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山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武山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3073831.jpg)
- 李恰主编武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2404902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80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8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山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7
第二节 县域45
第一节 位置45
第一编 建置45
第一章 位置区域45
第二章 建置沿革46
第一节 明代区划48
第三章 行政区划48
第三节 民国区划49
第二节 清代区划49
第四节 共和国区划52
第一节 县城59
第四章 县城 乡镇59
第二节 乡镇60
第一节 地质构造73
第一章 地质73
第二编 自然地理73
第二节 地层岩性74
第三节 矿藏76
第一节 地貌轮廓77
第二章 地貌77
第二节 地貌类型78
第一节 西秦岭山系80
第三章 山脉80
第二节 陇山山系83
第一节 河流84
第四章 水文84
第二节 地下水86
第三节 水质87
第二节 气象要素88
第一节 气候特征88
第五章 气候88
第三节 气候分区91
第四节 物候92
第三节 土壤类型93
第二节 土壤分布93
第六章 土壤93
第一节 成土母质93
第一节 植物96
第七章 生物96
第四节 土壤肥力96
第二节 动物99
第一节 灾害形成100
第八章 自然灾害100
第二节 地震101
第三节 其它灾害103
第一节 人口源流109
第一章 人口概况109
第三编 人口109
第二节 人口调查110
第三节 人口分布112
第四节 人口密度113
第一节 性别结构114
第二章 人口结构114
第二节 年龄结构116
第三节 文化结构118
第四节 劳动力结构122
第一节 民国武装124
第一节 家庭124
第五节 城乡结构124
第三章 家庭姓氏124
第二节 姓氏125
第一节 人口增长126
第四章 人口控制126
第二节 计划生育128
第一节 创建组织131
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131
第一章 地下活动131
第三节 组织起义132
第二节 武装斗争132
第一节 党员134
第二章 组织建设134
第二节 县委135
第四节 工作机构136
第三节 县纪检委136
第六节 基层组织138
第五节 党组138
第一节 代表会议141
第七节 干部管理141
第三章 代表大会141
第二节 代表大会142
第一节 社会宣传146
第四章 宣传教育146
第三节 党员教育148
第二节 理论学习148
第四节 干部培训149
第一节 案件查处150
第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150
第五章 纪律检查150
第二节 党风建设151
第二节 宗教 少数民族工作152
第六章 统一战线152
第一节 政治协商152
第七章 信访接待153
第三节 对台工作153
第八章 重大活动纪略154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65
第五编 政权 政协165
第一章 权力机关165
第一节 民国县参议会165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167
第四节 人大常委会169
第五节 基层人民代表大会170
第一节 元明清县衙172
第二章 行政机关172
第二节 民国政府179
第三节 人民政府182
第一节 机构187
第三章 检察机关187
第四节 经济检察188
第二节 刑事检察188
第三节 法纪检察188
第一节 机构189
第五节 监所检察189
第四章 审判机关189
第二节 审判制度190
第四节 民事审判191
第三节 刑事审判191
第五节 经济审判192
第一节 县全委会193
第六节 申诉复查193
第五章 人民政协193
第三节 活动要略195
第二节 办事机构19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197
第六编 党派 群团197
第一章 党派197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199
第二节 农民组织201
第二章 群团201
第一节 工人组织201
第三节 青年组织202
第四节 妇女联合会206
第五节 工商会207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208
第二节 现行建制209
第七编 军事209
第一章 建制209
第一节 历代建制209
第一节 兵役制度213
第二章 兵役213
第三章 地方武装214
第二节 兵员征集214
第二节 人民武装215
第三节 民兵216
第一节 驻军217
第四章 防务217
第二节 防务设施218
第五章 重大战事220
第一节 机构225
第一章 公安225
第八编 公安 司法225
第二节 治安226
第三节 户籍 交通管理228
第四节 消防229
第二节 法制宣传230
第一节 机构230
第二章 司法230
第四节 律师 公证231
第三节 民事调解231
第一节 拥军233
第二章 拥军支前233
第九编 民政233
第一章 机构233
第二节 支前234
第一节 抚恤235
第三章 优抚安置235
第三节 安置236
第二节 褒扬236
第一节 救灾237
第四章 救灾救济237
第二节 救济239
第三节 扶贫240
第五章 社会福利241
第一节 婚姻改革243
第六章 婚丧改革243
第二节 殡葬改革244
第一节 职工队伍245
第二章 劳动245
第十编 劳动人事245
第一章 机构245
第二节 劳动管理248
第四节 工资249
第三节 知青安置249
第五节 劳动保护252
第二节 干部管理253
第一节 干部队伍253
第三章 人事253
第三节 人员编制254
第一节 劳动制度改革256
第二节 工资制度改革256
第四章 体制改革256
第五章 离休退休257
第三节 人事制度改革257
第二节 事业机构2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9
第十一编 农业259
第一章 机构259
第二章 体制260
第一节 私有制261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262
第一节 农业概况266
第三章 农业生产266
第二节 农作物267
第三节 农业区划269
第一节 良种推广270
第四章 农业技术270
第二节 病虫草防治272
第三节 科学施肥274
第四节 耕作技术275
第二节 农机277
第一节 农具277
第五章 农机具277
第六章 温棚蔬菜278
第一章 机构281
第十二编 林业281
第二节 森林分布282
第一节 森林演变282
第二章 森林资源282
第三节 树种283
第一节 采种育苗285
第三章 植树造林285
第四节 古树285
第二节 义务植树286
第一节 护林法规287
第四章 森林保护287
第三节 林木抚育287
第三节 封山育林288
第二节 护林防火288
第五节 林栖禽兽289
第四节 病虫防治289
第二节 采伐利用290
第一节 森林权属290
第五章 森林利用290
第四节 兴林富民291
第三节 林副业生产291
第一节 国营林场292
第七章 林场292
第六章 林业科技292
第二节 乡村林场293
第八章 林业区划294
第二章 畜牧概况295
第一章 机构295
第十三编 畜牧295
第三章 畜牧区划296
第一节 大牲畜297
第四章 畜禽改良297
第二节 小家畜298
第一节 畜禽疫病299
第五章 疫病防治299
第三节 家禽299
第二节 防治300
第一节 草料资源302
第六章 饲草饲料302
第二节 草场建设303
第三节 饲料加工304
第二节 事业机构3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05
第十四编 水利电力305
第一章 机构305
第一节 渠道306
第二章 水利306
第二节 东梁渠312
第三节 井灌 提灌313
第四节 堤防319
第五节 饮水改良321
第一节 土壤侵蚀326
第三章 水土保持326
第二节 邓家堡328
第四节 沟壑治理329
第三节 田间工程329
第五节 荒坡治理330
第四章 水利投资331
第二节 水电站332
第一节 火电332
第五章 电力332
第三节 输变电333
第四节 用电管理334
第二章 工业概况335
第一章 机构335
第十五编 工业335
第一节 部省属企业337
第三章 工业企业337
第二节 县办企业339
第三节 集体企业343
第一节 食品工业345
第四章 主要行业345
第二节 纺织缝纫347
第三节 日用工业348
第四节 建材工业350
第六节 印刷工业351
第五节 造纸工业351
第八节 机械工业352
第七节 化学工业352
第二节 开发353
第一节 矿藏353
第五章 鸳鸯玉雕353
第一节 古道355
第一章 古道交通355
第十六编 交通355
第三节 桥梁357
第二节 河道渡口357
第一节 公路建设359
第二章 公路交通359
第四节 人畜运输359
第二节 公路管理369
第三节 公路运输370
第四节 交通管理376
第一节 铁路建设379
第三章 铁路交通379
第二节 运输 运价381
第二节 局所383
第一节 驿铺383
第十七编 邮电383
第一章 机构383
第一节 邮路投递385
第二章 邮政385
第二节 邮政业务387
第三节 报刊发行389
第二节 电话390
第一节 电报390
第三章 电信390
第一章 集贸市场393
第十八编 商贸393
第一节 私营商业395
第二章 私营 合作商业395
第二节 合作商业396
第一节 机构397
第三章 国营商业397
第二节 商品购销399
第三节 商品加工404
第四节 饮食服务405
第一节 机构 网点406
第四章 供销商业406
第二节 收购408
第三节 供应410
第一节 机构411
第五章 粮油购销411
第二节 征购销412
第三节 加工储运414
第三节 供应416
第二节 管理416
第六章 物资供应416
第一节 机构416
第二节 计划制定419
第一节 管理机构419
第十九编 经济管理419
第一章 计划管理419
第三节 计划实施420
第四节 计划监督422
第一节 市场管理423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423
第二节 企业管理424
第三节 工商户管理425
第四节 合同管理427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428
第一节 物价演变429
第三章 物价管理429
第二节 计划物价434
第三节 物价改革436
第四节 监督管理437
第一节 度量衡改制438
第四章 计量管理438
第三节 标准管理439
第二节 计量监督439
第一节 机构440
第五章 统计管理440
第二节 专业统计441
第六章 审计监督449
第一节 专业审计450
第三节 审计调查451
第二节 内部审计451
第二节 非农业用地452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452
第七章 土地管理452
第二节 财政收入455
第一节 机构455
第二十编 财税金融455
第一章 财政455
第三节 财政支出458
第四节 预算外收支460
第五节 财政监督462
第二节 税制463
第一节 机构463
第二章 税务463
第三节 税收管理472
第一节 机构473
第三章 金融473
第二节 信贷475
第三节 货币477
第四节 储蓄479
第六节 保险481
第五节 公债 国库券481
第一节 防洪排水483
第一章 县城建设483
第二十一编 建设483
第三节 供电给水485
第二节 扩街建桥485
第四节 主要建筑487
第一节 街道建设489
第二章 洛门镇建设489
第五节 城区绿化489
第三章 集镇建设490
第二节 排水 路灯490
第三节 农村住宅491
第二节 公共设施491
第四章 乡村建设491
第一节 村镇规划491
第一节 机构493
第五章 建设管理493
第二节 建工队伍494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496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496
第一节 环境污染498
第六章 环境保护498
第二节 环境治理499
第一章 机构501
第二十二编 教育501
第一节 古代教育502
第二章 初等教育502
第三节 小学教育503
第二节 幼儿教育503
第一节 普通中学508
第三章 中等教育508
第二节 中专教育513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514
第二节 职工教育515
第一节 农(市)民教育515
第四章 成人教育515
第五章 人才输送516
第三节 电大教育516
第一节 教师队伍517
第六章 教师517
第三节 教师管理520
第二节 教师待遇520
第一节 组织机构521
第七章 教育研究521
第二节 教研活动522
第一节 校舍523
第八章 教育设施523
第二节 教学设备524
第一节 经费来源526
第九章 教育经费526
第二节 经费管理528
第一章 机构531
第二十三编 科技531
第一节 计划管理532
第二章 科技管理532
第一节 市级以上成果533
第三章 获奖成果533
第二节 成果管理533
第二节 县级成果536
第一节 农业科技538
第四章 科技概况538
第三节 其他科技540
第二节 工业科技540
第二节 宣传咨询541
第一节 技术推广541
第五章 科普活动541
第三节 技术培训542
第一节 文化机构543
第一章 群众文化543
第二十四编 文化 体育543
第三节 文化活动544
第二节 文化团体544
第四节 著述547
第一节 秦腔550
第二章 戏曲550
第二节 豫剧551
第四节 眉户剧552
第三节 皮影552
第一节 曲艺553
第三章 民间文艺553
第五节 舞台戏院553
第二节 舞蹈554
第三节 旋鼓555
第四节 民间工艺556
第一节 国家级文物557
第四章 文物古迹557
第二节 省级文物559
第三节 县级文物560
第四节 馆藏文物561
第一节 电影放映563
第五章 文化宣传563
第二节 广播564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567
第三节 电视转播567
第一节 图书568
第六章 文化辑存568
第二节 档案570
第三节 报刊571
第一节 机构设施572
第七章 体育572
第三节 体育竞赛573
第二节 体育活动573
第四节 武术578
第一章 机构581
第二十五编 医药 卫生581
第一节 医疗概况582
第二章 医疗582
第二节 医疗院所583
第三节 医疗技术587
第一节 传统病防治588
第三章 防疫588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590
第一节 妇女保健591
第四章 保健591
第三节 老年保健592
第二节 儿童保健592
第二节 城镇卫生593
第一节 农村卫生593
第五章 卫生593
第三节 大柳树594
第四节 食品卫生595
第一节 医教596
第六章 医教医研596
第二节 医研597
第一节 医药概况598
第七章 医药598
第二节 药物布区599
第三节 加工经营600
第一节 节日601
第一章 民俗601
第二十六编 民俗宗教601
第三节 婚嫁603
第二节 庙会603
第四节 生辰604
第五节 丧葬 祭祀605
第六节 衣食住行606
第一节 佛教607
第二章 宗教607
第二节 道教608
第四节 基督教609
第三节 天主教609
第六节 民族工作610
第五节 伊斯兰教610
第一节 声母 韵母 声调611
第一章 语音611
第二十七编 方言611
第二节 武山话声韵母配合关系613
第三节 武山话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比较617
第一节 常用词620
第二章 词语620
第二节 惯用语 成语638
第三节 歇后语642
第三章 谚语644
第一章 传649
第二十八编 人物649
第二章 简介678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690
第三章 录690
第二节 抗日阵亡官兵名录693
第一节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模范人物696
第四章 表696
第二节 武山籍在外高级知识分子698
第三节 县外武山籍县团级以上干部701
第四节 县内获高级技术职称人员710
第五节 历代进士 举人714
第六节 民国时期大学生718
第七节 1949至1989年留学生722
第一节 古近代诗选723
第一章 诗歌723
第二十九编 艺文723
第二节 当代诗选727
第三节 楹联选731
第二章 散文734
第三章 戏曲740
第四章 民间故事748
第五章 民歌749
一、1990至2000年大事辑略757
附录757
二、文献辑存788
三、碑记796
四、旧志简介799
编后记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