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
  • 李正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3669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科学知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论题的提出与本书的任务1

一、论题的提出及其意义1

二、对几种研究视角的分析5

(一)对哲学认识论研究视角的评析6

(二)对科学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评析8

(三)研究视角的融合及其新进展16

三、唯物史观与科学知识生产22

(一)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分析23

(二)唯物史观对科学社会学的深刻影响30

(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待深化的研究35

四、一种“实践建构论”的科学观39

(一)科学的实践性与理智主义的局限性40

(二)科学的建构性与社会建构论的局限性44

(三)“实践建构论”与理解科学的新视野49

五、本书的任务与结构安排53

(一)科学知识及其理解维度57

一、科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生产57

第二章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理论分析57

(二)作为生产性活动的科学61

(三)作为生产性制度的科学66

二、科学知识生产的基本特点72

(一)创造性与规范性72

(二)整体不确定性与部分可设计性74

(三)个体性与社会性77

(四)自主性与依存性79

(五)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83

三、生产方式的内涵及其属性86

(一)生产方式的内涵87

(二)生产方式的属性93

四、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系统结构97

(一)行为主体及其互动98

(二)认知模式及其转变102

(三)技术要素及其意义107

(四)组织形式及其根据112

(五)制度安排及其功能117

(六)要素间的相互关联123

五、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力机制128

(一)影响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128

(二)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变革的动力机制133

(三)科学知识生产方式演变的分析线索138

第三章 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142

一、古代社会中科学知识的生产方式142

(一)“经验试错式”科学知识生产144

(二)“哲学思辨式”科学知识生产149

(三)两种传统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比较155

二、近代“实验型”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确立157

(一)科学知识生产价值的重新认识158

(二)“实验型”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特征173

三、科学体制化的进程及其意义189

(一)科学体制化及其结构190

(二)科学体制化的早期形态196

(三)科学职业化的机制与意义209

第四章 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243

一、塑造科学与政府之间的新协议243

(一)对科学与政府传统契约的认识244

(二)塑造科学与政府之间的新协议251

二、建立大学与企业之间的新联系263

(一)大学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历史演变263

(二)大学与企业的新联系及其表现形式271

(三)大学与企业新联系的影响及其问题281

三、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289

(一)当代科学知识生产的新特点290

(二)科学共同体及其分化与重构305

(三)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及其变化314

第五章 结语:本书的结论与待展开的研究343

一、本书的主要结论343

二、研究特点与后续工作355

参考文献357

后记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