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邓小平新闻理论与中国新闻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11764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邓小平新闻理论与中国新闻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创新论1
一、战略目光2
(一)从全世界、全人类的高度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定位3
(二)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待新闻传播现象4
(三)从党的中心工作的高度向新闻传播事业提出要求4
(四)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为新闻传播事业开辟了永远生存的空间5
二、哲学基础6
(一)邓小平新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
(二)邓小平新闻理论的主要哲学原则8
(三)邓小平新闻理论的主要哲学方法10
三、继往开来12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继承14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15
四、与时俱进17
(一)邓小平新闻理论的科学性21
五、科学体系21
(二)邓小平新闻理论的系统性22
(三)邓小平新闻理论的存在形态23
(四)邓小平新闻理论的风格23
第二章 宗旨论25
一、新闻传播为革命26
(一)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办报26
(二)毛泽东一生为革命而办报27
(三)邓小平纵论新闻传播事业的革命性28
二、新闻传播为人民29
(一)毛泽东极力主张,为了人民利益,必须办好新闻传播事业30
(二)邓小平反复强调,新闻传播事业不为人民群众服务毫无道理31
(三)江泽民同志多次重申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称之为新闻宣传事业的基本方针33
三、为社会主义服务34
(一)为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服务34
(二)为创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鸣锣开道35
(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6
(四)为社会主义服务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36
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服务37
(一)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服务是新闻传播事业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38
(二)新闻传播工作者要坚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在国际事务里面是有足够分量的39
(三)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39
第三章 原则论41
一、党性原则42
(一)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讲政治,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42
(二)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弘扬创造精神43
(三)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3
(四)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清除各种精神污染44
二、真实性原则47
(一)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奠定了新闻真实性的理论基础47
(二)毛泽东要求新闻传播必须讲真话,拿事实说话48
(三)加强调查研究,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50
三、全局性原则54
(一)什么是大局54
(二)为什么要顾全大局56
(三)新闻传播事业怎样顾全大局57
四、先进性原则58
第四章 性质论61
一、事业性质,企业管理61
(一)列宁强调把全部宣传鼓动工作转到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62
(二)毛泽东要求新闻宣传工作以生产建设为中心63
(三)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事业性65
(四)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的尝试66
二、文化媒体与媒体文化68
(一)马克思、毛泽东关于新闻传播事业文化性的观点68
(二)邓小平关于新闻传播事业文化性的论述70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文化性的基本内涵72
三、重要的政治思想战线74
(一)列宁关于创办全俄政治报的思想74
(二)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报刊武器论76
(三)邓小平的政治攻势与思想中心论77
四、大众传播媒体8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报刊论81
(二)列宁的人民报刊思想82
(三)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报刊理论83
(四)真正的大众传播媒体85
第五章 功能论87
一、政治宣传功能89
(一)政治宣传必须永远讲政治89
(二)进行政治宣传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手段90
二、团结整合功能92
繁荣等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领域92
(三)政治宣传涵盖理论创新、思想教育、道德养成、文化92
(一)要始终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93
(二)通过党的团结统一达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94
(三)做维护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95
三、社会服务功能97
(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97
(二)为提高全民族的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而服务98
(三)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而服务99
(四)提供文体娱乐服务99
(五)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做参谋100
(六)办好健康卫生咨询节目100
(七)大力发展广告服务业务100
四、反映、引导舆论功能101
(一)始终擦亮舆论监督这面镜子101
(二)始终用好舆论批评这个武器103
(三)始终做好引导舆论的工作104
第六章 发展论106
一、新闻的发展是硬道理106
(一)运动——发展变化是宇宙的第一规律107
(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109
(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112
(四)发展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惟一出路116
二、新闻发展的基本原则116
(一)坚持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117
(二)全面发展与协调发展118
(三)发展的跳跃性与不平衡性118
(四)长期、持续、稳定地发展120
(五)按照规律快速发展120
三、新闻发展的动力机制121
(一)宏伟目标的激励性122
(二)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22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4
(四)改革是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直接动力125
四、新闻发展的现状与趋向126
(一)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126
(二)新闻体制的重大改革128
(三)新闻生产和传播的逐步现代化及新媒体的诞生130
(四)传统主流媒体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132
第七章 队伍论134
一、政治家的要求135
(一)文化思想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135
(二)向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政治家的要求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136
(三)政治家的要求包括知识化和专业化138
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138
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43
(一)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进步、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144
(二)这是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历史责任145
(三)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闻传播工作者的客观条件得天独厚146
四、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148
第八章 作风论152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53
二、理论联系实际155
(一)要真学156
(二)反对本本主义156
(三)学以致用158
(四)创造性地学习159
三、密切联系群众161
四、提倡艰苦奋斗163
五、切实改进文风165
(一)文风问题说到底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问题166
(二)新闻传播要拿事实说话,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和空话166
(三)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文章和讲话都要短而精167
(四)要不断创新,多说新话168
(五)语言要准确,要掌握好分寸169
(六)提倡风格多样化170
第九章 任务论172
一、根本任务172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根本任务的设计者172
(二)毛泽东的根本任务观173
(三)邓小平的根本任务观175
二、中心任务176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首要任务论176
(二)以革命战争为中心与以生产建设为中心178
(三)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79
三、经常任务180
(一)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181
(二)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不松手182
(三)像维护生命一样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182
(五)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问题放在心上183
(四)及时准确地传播各种新闻信息183
四、分工协作184
第十章 策略论187
一、制定正确策略187
(一)坚持政策和策略为总目标、总路线服务的原则187
(二)制定政策策略必须从实际出发189
(三)坚持政策和策略的稳定性与灵活性190
(四)注意时效性与时宜性191
二、讲究传播艺术192
(一)广泛使用一切宣传武器,做到宣传形式的多样化192
(二)力求形象生动193
(三)抓好典型报道194
(四)全面提高素养,掌握传播技能,考究传播技巧195
三、以正面宣传为主195
(一)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意义和作用196
(二)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基本要求197
四、策略与策划200
(一)新闻策划200
(二)进行新闻策划的意义201
(三)进行新闻策划的原则202
(四)进行新闻策划应该注意的问题203
第十一章 价值论204
一、新闻价值实践观205
(一)实践创造新闻价值206
(二)新闻价值观作用于新闻实践206
(三)实践是检验新闻价值的唯一标准207
(四)新闻价值实践观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208
二、新闻价值效益观209
(一)一个具有实质性的基本新闻价值构想209
(二)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新闻价值标准210
(三)一个具体化、大众化的新闻价值系统211
(四)新闻价值效益观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212
(一)一个具有先进性的新闻价值导向213
三、新闻价值先进观213
(二)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新闻价值空间214
(三)一个贯穿始终的新闻价值链条214
(四)新闻价值先进观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215
四、新闻价值辩证论216
第十二章 群众论218
一、树立群众观点219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19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真正主人221
(三)受众观——注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222
二、研究群众心理223
(一)了解需求期待223
(二)分析认知过程225
(四)掌握心理特点227
(三)收集反馈信息227
(五)照顾心理差异229
三、依靠群众办报231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办革命报刊的过程中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大力支持231
(二)列宁提出了依靠社会主义者和有觉悟的工人,团结一切民主分子办报的主张232
(三)毛泽东认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发展新闻传播事业的根本路线234
(四)邓小平的“大家办报”就是“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236
四、强化应变能力238
第十三章 自由论242
一、资产阶级新闻自由242
(一)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243
(二)新闻自由理论的主要观点244
(三)新闻自由观的历史进步性245
(四)对新闻自由理论的批评246
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250
(一)社会主义需要新闻自由251
(二)新闻自由需要社会主义253
(三)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主要区别255
三、新闻自由与责任心256
(一)对于新闻宣传工作,务必认真负责,谨慎从事257
(二)正确处理新闻自由与尽职尽责的关系259
(三)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论260
四、新闻自由与自由化264
(一)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首先要加强正面引导,防微杜渐266
(二)当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成灾时,则坚决予以揭露、批判和制止266
(三)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定要追根溯源,治标更治本267
(四)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定要做好长期打算268
第十四章 国际论270
一、国际宣传很重要270
二、冷眼向洋看世界272
(三)实现了国际宣传与国内宣传的准确接轨273
三、宣传战略重发展273
(二)谱就了加强国际新闻宣传的主旋律273
(一)打开了加强国际新闻宣传的新思路273
(一)传播技术正经历着深刻的革命274
(二)媒体经济空前活跃274
(三)帝国主义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275
(四)自力更生,发展我国的现代化传播技术276
(五)集中优势兵力,组建对外宣传的航空母舰276
(六)实行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一流的报刊和栏目276
四、外树形象振国威277
五、维护主权属第一279
(一)坚决批判反动的人权论279
(二)坚决顶住国际舆论的压力280
(三)处变不惊,埋头苦干280
(四)把握住原则立场281
后记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