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医学
  • 凌文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753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预防医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篇 预防保健策略与措施5

第一章 预防保健策略5

第一节 全球卫生策略5

一、全球卫生状况5

二、全球卫生目标6

三、全球卫生政策6

一、我国卫生工作方针7

第二节 我国卫生策略7

四、初级卫生保健7

二、我国卫生成就和现阶段面临的问题8

三、三级预防策略9

第二章 预防保健措施12

第一节 社区卫生服务12

一、社区卫生服务概念12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2

三、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13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预防保健工作14

第二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5

一、健康教育15

二、健康促进17

第三节 临床预防保健18

一、临床预防的基本概念18

二、临床预防的工作内容19

三、个体健康维护19

一、儿童保健20

第四节 特定人群的保健服务20

二、妇女保健21

三、老年保健22

第三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25

第一节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25

一、流行现状25

二、流行过程26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28

二、危险因素29

一、流行现状29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29

三、预防与控制措施30

第三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32

一、流行现状33

二、形成过程34

三、危险因素34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35

一、概念37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7

二、监测、预警和处置38

第二篇 环境与健康41

第四章 人类与环境41

第一节 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41

一、人类环境41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42

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43

二、环境污染物的种类44

一、环境污染的来源44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44

三、环境污染物的转归45

四、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的因素46

五、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7

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防制50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50

二、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政策和制度50

三、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51

一、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53

第五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53

第一节 空气与健康53

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4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55

四、空气污染的卫生防护56

第二节 饮水与健康56

一、水源的种类与卫生学特征56

二、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57

三、饮水污染与健康57

四、饮用水污染的防护措施58

一、土壤的特征与卫生学意义59

二、土壤污染与疾病59

第三节 土壤环境与健康59

三、地质环境与疾病60

第六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65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65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65

二、职业性损害66

一、概述69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69

二、几种常见的职业性中毒71

第三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77

一、概述77

二、矽肺79

第四节 物理因素与健康损害80

一、高温80

二、噪声82

三、电离辐射83

第五节 职业性损害的防制措施84

一、基本原则84

二、防制措施84

第七章 学校环境与健康87

第一节 儿童少年心理特点87

一、童年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卫生问题87

二、青春期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卫生问题88

第二节 学校环境的卫生学要求89

一、学校设施的卫生学要求90

二、教育过程卫生学要求91

第八章 食物与健康94

第一节 营养与健康94

一、蛋白质94

二、碳水化合物94

三、脂类95

四、能量95

五、维生素95

六、矿物质99

第二节 食品安全100

一、食品污染101

二、食品添加剂105

三、转基因食品106

第三节 食物中毒与预防107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108

二、真菌毒素和霉变食物中毒113

三、动植物性食物中毒114

四、化学性食物中毒115

五、食物中毒的调查与处理116

第三篇 医学统计方法121

第九章 医学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步骤121

第一节 基本概念121

一、同质和变异121

二、总体和样本122

三、统计量与参数122

四、随机122

六、抽样误差123

五、变量的分类123

七、频率与概率124

八、小概率事件及小概率原理125

第二节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25

一、设计125

二、搜集资料125

三、整理资料125

四、分析资料125

第三节 常用统计软件包简介126

一、频数表127

第十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27

第一节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27

二、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129

三、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130

第二节 正态分布和参考值范围133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133

二、正态分布图形134

三、正态分布的特征134

四、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135

五、正态分布的应用136

第三节 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总体均数估计138

一、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38

二、参数估计140

第四节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与步骤142

一、假设检验的目的与意义142

二、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步骤143

第五节 t检验和u检验144

二、配对设计计量资料的t检验145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145

三、成组设计计量资料的t检验147

四、成组设计计量资料的u检验148

五、Ⅰ型错误和Ⅱ型错误148

六、假设检验时应注意的问题149

第六节 方差分析152

一、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152

二、完全随机化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53

三、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154

四、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156

五、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158

第十一章 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159

第一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159

一、分类资料的频数分布表159

二、常用相对数159

三、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161

四、率的标准化法162

二、总体率的估计165

第二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推断165

一、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165

三、率的u检验166

四、x2检验167

第十二章 秩和检验175

第一节 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175

第二节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77

一、原始数据的两样本比较177

三、频数表资料(或等级资料)的两样本比较178

二、正态近似法178

四、本法的基本思想179

第三节 成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79

一、原始数据的多个样本比较179

二、频数表资料或等级资料的多个样本比较180

第四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秩和检验181

一、M检验(Friedman法)查表法181

二、x2分布近似法182

一、线性回归的概念184

第一节 线性回归184

第十三章 回归与相关分析184

二、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185

三、线性回归的统计推断186

四、线性回归的应用188

五、线性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188

第二节 线性相关190

一、线性相关的概念190

二、相关系数的意义与计算190

四、决定系数的意义191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191

五、相关分析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92

第十四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193

第一节 常用统计表193

一、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193

二、制表原则193

三、统计表的种类193

三、常用统计图的适用条件与要求195

二、统计图制作的一般原则195

一、统计图的基本结构195

第二节 常用统计图195

第四篇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方法201

第十五章 流行病学概述201

第一节 流行病学基本内容201

一、定义201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01

三、流行病学的用途202

一、疾病及死亡评价的常用指标203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203

二、疾病的流行强度204

三、疾病分布的形式204

第十六章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208

第一节 描述性研究208

一、概述208

二、现况研究208

三、筛检213

第二节 分析性研究216

一、病例对照研究216

二、队列研究222

第三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229

一、概述229

二、设计原则229

三、优缺点230

四、分类231

一、选择偏倚233

第四节 偏倚233

二、信息偏倚234

三、混杂偏倚235

四、偏倚的预防与控制236

一、病因定义的发展238

二、流行病学病因定义238

三、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238

第一节 病因的定义238

第十七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238

四、因果联系方式239

第二节 病因研究的过程及方法239

一、建立病因假说239

二、检验病因假说240

三、证实病因假说240

第三节 病因推断241

一、排除虚假联系和间接联系241

二、因果联系的判定标准241

二、循证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43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243

第十八章 循证医学243

第一节 概述243

三、学习循证医学的意义244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实施244

一、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244

二、获得证据的方法245

一、注意区分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246

二、正确看待循证医学与RCT之间的关系246

第三节 学习循证医学应注意的问题246

第四节 循证护理247

一、循证护理的概念247

二、学习循证护理的意义247

三、循证护理的实施247

附录249

附表1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Ф(u)值249

附表2 t界值表250

附表3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251

附表4 F界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255

附表5 q界值表(Student-Newman-Keuls法)257

附表6 r界值表258

附表7百分率的可信区间259

附表8 x2界值表262

附表9 T界值表(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用)263

附表10 T界值表(两组比较的秩和检验用)264

附表11 H界值表(三组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265

附表12 M界值表(配伍组设计的秩和检验Friedman法)267

实习一 环境污染案例讨论268

实习指导268

实习二 生产环境与健康案例讨论269

实习三 食物中毒案例讨论270

实习四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271

实习五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273

实习六 秩和检验276

实习七 实验流行病学实习278

英汉名词对照281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