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
  • 王伦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4784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理想1

二 价值追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导向意义3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6

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8

第一章 和谐社会价值观念的历史发展1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和谐社会思想10

一 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0

二 老子“安居乐业”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2

三 墨子“爱无差等”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3

四 孟子“推己及人”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4

五 荀子“公平中正”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5

六 庄子“平等自由”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6

七 《礼记·礼运》“大同社会”的和谐社会价值观17

八 张载“民胞物与”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8

九 洪秀全“天下共享”的社会和谐价值观19

十 康有为“大同世界”的社会和谐价值观20

十一 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和谐价值观21

第二节 西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和谐社会思想22

一 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社会思想22

二 莫尔的乌托邦社会主义24

三 孔德“重建秩序”的社会和谐观25

四 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思想26

五 魏特林自由、共有共享的和谐社会27

六 杜尔克姆“社会团结”的和谐社会思想29

七 帕森斯的均衡整合理论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32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32

二 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33

三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构想35

四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观37

五 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38

第二章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40

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和谐40

一 人与社会40

二 社会和谐与社会冲突43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45

第二节 价值与价值追求50

一 价值与价值观念51

二 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52

三 价值追求与价值冲突54

四 价值追求与价值认同57

第三节 价值追求的层次60

一 价值自发60

二 价值自觉61

三 价值自发与价值自觉的关系63

第四节 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65

一 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想的价值追求66

二 价值追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68

三 价值追求多元性和一元性的统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72

第一节 追求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75

第三章 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经济和谐75

一 经济的全面发展76

二 社会的全面进步76

三 人的全面发展81

四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88

第二节 追求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谐90

一 经济和谐90

二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91

三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94

第三节 兼顾公平和效率96

一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96

二 兼顾效率和公平97

第四章 追求民主法治,构建政治和谐101

第一节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101

一 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102

二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103

第二节 法治是社会和谐有序的保障106

一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支柱106

二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107

三 法治是和谐社会的调节器108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109

一 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109

二 建设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路径112

第四节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115

一 德法并举的理论基础115

二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118

第五章 追求公平正义,构建社会和谐122

第一节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理想1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126

一 竞争机会平等126

二 利益分配平等126

三 实现共同富裕127

一 公平正义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基石129

第三节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29

二 公平正义是制度和谐的基础130

三 公平正义是经济和谐的保障131

四 公平正义是人际和谐的前提132

五 公平正义形成社会和谐133

第四节 自觉地逐步消除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34

一 公平正义缺失:和谐社会面临考验135

二 自觉地逐步消除不平等、不公正现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40

第一节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146

一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146

第六章 追求安定有序,保障社会稳定146

二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149

第二节 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151

一 安定有序的基本内涵151

二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152

第三节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4

一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及特点155

二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58

第四节 自觉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环境163

一 什么是和谐的人际关系166

第一节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166

第七章 追求诚信友爱,构建人际和谐166

二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前提167

第二节 诚信友爱是人际和谐的纽带169

一 诚信友爱的基本内涵169

二 传统诚信伦理的功能170

三 诚信友爱是人际和谐的纽带172

第三节 追求诚信友爱,实现人际和谐174

一 当前诚信爱心缺损状况174

二 追求诚信友爱,实现人际和谐177

一 “天地万物一体”183

第八章 追求天人合一,实现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183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183

二 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184

三 人要遵循自然规律185

四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186

第二节 工业文明与生态恶化187

一 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187

二 生态恶化与人类生存危机189

第三节 追求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196

一 环境问题受到国际国内的充分关注196

二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19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202

一 充满活力的基本内涵202

第九章 追求四个尊重,构建充满活力的文化和谐环境202

二 社会主义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203

第二节 人民群众的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204

一 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205

二 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评价的主体206

第三节 坚持四个尊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07

一 “四个尊重”方针的解读208

二 “四个尊重”方针的现实意义211

一 自觉处理活力与和谐的关系213

第四节 自觉处理活力与和谐的关系,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213

二 努力化解各种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矛盾冲突214

三 积极支持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活动215

四 充分激发和谐社会的创造活力217

第十章 追求互利双赢,构建和谐的国际环境219

第一节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和谐的国际环境219

一 中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220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220

第二节 自觉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225

二 改善周边关系,加强区域合作226

一 树立新的安全观和秩序观226

三 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227

四 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228

第三节 在国际斗争中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与理性行动的统一229

一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229

二 坚定爱国主义立场与理性行动的统一234

第十一章 追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38

第一节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构建238

一 人是社会主体和历史主体238

二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239

一 人发展的历史形态和价值追求240

第二节 价值追求与人的发展240

二 人的价值追求与人的全面发展247

三 价值自觉的实现252

第三节 人的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259

一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259

二 人的发展与社会和谐260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61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