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艰苦创业 铸就辉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艰苦创业 铸就辉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
  • 刘丛强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7058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418页
  • 主题词:地球化学-科学研究组织机构-概况-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艰苦创业 铸就辉煌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艰苦创业 铸就辉煌3

第一篇 发展历程(1966~2006)3

第一章 概述3

第一节 概况3

序3

第二节 历史沿革4

第二章 国家需要 应运而建(1966年前)5

第一节 国家需要5

第二节 建所条件6

第三节 应运而建8

第三章 十年动乱 逆境奋斗(1966~1976)10

第一节 十年动乱10

第二节 逆境奋斗11

第一节 科学春天14

第四章 开拓创新 辉煌业绩(1977~1986)14

第二节 辉煌业绩16

第五章 科技改革 转型发展(1987~1996)17

第一节 科技改革17

第二节 广州分部的建立和发展19

第三节 地球环境所的建立和发展20

第四节 广州地球化学所的建立和发展21

第六章 创新工程 新的篇章(1997~2006)23

第一节 创新工程24

第二节 创新科技队伍建设25

第三节 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文化建设26

第四节 重大创新科技成果26

第一章 学科建所27

第一节 国内外地球化学发展概况27

第二篇 攀登地球化学高峰27

第二节 地球化学所的学科建设和发展29

第三节 地球化学和矿物学分支学科发展概况32

第二章 矿床地球化学33

第一节 艰难运行阶段33

第二节 恢复振兴阶段34

第三节 欣欣向荣阶段34

第四节 探索创新阶段36

第三章 环境地球化学36

第一节 创立阶段37

第二节 奋斗成长阶段38

第三节 开放运行阶段38

第四节 创新发展阶段39

第一节 创业阶段40

第四章 有机地球化学40

第二节 成长阶段42

第三节 快速发展阶段43

第五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43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43

第二节 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44

第六章 元素地球化学45

第一节 发展概况45

第二节 研究进展46

第七章 实验地球化学48

第一节 建设与发展48

第二节 研究进展50

第八章 第四纪地球化学51

第一节 结合国家任务52

第二节 全面建设实验室52

第三节 开拓新领域54

第一节 发展概况55

第九章 陨石学和天体化学55

第二节 研究进展56

第十章 矿物学58

第一节 基础矿物学58

第二节 矿物谱学59

第三节 结构矿物学60

第四节 矿物化学61

第十一章 矿物物理与矿物材料学62

第一节 艰难开拓时期62

第二节 奋力创业时期62

第三节 发展成熟时期63

第四节 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63

第五节 研究成果64

第二节 岩浆岩岩石学65

第十二章 岩石学65

第一节 沉积岩岩石学65

第三节 火山岩岩石学68

第四节 南极某些地区岩石的研究69

第十三章 地球深部物质科学69

第一节 实验室的创立、建设和发展69

第二节 创新成果70

第十四章 学科建室71

第一节 概况71

第二节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72

第三节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74

第四节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75

第五节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室的建设和发展76

第一章 重大科研项目79

第一节 概况79

第三篇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79

第二节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80

第三节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83

第四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85

第二章 重大科技成果87

第一节 概况87

第二节 国家级奖励88

第三节 中国科学院级奖励90

第四节 省、部、委级奖励92

第五节 重大科技成果简介94

第三章 发挥科研优势 促进科技开发114

第一节 科技开发沿革114

第二节 科技开发管理115

第三节 科技开发实体116

第四章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117

第一节 地方科研项目118

第二节 院地合作119

第三节 地方病研究与防治120

第四节 科技扶贫121

第五章 科普教育122

第一节 科普教育的优势和条件123

第二节 多样化的科普教育124

第三节 显著的社会效益126

第四篇 技术系统127

第一章 技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127

第一节 概况127

第二节 技术系统的地位、作用和管理129

第三节 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130

第二章 资源环境测试分析中心130

第一节 资源环境测试分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130

第二节 坚持技术创新131

第三节 实验室的功能、设备和成绩136

第一节 发展概况137

第三章 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实验室137

第二节 实验室的功能和设备138

第四章 环境地球化学系列实验室139

第一节 发展概况139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分析实验室140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分析实验室140

第四节 化学元素分析实验室141

第五章 有机地球化学系列实验室141

第一节 发展概况141

第二节 实验室的功能和设备142

第六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系列实验室143

第一节 K-Ar同位素年代学和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143

第二节 U-Pb等同位素年代学和Pb等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143

第五节 铀系实验室144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144

第四节 水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144

第七章 信息资料中心145

第一节 图书资料馆145

第二节 综合档案室146

第三节 期刊编辑部147

第五篇 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147

第一章 地球化学所组织召开的学术会议148

第一节 概况148

第二节 学术会议简介148

第二章 学术刊物153

第一节 概况153

第二节 学术期刊154

第三节 年报161

第一节 概况162

第三章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162

第二节 国际学术交流165

第三节 国际合作研究168

第四节 外事工作管理170

第六篇 科技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170

第一章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发展170

第一节 科技队伍的构成与演变170

第二节 科技队伍的管理174

第三节 离退休人员管理175

第二章 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176

第一节 学位授权点与导师队伍176

第二节 研究生的培养178

第三节 学位委员会183

第四节 研究生教学与管理183

第一节 概况184

第三章 博士后流动站184

第二节 博士后流动站的管理185

第四章 继续教育186

第一节 各种层次的继续教育186

第二节 留学人员的派遣187

第五章 “百人计划”、“西部之光”和高级访问学者189

第一节 “百人计划”189

第二节 “西部之光”189

第三节 高级访问学者190

第七篇 科研条件与环境190

第一章 经费收支与财务管理190

第一节 概况190

第二节 财务管理机构及其职能191

第三节 财务管理191

第四节 经费收入与支出192

第一节 概况194

第二节 大型仪器设备194

第二章 仪器设备与管理194

第三节 仪器设备和器材的管理197

第三章 基本建设与发展197

第一节 土地使用197

第二节 基本建设198

第三节 广州分部的基本建设199

第四节 职工住房条件的改善199

第五节 创新工程时期的基本建设200

第四章 园区环境与改造201

第一节 1990年以前的工作条件和环境201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改造202

第一章 党组织与思想政治工作203

第一节 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203

第八篇 党群组织、行政机构与改革203

第三节 园区规划与园区文化建设203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207

第二章 民主党派215

第一节 九三学社贵州省直属地球化学所支社215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贵州省直属地球化学所支部216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贵州省地球化学所支部216

第三章 群众团体217

第一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217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217

第三节 研究生会219

第四节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219

第四章 行政领导和机构设置222

第一节 行政领导222

第二节 机构设置223

第五章 深化改革229

第一节 人事管理改革229

第二节 科技管理改革230

第三节 科技开发体制和机制改革231

第四节 后勤管理体制改革232

第五节 住房制度改革233

第六节 医疗制度改革235

结束语——地球化学所建设和发展的思考236

第二部分 历史瞬间 丰碑永存245

一、亲切关怀245

二、科学活动264

三、技术系统282

四、学术交流290

五、人才培养301

六、党建工作308

七、精神文明315

八、创业丰碑327

第三部分 附录349

附录一 院士和老一辈科学家简介349

附录二 历任所长简介364

附录三 历任书记简介365

附录四 地球化学所及其各部门获奖和荣誉称号370

附录五 职工获奖和荣誉称号371

附录六 职工在国内学术团体、人大、政协与民主党派中的任职376

附录七 科技人员专著目录380

附录八 论文作者名录387

附录九 职工名录388

附录十 地球化学所大事记(1966~2006)392

后记40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