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3066603.jpg)
- 杨庆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44375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土地整理-研究-西南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绪论4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4
一、宏观政策背景4
二、社会经济背景10
三、区域土地利用背景12
四、土地整理事业的发展14
五、项目研究的意义16
第二节 对土地整理的再认识18
一、土地整理的特征18
二、土地整理的含义20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21
一、研究区域及研究对象21
二、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23
三、研究方法27
第二章 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28
第一节 国外土地整理研究进展28
一、对土地整理内涵的基本认识29
二、国外土地整理研究的主要领域34
三、国外土地整理目标、内容及模式研究进展39
四、国外土地整理的启示与借鉴46
第二节 国内土地整理研究现状48
一、关于土地整理内涵的研究49
二、关于土地整理意义和作用的基本认识52
三、关于土地整理内容的研究55
四、关于土地整理目标的研究57
五、关于土地整理模式的研究58
六、关于土地整理影响的研究60
第三节 国内外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61
一、国外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61
二、国内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65
第一节 西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考证70
第三章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历史考证70
一、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变化71
二、西南地区森林覆盖变化76
三、西南地区耕地变化与林地变化的关系81
第二节 西南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历史考证82
一、早期西南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简况83
二、现代西南地区的土地整理进程85
第三节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历史考证93
一、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的基本关系浅析93
二、西南地区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演变的内在机制103
第四章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研究111
第一节 土地整理的目标体系111
一、土地整理的根本目标112
二、土地整理的目标层次113
三、土地整理的目标体系116
第二节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区域目标定位118
一、西南地区土地整理区域目标定位的宏观依据119
二、西南地区土地整理区域目标定位的约束因素121
三、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区域目标125
第三节 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与区域生态安全问题研究127
一、土地整理与生态安全的基本关系阐释127
二、生态安全是西南丘陵山地区土地整理的首要目标128
一、西南地区土地整理分区的原则133
第四节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目标的分区配置133
二、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目标的分区配置135
三、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重点区域140
第五章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模式优化配置研究143
第一节 土地整理模式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问题143
一、几个相关概念143
二、土地整理的系统及功能145
三、土地整理的模式选择原则149
第二节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的类型模式151
一、土地整理模式的一般分类151
二、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153
三、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156
四、以经济增效为中心功能的土地整理模式159
第三节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分区配置162
一、西南丘陵、山区土地整理模式配置162
二、西南地区平坝、河谷区土地整理模式优化配置170
三、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模式配置173
第六章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176
第一节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特点177
一、劳动力产业转移和空间迁移特点177
二、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基本空间格局179
三、居民点分布及土地利用特点180
四、区域内居民点分布随地貌变化差异明显185
第二节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PRS机理分析187
一、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PRS理论模型187
二、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驱动力188
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难点192
四、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驱动力—状态—响应”应用模型195
第三节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探讨197
一、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创新的法律基础和政策依据197
二、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探讨198
三、丘陵、山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运作的配套政策201
第四节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实施效果分析202
一、居民点土地整理实施效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202
二、实证分析——重庆市渝北区悦来镇新春村新村建设的运作及绩效203
第七章 西南地区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目标及模式研究207
第一节 小流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207
一、小流域的概念207
二、小流域土地生态系统的特点208
第二节 山区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目标及内容210
一、山区小流域土地整理的目标210
二、山区小流域土地整理的宏观内容211
三、小流域土地整理模式的微观措施设计213
第三节 小流域土地整理模式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215
一、小流域土地整理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成效215
二、云南省牟定县小流域土地整理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218
第四节 河滩地整理模式及效益的实证分析225
一、河滩地整理的条件分析226
二、西南地区河滩地整理的目标和内容229
三、重庆市黔江区黔江河流域河滩地整理案例232
第八章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优化模式236
第一节 西南喀斯特地区PREE复合系统特点及其演化机制236
一、西南喀斯特地区PREE复合系统的基本特点237
二、西南喀斯特地区PREE复合系统的演化机制245
三、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特点249
第二节 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的模式优化配置252
一、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的目标252
二、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功能导向型优化配置255
三、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区域优化配置261
第三节 案例分析:贵州省毕节喀斯特地区坡改梯模式及效益264
一、毕节地区坡耕地整理的背景及实施概况264
二、毕节石漠化地区坡改梯主要措施与经验265
三、毕节地区坡改梯的成效267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启示268
第九章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产业化运作模式271
第一节 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基本认识272
一、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概念272
二、土地整理产业化的内涵273
一、土地整理产业化的产业系统275
第二节 农地整理产业化的模式构架275
二、土地整理产业化运作的基本原则278
三、农地整理产业化的运行机制280
第三节 西南地区土地整理产业化运作模式体系281
一、西南地区土地整理产业化运作模式282
二、企业参与的融资模式288
三、新增土地的交易模式292
第四节 推进西南地区农地整理产业化的思考293
一、强化政府对土地整理的宏观管理294
二、建立高效运转的农地整理产业化组织框架294
四、土地整理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结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96
三、改革现有农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296
五、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动土地整理产业规范化297
第十章 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研究300
第一节 土地整理与土地产权调整的关系分析300
一、土地产权调整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00
二、土地整理为土地产权调整提供了有利条件303
第二节 土地产权调整的对象和原则304
一、土地产权调整的对象304
二、土地产权调整的原则306
第三节 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程序和方法308
一、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基本程序308
二、土地权属界定312
三、土地权属调整的形式314
四、土地产权分配的计算方法317
第四节 土地整理中的产权调整模式318
一、农户自由流转型土地产权调整模式319
二、行政主导型土地产权调整模式320
三、市场机制主导型土地产权调整模式320
第五节 土地权属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22
一、土地整理权属调整中存在的问题322
二、完善土地整理中土地产权调整的对策建议324
第十一章 土地整理的管理模式及实现途径327
一、土地整理的社会环境制约因素328
第一节 土地整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328
二、土地整理的管理制约332
三、土地整理的理论建设和科学研究不足336
四、土地整理的资金制约337
第二节 土地整理的管理模式框架337
一、土地整理的管理功效337
二、土地整理的管理模式框架339
第三节 土地整理产业发展的法规与制度建设340
一、法律法规建设创新设想340
二、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完善农地产权流转市场342
三、建立完善的收益分配机制343
第四节 土地整理的资金筹措344
一、土地整理投资渠道现状344
二、政府主导的投资和筹资是西南地区未来土地整理资金的主要来源345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土地整理投融资新机制346
第五节 土地整理的管理及科学研究348
一、土地整理管理的保障措施348
二、农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建设351
三、土地整理的科学研究353
主要参考文献356
后记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