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 上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780199278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69页
  • 文件大小:213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与全民族抗日战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

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的旗帜3

二、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0

三、为争取实现全面抗战路线而努力27

四、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41

五、坚持敌后抗战和巩固抗日民主阵地54

六、加强党的建设,全党开展整风运动66

七、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和新解放区的开辟76

八、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83

九、党的七大和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88

十、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94

中共中央北方局篇99

一、在太原,部署打开华北抗战的局面102

二、在临汾,营造华北抗战的战略支点108

三、在孝义,分头开展华北各地的工作113

四、在武乡,动员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116

五、在辽县,扭转根据地的困难局面123

六、在左权,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31

中共中央长江局篇139

一、长江局的成立及其前期活动141

二、长江局的中后期活动163

中共中央南方局篇179

一、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团结181

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抗战民主力量199

三、推动民主运动,迎接抗战胜利223

中共中央中原局篇239

一、中原局的成立241

二、中原局转战华中敌后247

三、中原局的历史贡献253

中共中央东南局篇257

一、东南局的历史和沿革259

二、东南局的历史贡献260

中共中央华中局篇269

一、华中局的筹备和成立271

二、以巩固根据地为中心,开创华中工作新局面274

三、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完全巩固各根据地281

四、稳步推进,夺取华中敌后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289

中共中央西北局篇301

一、西北局的成立303

二、领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工作306

三、领导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建设310

四、西北局高干会议与边区党的建设323

五、领导党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330

六、正确贯彻中央的少数民族政策,团结各少数民族共同抗日332

辽宁篇345

一、组织和推动九一八抗战347

二、抗日义勇军浴血奋战351

三、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艰苦斗争362

四、冀热辽党组织领导的辽西地区抗日斗争386

吉林篇399

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国运动的兴起401

二、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410

三、贯彻党的反日统一战线方针,推动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417

四、抗日游击运动的蓬勃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扩大425

五、深入贯彻党的反日统一战线方针,抗日游击运动高潮的到来438

六、日伪强化殖民统治,抗联第一路军的艰苦奋斗455

七、地下党、抗联小部队的顽强斗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466

黑龙江篇487

一、九一八事变后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490

二、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509

三、组建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全国抗战522

四、党领导的城乡反日斗争546

五、实行战略转移和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554

北京(北平)篇571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斗争574

二、卢沟桥事变和党组织工作重点的转移588

三、北平郊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城区工作的开展595

四、度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606

五、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621

天津篇631

一、九一八事变至全国抗战爆发前党在天津领导的抗日斗争633

二、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党组织工作方针的转变647

三、农村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城市工作的开展663

四、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战斗678

五、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691

河北篇705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高涨707

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714

三、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725

四、抗日根据地为战胜严重困难局面而斗争738

五、抗日根据地的反攻作战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749

山西篇761

一、特殊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763

二、党在华北的战略部署与山西抗战的发动765

三、抗日根据地的开创和党的军事战略转移的实现771

四、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779

五、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786

六、克服严重困难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795

七、抗日根据地的再发展与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05

内蒙古篇819

一、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822

二、党领导的武装抗日斗争833

三、党的民族政策与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857

四、党领导内蒙古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870

上海篇879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881

二、党组织的重建与发展897

三、领导文化战线的抗日救亡运动903

四、坚持敌后抗日斗争914

五、领导上海人民迎接胜利931

江苏篇935

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迅速高涨937

二、七七事变后江苏的沦陷和民众抗日斗争的兴起939

三、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944

四、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963

五、抗日根据地的建设975

六、从局部反攻到夺取抗战胜利985

浙江篇997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和国共合作局面在浙江的形成999

二、抗战初期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浙西的抗日武装斗争1003

三、浙东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和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013

四、浙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浙南地区抗日游击战的开展1032

五、浙江抗战的胜利1042

安徽篇1051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053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局面在安徽的形成1057

三、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中原局进驻皖东1066

四、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1073

五、党领导安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1084

福建篇1087

一、抗日反蒋浪潮的兴起1089

二、福建事变与党组织的策略1092

三、城乡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1096

四、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的转变1099

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福建的形成1102

六、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107

七、抗日反顽斗争的深入展开1111

八、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116

江西篇1121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江西1123

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成立和新四军的组建1129

三、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144

四、支援正面抗日战场作战1154

五、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163

山东篇1173

一、在白色恐怖中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斗争1176

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创建抗日根据地1186

三、坚持团结进步的方针,发展抗日根据地1196

四、战胜艰难险阻,巩固抗日根据地1207

五、全面建设抗日根据地,高奏抗战胜利凯歌1217

河南篇1227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230

二、发动全民抗战1237

三、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246

四、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254

五、克服严重困难,坚持敌后抗战1263

六、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274

湖北篇1285

一、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287

二、全国抗战爆发后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和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294

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1303

四、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形成1308

五、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1323

六、争取抗日战争在湖北的最后胜利1332

湖南篇1340

一、创造团结抗战的政治局面1343

二、发展和坚持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357

三、实现战略转变,坚持长期抗战1369

四、八路军、新四军艰苦转战,争取抗战胜利1383

广东篇1397

一、群众性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399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与党组织的发展1410

三、抗日武装斗争和统战工作的开展1415

四、“秘密大营救”与港九抗日游击战争1434

五、敌后游击战争的全面发展1446

海南(琼崖)篇1465

一、琼崖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467

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1474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1481

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493

五、开展反“蚕食”反“扫荡”斗争1503

六、争取人民抗战的最后胜利1512

广西篇1521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广西的建立与发展1524

二、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540

三、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554

四、抗战时期广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564

陕西篇1583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陕西地方党组织与抗日救亡运动1585

二、西北根据地成为党领导抗战的大本营1588

三、西安事变前后陕西的抗日救亡运动1598

四、中共中央在延安领导抗战1603

五、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1620

六、国统区党组织的发展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628

七、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639

甘肃篇1645

一、九一八事变后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1647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工作新局面的开辟1652

三、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662

四、陇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1672

五、抗战时期陇东党组织的发展壮大1692

六、抗战时期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1696

宁夏篇1705

一、红军北上抗日过宁夏1707

二、中共宁夏工委的建立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1723

三、固原地区的革命斗争1735

四、坚持到抗战胜利的盐池县1740

青海篇1751

一、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青海的影响1753

二、青海各阶层人民对抗战的支援1757

新疆篇1761

一、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763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广泛开展1769

三、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战和进步事业的贡献1790

重庆篇1793

一、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救亡运动1795

二、在抗日救亡中恢复发展党的组织1799

三、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下的抗日民主运动1804

四、隐蔽精干,坚持抗日斗争1807

五、开展民主运动,迎接抗战胜利1812

四川篇1817

一、九一八事变后党领导发动的抗日斗争1819

二、党组织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830

三、全国抗战爆发后的抗日宣传运动1843

四、抗战时期四川党组织的重建和发展1851

五、坚持抗战和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854

贵州篇1861

一、九一八事变后党开展的抗日救亡运动1863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党开展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864

三、开展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磨擦行为的斗争1868

云南篇1871

一、党领导的云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873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880

三、加强党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889

四、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1907

五、抗战时期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917

西藏篇1921

一、支持红军长征,保留抗日火种1923

二、组织抗日救亡群众团体,积极呼吁抗战1925

三、组织捐款捐物慰问活动,支援抗战前线1926

四、组建民间抗日武装1927

台湾篇1929

一、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的历程1931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党领导和影响下的台湾同胞抗日斗争1935

三、台胞参加抗日战争的思想基础、特点和意义1957

华侨篇1961

一、中国共产党与华侨关系溯源1963

二、党的侨务机构设置1969

三、抗日战争中党的侨务工作的主要内容1972

四、广大华侨积极支援敌后抗日根据地19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