
第二节 PET神经受体显像779
第三节 11C-蛋氨酸显像781
第十八章 甲状腺疾病的核素治疗782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131I治疗782
第二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131I治疗786
一、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786
二、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788
第三节 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瘤的131I治疗790
第四节 非毒性甲状腺肿的131I治疗791
第十九章 骨转移癌的核素治疗793
第二十章 肾上腺素能受体肿瘤的核素治疗797
第二十一章 介入核素治疗799
第一节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质植入治疗799
第二节 腔内介入治疗801
第三节 动脉内介入治疗803
第四节 冠状动脉再狭窄的预防与治疗805
第二十二章 血液病的核素治疗807
第一节 32P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07
第二节 32P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809
第二十三章 其他核素治疗810
第一节 敷贴治疗810
第二节 前列腺增生症812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814
第四节 脊髓空洞症815
一、对门诊核素治疗患者的筛选817
第一节 门诊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817
二、门诊核素治疗病例资料登记管理817
第二十四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817
三、对门诊核素治疗工作的要求818
四、特殊治疗的签字制度818
一、对住院核素治疗患者的筛选819
二、对住院核素治疗病例资料登记管理819
第二节 住院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819
三、住院特殊治疗的签字制度820
四、核素治疗病室的管理和卫生防护要求820
第二十五章 体外分析的主要类型和原理822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822
第二节 免疫放射分析823
第三节 受体的放射配基结合分析824
第四节 发光免疫分析824
二、酶增强发光免疫分析825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825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825
第五节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826
第二十六章 体外分析技术的基本方法827
第一节 放射免疫分析技术827
第二节 免疫放射分析技术828
第三节 发光免疫分析829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830
二、酶增强发光免疫分析831
三、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832
第四节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834
第二十七章 体外分析的质量控制838
第一节 评价方法质量的主要指标838
一、误差的来源及分类839
二、实验室内质控指标和评价标准839
第二节 体外分析的质量控制839
三、实验室间常用质控方法841
第三节 注意事项842
第一节 游离T3和游离T4测定843
第二节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测定843
第二十八章 常用体外分析指标的临床意义843
第三节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844
第四节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844
第五节 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和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测定845
第六节 血清泌乳素测定847
第七节 血清雌二醇测定848
第八节 血清孕酮测定849
第九节 血清睾酮测定849
第十节 脱氢表雄酮测定850
第十一节 雄烯二酮测定850
第十二节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851
第十三节 血清胰岛素浓度测定851
第十四节 血清C肽浓度测定852
第十五节 血浆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测定853
第十六节 血浆醛固酮测定854
第十七节 血清铁蛋白测定855
第十八节 血清生长激素测定856
第十九节 肿瘤相关物质群检测856
第二十节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857
第二十一节 血清β淀粉样蛋白测定858
一、放射性药物的定义859
第一节 放射性药物的定义及特点859
二、放射性药物的特点859
第二十九章 放射性药物859
三、放射性药物的特殊要求860
第二节 放射性药物的标记方法860
一、放射性药物的标记方法861
二、放射性药物标记制备中应考虑的要素862
第三节 放射性药物的管理862
第四节 临床常用放射性药物的制备863
一、显像用放射性药品863
二、非显像用放射性药品873
三、治疗用放射性药品875
第五节 放射性药品的质量检测879
一、物理检验879
二、化学检验881
三、生物学检验882
第六节 高活性室操作规程883
一、高活性室的防护与隔离883
二、放射性活度计的使用885
第一节 放射防护的目的及基本原则886
第二节 工作人员的剂量监测及极限886
第三十章 核医学的放射防护886
第三节 外照射防护887
第四节 内照射防护888
第五节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889
第六节 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处理890
一、放射性污染处理方法890
二、放射性事故的处理方法891
一、订购、领取892
第一节 订购、领取、保管及储存892
二、保管及储存892
第三十一章 放射性核素的安全管理892
第二节 操作与使用893
第三节 组织管理894
附录一 常用放射性核素主要参数表896
附录二 通用放射性核素衰变计算表899
附录三 131I衰变计算表901
参考文献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