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Access 2000从入门到精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Access 2000从入门到精通](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3065623.jpg)
- 任志国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11316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数据库管理系统 Access
PDF下载
下载说明
Access 2000从入门到精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Access 2000的启动和关闭1
第1章 Microsoft Access 2000概述1
1.2 Access 2000的用户窗口2
1.2.1 用户窗口组件3
1.2.2 菜单栏和工具栏3
1.2.3 快捷菜单6
1.3 使用菜单栏6
1.3.1 鼠标命令7
1.3.2 键盘命令7
1.4.1 对话框8
1.4 打开数据库8
1.4.2 “打开”对话框9
1.5 创建数据库10
1.6 关闭数据库11
1.7 “数据库”窗口11
1.8 文档运行窗口13
1.8.1 命令键15
1.8.2 属性和属性页15
2.1.1 确定表结构17
第2章 数据库的设计17
2.1 规划数据库17
2.1.2 确定表关系18
2.2 描述字段19
2.2.1 给索引键字段赋值19
2.2.2 给字段名赋值20
2.2.3 选择数据的类型21
2.2.4 给字段的宽度赋值24
2.3 设计一个学籍管理数据库系统24
3.1 在设计视窗中运行28
第3章 创建Access表28
3.2 设置字段属性29
3.3 编辑字段30
3.4 定义字段的主关键字30
3.5 设置附加的字段属性31
3.6 定义kcxx表的字段属性34
3.7 定义表的属性34
3.8 保存表的结构35
4.2 在“数据表视图”下的操作36
第4章 在“数据表视图”下操作表36
4.1 选择数据表的实例数据36
4.2.1 移动表38
4.2.2 定位数据表39
4.3 输入和编辑数据表的数据40
4.3.1 保存和撤消所做的修改41
4.3.2 数据格式的有效性41
4.3.3 向表中增加新记录42
4.3.4 剪切和粘贴表中的数据43
4.4.1 改变表列的宽度45
4.3.5 删除记录45
4.4 按自己的要求定义数据表45
4.4.2 改变表行的高度46
4.4.3 改变字体和它的大小46
4.4.4 移动数据表中的列47
4.4.5 冻结列47
4.4.6 隐藏列48
4.4.7 保存更改后的数据表配置48
4.5 根据内容查找表中的记录49
4.5.1 在数据表中定义一个查找50
4.5.2 更新字段值51
4.6 打印数据表52
第5章 记录的排序和选择54
5.1 排序命令的使用54
5.2 使用字段筛选56
5.2.1 使用选择条件进行筛选56
5.2.2 使用窗体筛选57
5.2.3 使用复杂的筛选/排序58
5.3 创建和使用选择查询61
5.3.1 选择数据源62
5.3.2 在“设计视图”中操作查询63
5.3.3 选择查询的输出字段64
5.3.4 选择查询网格64
5.3.5 保存新建或修改过的查询65
5.3.6 运行一个查询65
5.4 创建多表查询66
5.4.2 辨别查询源数据表68
5.4.1 联接多个查询表68
5.4.3 创建3表查询69
第6章 认识和使用窗体技术70
6.1 自动窗体向导和窗体向导70
6.2 建立多表窗体72
6.2.1 使用多表窗体72
6.2.2 修改多表窗体中的子窗体73
6.3 修改窗体74
6.3.1 什么是窗体对象75
6.3.3 窗体的组成76
6.3.2 设计窗体的工具76
6.3.4 选择窗体对象77
6.3.5 同时选择多个对象77
6.3.6 移动和调整对象78
6.3.7 在窗体中对齐对象78
6.3.8 修改标签对象79
6.3.9 选择Tab键次序79
6.4 设计复杂的窗体80
6.5.1 处理“是/否”字段81
6.5 添加窗体控件81
6.5.2 定义选项组82
6.5.3 定义列表框和组合框85
6.6 定义默认值和有效性规则89
6.7 创建子窗体90
6.7.1 创建子窗体对象91
6.7.2 使用子窗体视图92
6.8 使用选项卡控件93
7.1 报表的结构95
第7章 报表的使用和设计95
7.2 创建报表96
7.3 使用“报表向导”96
7.3.1 报表的源表或查询96
7.3.2 报表字段的排列顺序97
7.3.3 排序指令97
7.3.4 排序和分组指令98
7.3.5 报表分组的定义98
7.3.6 汇总统计101
7.3.7 报表布局102
7.3.8 报表样式103
7.3.9 输入报表标题和保存报表103
7.4 使用“标签向导”定义标签104
7.4.1 选择标签版面104
7.4.2 定义标签的字体105
7.4.3 输入标签的内容106
7.4.4 保存定义的标签107
7.5 修改报表107
7.6 定义多表报表108
7.7 预览和打印报表109
7.7.1 预览报表109
7.7.2 打印报表110
7.7.3 设置打印选项110
7.8 什么是属性111
7.9 在“设计视窗”中操作对象112
7.9.1 使用网格来对齐对象113
7.9.3 使用“自动套用格式”工具114
7.9.2 使用“格式刷”114
7.9.4 修改对象的视觉属性115
7.9.5 改变文本属性116
7.10 向文档增添对象117
7.10.1 添加非结合控件117
7.10.2 添加结合控件118
7.10.5 复制对象119
7.11 使用滚动栏和缩放文本119
7.10.4 添加控件名和标题119
7.10.3 添加计算控件119
7.12 使用线条和矩形控件120
7.13 使用页分隔符121
7.14 定义默认的对象属性121
7.15 定义整体报表属性122
7.16 定义窗体和报表选项123
7.17 创建子报表124
7.17.1 创建报表124
7.17.2 创建子报表对象126
8.1 表达式的建立128
8.1.1 数据类型和对象128
第8章 表达式及计算128
8.1.2 运算符129
8.1.3 函数130
8.1.4 运算符的优先级130
8.2 计算结果值的显示格式131
8.2.1 显示格式的定义131
8.2.2 标题的定义132
8.3 默认值和有效性规则的定义132
8.3.2 字段有效性规则的定义133
8.3.1 “默认值”属性的定义133
8.3.3 表的有效性规则的定义134
8.3.4 有效性文本的定义135
第9章 使用复杂的查询136
9.1 参数查询136
9.1.1 选择准则136
9.1.2 参数的数据类型137
9.2 选择汇总统计137
9.2.1 总体统计138
9.2.2 分组统计140
9.2.3 在总计查询中定义选择准则142
9.2.4 顶值查询143
9.2.5 交叉表查询143
9.3 查询的联接148
9.3.1 使用外联接查找不匹配记录148
9.3.2 使用自联接在同表中查找记录149
9.4 更新数据表149
9.4.1 定义一个更新查询149
9.4.3 处理空值150
9.4.2 执行更新查询150
第10章 重新构造数据库152
10.1 复制一个对象152
10.1.1 复制一个表152
10.1.2 使用“导出”和“另存为”命令153
10.2 修改表的结构155
10.2.1 修改表结构前的准备155
10.2.2 修改数据表155
10.2.3 修改字段的数据类型158
10.3 从已有的表中创建新表159
10.2.4 合并和拆分表字段159
10.3.2 运行生成表查询160
10.3.1 创建生成表查询160
10.3.3 把表查询拆分成新表161
10.4 删除表中的记录161
10.4.1 创建删除查询161
10.4.2 运行删除查询162
10.4.3 使用多重表删除查询162
10.5 向表中追加记录163
10.5.2 运行追加查询164
10.5.1 创建追加查询164
10.6 压缩数据库165
10.7 修复数据库166
第11章 导入、导出和链接表167
11.1 操作表外部的数据167
11.1.1 存取数据168
11.1.2 保存表的文件格式169
11.1.3 表的导入169
11.1.4 表的导出170
11.1.5 表的链接171
11.2 操作结构不同的表171
11.3 操作链接表172
11.3.1 编辑链接表结构173
11.3.2 删除表的链接174
11.3.4 更新表的链接174
11.3.3 使用“数据库拆分器”175
12.1 使用静态图像177
第12章 使用外部对象177
12.2 使用OLE对象179
12.2.1 在窗口或报表中使用非结合的OLE对象框180
12.2.2 通过剪贴板来使用OLE对象183
12.2.3 设置OLE对象的属性184
12.2.4 使用结合OLE对象185
12.2.5 修改OLE对象字段186
12.2.6 编辑OLE对象187
12.3 插入图形187
12.3.1 在窗体和报表中插入图形或图表188
12.3.2 在报表或窗体中使用链接图形191
12.3.3 修改图形设计193
12.4. 使用超级链接194
第13章 Access 2000数据库的安全性196
13.1 数据库的安全性196
13.1.1 组和用户的账号197
13.1.2 Access 2000中的工作组198
13.1.3 “管理员”用户密码199
13.1.4 管理组和用户200
13.2 数据库中对象的存取权限203
13.2.1 定义和修改用户或组的权限204
13.2.2 对象的所有权205
13.2.3 操作具有不同权限的数据库205
13.2.4 使用字段级权限205
13.2.5 提供安全性文档206
13.2.6 建立安全数据库系统208
13.3 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和解密208
第14章 Access 2000的多用户环境209
14.1 Access 2000应用程序的共享209
14.2.1 访问冲突210
14.2 数据库的共享210
14.2.2 共享和独占211
14.2.3 操作共享表214
14.2.4 修改数据表的结构217
14.2.5 数据表的刷新218
14.3 在窗体中使用其他对象219
14.4 数据库的使用策略219
第15章 宏221
15.1 宏设计221
15.1.1 “宏设计”视图222
15.1.2 宏操作名223
15.1.3 打印宏225
15.2.1 运行一个宏225
15.2.1 选择性地运行宏226
15.2.2 什么是Access 2000事件模型226
15.2.3 在窗体或报表中运行宏229
15.3 创建复杂的宏230
15.4 在报表中使用宏231
15.5.1 如何响应字段值的变化232
15.5 在窗体中使用宏232
15.5.2 如何创建定位控件233
15.5.3 如何模仿Access 2000的菜单命令234
15.5.4 如何打开其他的窗体234
第16章 Access 2000和SQL编程语言236
16.1 Access 2000 SQL简介236
16.1.1 如何使用SQL查询236
16.1.2 SQL的书写规则237
16.2 SQL SELECT命令的使用238
16.2.1 使用选择准则238
16.2.2 选择排序的顺序239
16.2.3 使用计算列239
16.2.4 连接表239
16.2.5 汇总计算240
16.2.6 查找唯一值242
16.2.7 查找前N个记录242
16.3.1 更新表243
16.3.2 创建表243
16.3 使用SQL命令修改数据243
16.3.3 删除记录244
16.3.4 增加记录244
16.4 使用SQL查询245
16.4.1 使用数据定义查询246
16.4.2 联合查询248
16.4.3 子查询249
第17章 Access 2000的综合应用250
17.1 Access 2000和VBA250
17.1.1 Access VBA的模块及结构251
17.1.2 Access 2000 VBA的基本控制结构252
17.1.3 使用VBA访问和操纵数据254
17.2 设置Access 2000的选项256
17.2.1 设置全局选项257
17.2.2 设置启动选项258
17.2.3 AutoExec宏259
17.2.4 Autokeys宏259
17.2.5 如何发布MDE应用程序260
17.3 数据访问页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