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 夏从亚主编 著
  • 出版社: 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62197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技术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科学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1

一、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的来源之一1

第一章 导言1

二、科学技术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3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验证了马克思主义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6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8

三、科学技术发展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10

四、科学技术发展中人的作用11

一、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观的影响13

第三节 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理论问题13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伦理观的影响15

三、现代科技革命对未来观的影响17

第四节 吸取现代科技革命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8

一、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9

二、吸收现代科技革命成果,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20

三、吸取现代科技革命成果,扩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21

第二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与发展23

第一节 科学技术革命的理论认识23

一、科学革命23

二、技术革命25

三、科学技术革命28

第二节 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反思29

一、第一次科学革命29

二、第一次技术革命33

三、第二次科学革命36

四、第二次技术革命39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41

一、社会背景41

二、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43

三、大科学的诞生44

四、高技术的出现45

五、信息化时代的到来46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容和趋势47

一、现代科学革命的内容和趋势47

二、现代技术革命的内容和趋势52

第三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57

第一节 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整体化57

一、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57

二、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59

三、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61

第二节 科学技术活动的体制化63

一、科学技术活动体制化的内涵63

二、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65

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72

第三节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化72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73

三、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76

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高速化79

一、科学技术加速发展79

二、知识更新和技术更新加快81

三、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周期缩短81

第一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的互动83

一、现代科学技术并入经济过程的方式83

第四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发展83

二、现代经济体制推动科技进步88

第二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信息化91

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91

二、世界经济信息化趋势94

三、国际经济关系的信息化95

四、发展中国家面临世界经济信息化的挑战98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知识化100

一、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100

二、知识经济的本质102

三、高技术产业与科技工业园104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107

第四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生态化107

二、循环经济的兴起108

三、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与实践111

第五节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114

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114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16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118

第五章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120

第一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120

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120

二、现代科技革命与生产关系的变化122

三、现代科技革命对未来环境的影响124

第二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变革127

一、现代科技革命在资本主义社会兴起的原因127

二、现代科技革命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了新现象和新特点129

三、现代科技革命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131

四、现代科技革命必将促使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34

第三节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变革136

一、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不能带头兴起现代科技革命136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38

三、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提出的客观要求140

四、新科技革命使社会主义的未来复兴成为历史的必然142

第一节 科技与管理的历史考察145

一、管理的内容、职能和目的145

第六章 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现代化145

二、管理的属性及管理的实质148

三、管理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49

四、历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与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152

第二节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管理现代化158

一、现代科技的新发展与管理现代化158

二、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160

三、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162

四、管理现代化的内容164

第三节 管理创新167

一、现代企业面临的创新压力168

二、管理创新的界定170

三、管理创新的内容171

四、管理创新的作用与途径177

第七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全球问题18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与全球问题181

一、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181

二、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183

第二节 全球问题的现状与根源185

一、全球问题的概念185

二、全球问题的现状188

三、全球问题的根源190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93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3

二、《21世纪议程》194

第四节 面对全球问题的中国196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面对全球问题的必然选择196

二、人口过快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197

三、自然资源的短缺与合理利用199

四、环境恶化与环境保护201

第八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人的现代化204

第一节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人的现代化204

一、人的现代化对社会现代化的意义204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207

三、“人的现代化”思潮述评20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211

一、观念的现代化211

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215

三、行为方式的现代化217

四、生活方式的现代化219

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真善美的统一220

第三节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223

一、正确处理人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23

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224

三、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228

一、增长的极限234

第九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思潮234

第一节 增长的有限性与无限性234

二、增长的无限性237

第二节 后工业社会理论239

一、社会变迁的一般图景239

二、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240

第三节 托夫勒的浪潮文明进化论243

一、浪潮历史观243

二、第二次浪潮文明244

三、第三次浪潮文明的冲击245

一、大工业时代:社会发展的下一个阶段248

第四节 泽伊的大工业时代论248

二、通向大工业时代的科技革命249

三、通向大工业时代的社会变革253

第十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世界255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255

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255

二、科学技术政策259

第二节 美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261

一、美国科技发展的历程261

二、美国科技政策的演变262

第三节 日本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265

一、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与政策265

二、日本战后科技发展战略270

第四节 英法德三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273

一、英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273

二、法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274

三、德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275

第十一章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中国278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与中国278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278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280

三、李约瑟难题281

一、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283

第二节 近代科学技术与中国283

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建制化及成就286

三、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建制化288

第三节 现代科技发展与新中国290

一、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历程和成就290

二、新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与反思296

第四节 坚持不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98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其理论源流298

二、科教兴国中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304

三、科教兴国中的创新教育实施306

参考文献310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