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护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护理学
  • 杨巧菊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35199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中医学:护理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护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的概念1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1

一、用药护理1

二、饮食护理3

三、心理护理3

四、专科护理4

五、卫生保健4

六、中医护理发展状况5

第三节 中医护理人员基本素质6

一、思想道德素质6

二、科学文化素质6

三、业务素质6

四、心理素质6

五、体态素质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8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8

第一节 阴阳学说8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9

第二节 五行学说11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1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1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4

第三节 精气学说15

一、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15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5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6

第四节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特点17

一、类比思维17

二、中和思维17

三、因果思维17

四、演绎思维17

二、藏象学说的特点18

第三章 藏象学说18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18

三、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19

第四章 精、气、血、津液、神30

一、精30

二、气31

三、血32

四、津液33

五、神34

六、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34

第五章 经络学说36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36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36

三、十二经脉36

四、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37

五、奇经八脉38

七、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39

六、经络的生理功能39

第六章 病因病机41

一、病因41

二、病机45

第七章 诊法49

一、望诊49

二、闻诊55

三、问诊55

四、切诊59

第八章 辨证62

第一节 八纲辨证62

一、表里62

二、寒热62

三、虚实63

四、阴阳64

第二节 脏腑辨证64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65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65

四、肝与胆病辨证66

三、脾与胃病辨证6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67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68

一、卫分证68

二、气分证68

三、营分证69

四、血分证69

第九章 预防与治则70

第一节 预防70

一、未病先防70

二、既病防变71

第二节 治则71

一、治病求本72

三、三因治宜73

二、扶正祛邪73

四、调整阴阳74

第三节 治法75

第十章 中药基本知识与护理77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77

一、四气五味77

二、升降浮沉78

三、归经79

第二节 中药剂型79

一、汤剂79

二、散剂79

三、丸剂80

四、膏剂80

九、茶剂81

八、药露81

十、合剂81

六、胶剂81

五、丹剂81

七、酒剂81

十五、针剂82

十八、安瓿口服液82

十七、锭、饼剂82

十六、线、条剂82

十四、胶囊剂82

十三、糖浆剂82

十二、冲剂82

十一、片剂82

十九、滴丸83

第三节 中药用药方法及用药禁忌83

一、中药用药方法83

二、中药用药禁忌87

第四节 中药汤剂煎煮方法88

三、煎前泡药89

二、煎药用水89

一、煎药用具89

四、煎药火候90

五、煎药时间90

六、特殊煎药法90

七、机器煎药91

第五节 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91

一、汗法与护理91

二、吐法与护理92

四、和法与护理93

三、下法与护理93

五、温法与护理94

六、清法与护理94

七、消法与护理95

八、补法与护理95

第六节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96

一、常用易中毒中药的分类96

二、中草药中毒的解救与护理97

四、常用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及护理99

三、中草药中毒的预防99

第七节 常用中药分类102

第八节 方剂基本知识116

一、方剂的组成与变化116

二、方剂的剂型117

第十一章 针刺与腧穴124

第一节 腧穴124

一、腧穴的分类124

二、腧穴的作用124

四、十四经穴循行及常用腧穴125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125

第二节 针刺法175

一、常用针具175

二、针刺练习175

三、针刺前的准备176

四、针刺方法177

二、拔罐法程序182

一、拔罐用具182

第一节 拔罐法182

第十二章 中医护理技术182

第二节 推拿法185

一、推拿法程序185

二、注意事项192

第三节 放血法192

一、分类192

二、放血部位193

三、放血法程序193

第四节 截根法194

一、分类194

二、截根法程序194

第五节 割治法195

一、割治部位195

二、割治法程序196

第六节 刮痧法196

二、刮痧法程序197

一、刮痧部位197

第七节 灸法198

第八节 全身药浴法200

第九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201

第十节 熏洗法202

一、熏法202

二、蒸法203

三、坐浴法204

四、溻渍法205

第十一节 中药离子导入法207

第十二节 热熨法208

一、药熨法208

二、坎离砂熨法209

五、醋熨法210

第十三节 吹药法210

四、盐熨法210

三、葱熨法210

第十四节 发泡法211

第十五节 掺药法213

第十三章 中医一般护理214

第一节 生活起居运动护理214

一、生活起居运动护理的基本原则214

二、生活起居护理的基本方法216

第二节 情志心理护理217

一、情志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218

二、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218

第三节 饮食营养护理219

一、食物的性味和功效219

二、饮食调护基本原则220

三、饮食调护的种类221

四、常用饮食调护方法221

五、饮食宜忌222

一、整体观念230

第十四章 中医护理程序与护理病历230

第一节 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230

二、辨证施护231

第二节 整体护理与整体观念232

一、现代护理学与中医学整体观念232

二、人是个开放系统与天人合一233

三、人的基本目标与阴阳平衡233

第三节 护理程序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233

一、护理评估与四诊234

二、护理诊断与辨证237

三、护理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与辨证施护239

第四节 中医护理病历239

一、中医护理入院病历240

二、中医护理住院病历240

三、中医护理出院病历241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48

二、感冒248

第一节 内科病证与护理248

第十五章 常见病证的辨证护理248

三、喘证251

四、胃脘痛253

五、泄泻256

六、眩晕259

七、中风261

八、淋证264

九、消渴267

十、黄疸268

十一、胁痛270

十二、痹证272

第二节 外科病证与护理274

一、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74

二、痈275

三、疖276

四、压疮277

五、乳痈278

六、痔280

七、肛裂281

八、脱肛282

第三节 妇科病证护理283

一、妇科一般护理常规283

二、产科一般护理常规284

三、月经病证285

四、月经不调285

五、痛经289

六、带下病证291

七、妊娠病证293

八、妊娠恶阻294

九、胎动不安295

十、产后病证297

十一、产后发热297

十二、恶露不绝298

十三、缺乳300

第四节 儿科疾病护理301

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301

二、泄泻301

三、积滞303

四、厌食304

五、痄腮306

六、风疹308

第十六章 中医危重症护理310

第一节 高热护理310

第二节 疼痛护理311

一、头痛312

二、腹痛315

第三节 神昏护理317

第四节 痉厥证护理319

参考文献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