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造学与创造性思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造学与创造性思维
  • 余达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3040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4页
  • 主题词:创造性思维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造学与创造性思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创新与科技革命和社会进步1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

1.1.1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四大革命与创新2

1.1.2 当今世界特征与创造性人才关系5

1.1.3 科技发展速度之快,社会进步之快,逼得人类要求创新(高科技与创新关系)9

1.1.4 世界进入经济一体化,政治进入多极化,为创造性人才辈出创造了良好环境24

1.2 我国创造性人才培养现状及分析25

1.2.1 教育原因26

1.2.2 社会机制及社会风气31

1.2.3 我国干部制度演变及改革34

第2章 哲学、方法论、思维学及创造学的关系37

2.1.2 各门类科学方法38

2.1.3 横断科学方法38

2.1.1 科学方法论的经验层是最低层次38

2.1 从方法论传统层次式的逻辑结构看四者关系38

2.1.4 哲学方法39

2.2 从方法论的发展历史看四者关系39

2.2.1 自然哲学时期(从古代对自然界的朴素的直观开始,到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40

2.2.2 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6世纪经典力学的建立41

到19世纪)41

2.2.3 分析与综合并重的方法论时期(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中叶)41

2.2.4 综合方法论时期(20世纪中期开始)42

2.2.5 思维科学全面发展阶段44

2.3 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划分来认识四者关系45

2.4 从哲学本质与发展讨论看四者关系46

第3章 思维科学与思维学基础51

3.1 思维的概念51

3.2 思维的产生和形成52

3.3 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发展与思维的崛起53

3.4.1 人脑的演化56

3.4 人脑结构、功能与思维学56

3.4.2 左脑和右脑的功能特征57

3.4.3 大脑卫生59

3.4.4 大脑工作原理和思维本质的探索61

3.5 抽象思维66

3.5.1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点66

3.5.2 抽象思维的两个阶段、二类形式67

3.5.3 抽象思维的方法及手段——概念、判断、推理、假设、理论69

3.6 形象思维81

3.6.1 形象思维概述81

3.6.2 形象思维的特点83

3.6.3 通过个性反映共性85

3.6.4 形象思维的普遍性87

3.6.5 形象思维的过程87

3.7.1 日常思维89

3.7 日常思维和科学思维89

3.7.2 理论思维90

3.8 思维的基本技能93

3.8.1 分析与综合93

3.8.2 比较和分类96

3.9 新兴横断思想理论学科对思维学的推动97

3.9.1 系统论97

3.9.2 信息论102

3.9.3 控制论102

3.9.4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104

3.10 思维方式及思维风格123

3.10.1 思维方式的含义及要素123

3.10.2 思维风格125

4.1 创造概念127

4.1.1 创新的内涵127

第4章 创造学及创造性思维127

4.1.2 知识(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128

4.1.3 国家创新体系129

4.1.4 创造、改造和仿造130

4.2 科技创新基础及思想障碍132

4.2.1 思维形式与创造思维关系剖析132

4.2.2 知识结构是创造性思维的硬件系统134

4.2.3 创造性思维的四大障碍135

4.3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37

4.3.1 创造性思维特征137

4.3.2 创造性思维的知识结构139

4.3.3 创造性思维的酝酿过程139

4.4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技巧141

4.4.1 辐射思维和聚合思维141

4.4.2 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146

4.4.3 逆向思维148

4.4.4 角度转换法150

4.4.5 中心扩散规律151

4.4.6 联想思维152

4.4.7 组合思维156

4.4.8 置还思维158

4.4.9 形象思维法159

4.4.10 辨义思维160

4.4.11 弥漫思维163

4.4.12 振荡思维165

4.4.13 限定思维169

4.4.14 非人思维169

4.5 科技创新要围绕事业飞跃发展的核心170

4.5.1 事业心与创新精神171

4.5.2 学习、知识结构与创新171

4.5.4 个体、群体与创新172

4.5.3 实践精神,科学实践与创新172

4.6 科学创造中的灵感和梦境173

4.6.1 灵感的概念173

4.6.2 灵感的特征178

4.6.3 灵感产生的最佳途径、方式及灵感的诱发180

4.6.4 睡眠、梦与科学创造183

4.7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科学创造184

4.7.1 能力、智力和思维能力184

4.7.2 智力与智力结构186

4.7.3 智力因素与科学创造186

4.7.4 非智力因素与科学创造198

4.8 机遇和科学创造210

4.8.1 偶然性是对必然性的补充,辩证认识“机遇”211

4.8.2 机遇与机遇基础212

5.1 地质科学发展的两大轨迹213

第5章 从地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看创造学形成的过程及作用213

5.2 地质科学发展的两大支柱214

5.3 当前地质科学研究的两大主题216

5.4 地质科学发展中三大争论217

5.4.1 渐变论和灾变论的争论218

5.4.2 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争论227

5.4.3 火成学派和水成学派的争论230

第6章 名人成长谈232

6.1 戴尔公司总裁——戴尔的成长经验232

6.1.1 戴尔名言232

6.1.2 戴尔思维风格232

6.1.3 戴尔出道前的故事233

6.1.4 戴尔出道233

6.1.5 戴尔成功的秘诀235

6.2 院士谈创新245

参考文献2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