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皮垂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3487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统计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统计学概述1
一、统计的含义1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2
三、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3
第二节 统计的基本职能和任务4
一、统计的基本职能4
二、统计工作的任务5
三、统计工作的过程6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7
一、统计总体、总体单位7
二、标志、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体系9
三、变异、变量和变量值14
小结16
第二章 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19
第一节 统计设计的概念和内容19
一、统计设计的概念和意义19
二、统计设计的种类19
三、统计设计的内容20
第二节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种类23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地位和要求23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24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25
三、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式26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26
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26
四、确定调查的时间、空间和方法27
五、制订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27
第四节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27
一、普查28
二、抽样调查29
三、统计报表29
四、重点调查31
五、典型调查32
六、其他调查和综合分析方法32
七、各种调查组织方式的结合运用33
八、统计调查误差及其防止33
小结34
第三章 统计整理35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和程序35
一、统计整理的概念35
二、统计整理的程序35
第二节 统计分组37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37
二、正确选择分组标志38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和方法39
第三节 分布数列41
一、分布数列的概念41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44
二、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46
第四节 统计汇总46
一、统计汇总的概念46
三、统计汇总的技术方法和手段47
第五节 统计表和统计图48
一、统计表48
二、统计图51
小结54
第四章 统计综合指标55
第一节 总量指标55
一、综合指标55
二、总量指标56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57
第二节 相对指标57
二、相对指标的分类和计算58
三、相对指标的计算和应用原则62
第三节 平均指标63
一、平均指标的意义和种类63
二、算术平均数63
三、调和平均数68
四、几何平均数71
五、中位数73
六、众数76
七、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原则77
第四节 标志变异指标79
一、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种类79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80
第五节 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85
一、是非标志的概念85
二、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85
小结86
第五章 时间数列88
第一节 时间数列的编制88
一、时间数列的意义88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89
三、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91
第二节 动态发展水平指标92
一、发展水平92
二、增长量93
三、平均发展水平94
四、平均增长量99
第三节 动态发展速度指标99
一、发展速度99
二、增长速度101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102
小结105
第六章 动态趋势分析106
第一节 动态趋势分析的概念106
一、动态趋势分析的意义106
二、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106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修匀方法109
一、移动平均法110
二、半数平均法112
三、最小平方法116
第三节 季节变动的测定和分析120
一、季节变动及其意义120
二、按月(或季)平均季节指数法121
三、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121
小结122
第七章 统计指数123
第一节 统计指数概述123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与作用123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124
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125
第二节 综合指数125
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127
三、综合指数法的特点129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130
一、平均数指数的概念130
二、平均数指数的编制130
三、统计指数应用132
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135
一、指数体系135
二、因素分析136
三、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137
小结139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140
一、抽样推断的概念与作用140
第八章 抽样推断140
二、抽样推断中的几个基本概念141
三、抽样推断的组织方式142
第二节 抽样误差144
一、抽样误差144
二、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145
三、抽样平均误差146
四、抽样极限误差150
五、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151
第三节 抽样推断的方法154
一、点估计154
二、区间估计154
一、影响必要样本数目的因素158
第四节 必要样本数目的确定158
二、必要样本数目的确定方法159
小结160
第九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162
第一节 相关的意义和种类162
一、相关的意义162
二、相关的种类163
第二节 相关表、相关图和相关系数165
一、相关表165
二、相关图168
三、相关系数168
第三节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171
一、回归分析的意义及分类171
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简单线性回归分析)172
三、估计标准误差175
小结176
第十章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7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意义177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和作用177
二、物资产品平衡表体系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178
三、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180
四、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制与实施183
第二节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84
一、社会再生产核算表184
三、基本核算表与经济循环账户的关系186
二、经济循环账户186
第三节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187
一、国内生产总值187
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187
三、国民生产总值(GNP)187
四、国民可支配收入188
五、总消费188
六、三次产业189
七、不变价格189
八、粮食产量189
九、工业总产值190
十、工业增加值190
十一、资金利税率190
小结191
十二、全员劳动生产率191
第十一章 统计综合分析193
第一节 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和种类193
一、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和特点193
二、统计综合分析的任务194
三、统计综合分析的形式194
四、统计综合分析的一般原则195
五、统计综合分析的一般程序195
六、统计综合分析一般方法概述196
第二节 统计比较196
一、统计比较的概念和作用196
二、统计比较的种类197
三、统计比较标准198
四、统计比较具体规则199
五、统计比较主要指标199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统计分析报告200
一、综合评价概述200
二、综合评价的步骤201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201
四、综合评价的主要方法201
五、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特点和分类204
六、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要求205
七、统计分析报告的编写格式及应注意的问题205
小结205
附录207
主要参考书目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