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3060161.jpg)
- 金银根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121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485页
- 主题词:植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植物与植物界1
一、生物界的划分1
二、植物界的多样性2
第二节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一、植物与人类的粮食和能源4
二、植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5
三、植物资源与国民经济5
四、植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意义6
第三节 植物学发展的历史钩沉7
一、国外植物学发展历史简介7
二、中国植物学发展历史简介8
三、当代植物学发展的主流与趋势10
第四节 植物学及其主要分支学科11
第五节 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与方法12
一、学习植物学的目的和意义12
二、学习植物学的方法12
第一篇 植物细胞和组织系统17
第一章 植物细胞17
第一节 显微镜与植物细胞17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结构18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与类型18
二、真核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19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分化与死亡42
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其应用42
二、植物细胞的分裂43
三、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49
四、植物细胞的死亡50
第二章 植物组织与组织系统54
第一节 植物组织54
一、植物组织的形成与特性54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与特征55
三、植物体组织的发生与联系71
第二节 植物组织系统71
一、皮组织系统72
二、基本组织系统72
三、维管组织系统72
第三章 研究植物细胞与组织的一般技术74
第一节 观察植物细胞与组织常用的显微镜74
一、光学显微镜74
二、电子显微镜82
第二节 研究植物细胞(组织)常用的技术与方法84
一、植物细胞(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84
二、细胞组织分离技术85
三、植物制片技术85
第二篇 被子植物的器官形态与结构93
第四章 种子和幼苗93
第一节 种子的组成与类型93
一、种子的形态与组成93
二、种子的基本类型94
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类型97
一、种子的休眠与萌发97
二、幼苗类型103
第五章 根的形态与结构106
第一节 根的形态特征106
一、根的发生、生长与调控106
二、根的生理功能和利用109
第二节 根的解剖结构111
一、根尖与根尖分区111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解剖结构115
三、单子叶植物根的解剖结构121
四、侧根的发生和特性123
第三节 根瘤与菌根125
一、根瘤126
二、菌根127
第六章 茎的形态与结构130
第一节 茎的形态特征130
一、茎的发生130
二、茎的生理功能和应用130
三、茎的形态与组成132
第二节 芽和茎的分枝方式133
一、芽的类型和结构133
二、茎的分枝方式及其意义136
第三节 茎的解剖结构138
一、茎尖分区138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140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149
四、裸子植物茎的解剖结构153
第七章 叶的形态与结构157
第一节 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157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157
二、叶的生理功能和利用159
三、叶的形态多样性161
第二节 叶的解剖结构163
一、双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163
二、单子叶植物叶的解剖结构166
三、裸子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170
四、离层与落叶171
第八章 植物的适应性、整体性与相关性174
第一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与变态器官174
一、根的变态与变态器官174
二、茎的变态与变态器官177
三、叶的变态与变态器官182
四、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183
第二节 不同生境中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与结构184
一、水生植物的根、茎、叶形态与结构184
二、旱生植物的根、茎、叶形态与结构187
三、阳地植物与阴地植物叶的形态与结构188
四、不同逆境下植物的形态、结构与适应性188
五、叶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189
第三节 营养器官间结构的整体性与相关性190
一、根、茎、叶维管系统的联系190
二、植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192
第九章 花的形态与结构196
第一节 花的组成与发生196
一、花的形态与特征196
二、花芽分化与调控201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207
一、花丝的结构与功能207
二、花药的结构与功能207
三、花粉植物与单倍体育种218
四、雄性不育与利用219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与解剖结构220
一、柱头的形态与解剖结构220
二、花柱的形态与解剖结构221
三、子房的解剖结构221
第四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227
一、开花227
二、传粉228
三、受精234
四、环境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239
第十章 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241
第一节 种子的发育与结构241
一、胚乳的发育与调控241
二、胚的发育与结构246
三、种皮的发育与结构253
第二节 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255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255
二、单性结实258
三、果实的生长与调控258
四、果实的类型260
五、果实与种子的传播263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生活史概述265
第一节 生活史过程265
一、生活史概念265
二、被子植物生活史过程265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特征265
第三篇 植物界的类群与分类271
第十二章 植物分类基础知识271
第一节 植物分类的方法271
一、植物分类方法与分类系统271
二、植物分类知识的来源272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与植物的命名法则276
一、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276
二、物种的概念及其意义277
三、植物的命名法则278
四、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概要279
第三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281
一、植物分类检索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方法281
二、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种类和使用281
第十三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与进化284
第一节 藻类植物(Algae)286
一、蓝藻门(Cyanophyta)287
二、眼虫藻门(Euglenophyta)289
三、绿藻门(Chlorophyta)289
四、金藻门(Chrysophyta)293
五、甲藻门(Pyrrophyta)295
六、红藻门(Rhodophyta)296
七、褐藻门(Phaeophyta)298
八、各门藻类间的亲缘关系299
第二节 菌类植物(Fungi)299
一、细菌门(Schizomycophyta)299
二、黏菌门(Myxomycophyta)301
三、真菌门(Eumycophyuta)302
第三节 地衣植物(Lichenes)309
第四节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311
一、苔纲(Hepaticae)313
二、藓纲(Musci)314
三、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316
四、苔藓植物的起源与演化317
第五节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317
一、石松亚门(Lycophytina)319
二、水韭亚门(Isoephytina)321
三、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321
四、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321
五、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322
六、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325
七、蕨类植物的起源与进化326
第六节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327
一、苏铁纲(Cycadopsida)329
二、银杏纲(Ginkgopsida)329
三、松柏纲(球果纲)(Coniferopsida)331
四、买麻藤纲(Gnetopsida)334
五、裸子植物的经济价值336
六、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336
第七节 被子植物门339
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概述342
第一节 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342
一、茎342
二、叶343
三、花352
四、花序的类型和特征358
五、果实的类型与特征361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362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364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364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409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与分类系统423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423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与分类系统简介425
主要参考文献430
附表1 国外植物学发展大事记435
附表2 中国植物学发展大事记436
附表3 细胞发现和细胞学相关的大事记437
名词解释438
英汉名词对照446
汉英名词对照458
植物中文名索引469
编后记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