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区预防与保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区预防与保健](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075449.jpg)
- 施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764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社区-预防医学-教材;社区-医疗保健-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区预防与保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社区预防与保健方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区预防与保健概述1
一、社区预防与保健的发展简史1
二、健康观、医学模式的转变与社区预防保健的发展3
第二节 社区预防与保健的原则与策略6
一、社区预防与保健的主要内容6
二、社区预防与保健的基本原则8
三、社区预防与保健的策略10
第二章 常用流行病学方法12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述12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基本方法12
二、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和用途14
三、流行病学方法在社区预防保健中的应用15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15
一、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16
二、疾病分布的形式19
三、疾病的流行强度24
第三节 现况调查24
一、现况调查的概念24
二、现况调查的用途与种类25
三、现况调查的设计与实施28
四、现况调查中的偏倚及其控制31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31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31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33
三、资料分析35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38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39
第五节 社区干预试验39
一、社区干预试验的概念39
二、社区干预试验设计的组成部分40
三、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41
四、社区干预试验的适用范围43
一、基本概念44
第六节 疾病筛检44
二、筛检试验的评价46
三、疾病筛检的实施52
第七节 疾病监测54
一、疾病监测的概念54
二、疾病监测系统的目的与功能55
三、疾病监测的方法与内容55
第八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57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57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58
三、突发卫生事件的调查方法60
四、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64
第三章 常用卫生统计学方法67
第一节 卫生统计学概述67
一、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67
二、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69
一、集中趋势的描述70
第二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70
二、离散趋势的描述72
三、正态分布和参考值范围的估计73
第三节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74
一、均数的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of mean)与标准误(standard error)74
二、总体均数可信区间(conndence interval)的估计75
三、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75
四、t检验和u检验76
一、常用相对数79
第四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79
二、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80
三、率的标准化法80
第五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推断82
一、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估计82
二、率的u检验83
三、x2检验84
第六节 统计分析结果的表达87
一、统计表87
二、统计图88
三、医学论文的撰写91
第四章 社区诊断94
第一节 社区诊断的意义与工作程序94
第二节 开展社区诊断所需资料及要求96
一、社区诊断所需资料96
二、社区诊断的资料来源97
三、建立评价社区健康状态指标的要求97
第三节 社区诊断常用方法99
二、社区干预策略101
一、社区行为干预概念101
第四节 社区行为干预101
三、社区行为干预实施要素102
四、社区干预规划的制定103
五、社区干预的主要措施103
六、社区干预项目的监测和评价104
第五章 卫生服务决策分析105
第一节 卫生服务决策概述105
一、卫生服务决策分析的概念和类型105
二、卫生服务决策分析的步骤与要素106
三、卫生服务决策分析的发展趋势107
第二节 卫生服务决策分析方法108
一、卫生服务决策分析的基本原理108
二、卫生服务决策分析实例109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原理与方法114
第一节 概述114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定义115
第二节 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120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过程120
一、行为科学的起源与发展121
二、行为的定义与分类122
三、健康相关行为123
四、影响行为改变的三类因素125
五、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125
六、危害健康行为的干预128
第三节 健康传播131
一、传播的概念131
二、健康传播的基本模式与要素132
三、传播的分类133
四、健康信息传播的12个步骤135
五、传播材料的预试验136
六、健康传播的效果136
第四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施137
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计划的设计137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141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评价148
四、项目周期150
第五节 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城市151
一、社区健康促进的概念和意义151
二、健康城市概念与实施152
第二篇 社区环境与社区卫生状况对健康的影响155
第七章 物质环境与健康155
第一节 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155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155
二、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156
三、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158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预防与控制160
第二节 空气与健康162
一、空气的结构、组成及其卫生学意义162
二、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64
三、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166
四、居室的微小气候及其基本卫生要求168
五、室内空气清洁度的评价及其保洁措施169
第三节 饮水与健康171
二、水污染及其危害172
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172
三、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与评价173
四、饮用水安全的卫生措施174
第四节 职业环境与健康175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175
二、职业有关疾病的种类与特点176
三、职业有关疾病的预防与控制177
一、蛋白质180
第一节 营养素180
第八章 营养与健康180
二、脂类181
三、碳水化合物181
四、能量182
五、维生素与维生素缺乏症183
六、无机盐188
七、膳食纤维和水191
一、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192
第二节 平衡膳食192
二、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194
三、营养调查与膳食指导195
第三节 社区常见病的营养指导198
一、试验膳食与治疗膳食198
二、疾病与营养199
第四节 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211
一、食品安全211
二、食物中毒213
一、社会制度的内涵218
第九章 社会环境与健康218
第一节 社会制度与健康218
二、社会制度对人群健康的影响219
第二节 经济发展与健康221
一、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221
二、经济发展对健康的负面作用223
三、人群健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23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健康224
一、文化的内涵224
二、文化诸现象对健康的影响224
第四节 人口与健康227
一、人口数量与健康227
二、人口质量与健康228
三、人口结构与健康229
四、人口流动与健康230
第五节 心理因素与健康230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230
二、个性心理特征与健康231
四、应激与健康232
三、情绪与健康232
第六节 家庭环境与健康233
一、家庭结构233
二、家庭功能234
三、家庭关系235
四、家庭与健康236
第一节 儿童保健239
一、儿童年龄分期239
第十章 社区重点人群的保健239
第三篇 开展“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保健”的具体方法239
二、社区儿童保健的内容与方法240
三、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及评价245
四、小儿喂养指导及添加辅食原则246
第二节 妇女保健248
一、青春期保健的内容249
二、更年期保健的内容250
三、围生期保健的内容和方法251
四、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法与管理253
第三节 老年保健255
一、老年和老龄化255
二、老年人卫生的主要特点255
三、社区老年保健的内容、方法及管理257
第十一章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259
第一节 临床预防服务概述259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和意义259
二、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261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263
一、健康咨询263
二、疾病筛查263
三、免疫接种264
四、化学预防264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264
一、危险因素及其评价的概念264
二、危险因素评价的方法265
三、危险因素的询问技巧271
第十二章 常见传染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274
第一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274
一、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274
二、流行特征276
三、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276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性措施与监测277
一、预防性措施277
第三节 传染病的社区管理278
二、传染病监测278
一、经常性的预防措施279
二、疫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279
三、疫情报告280
第四节 肺结核281
一、流行特征281
二、肺结核的防治策略与措施282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282
一、流行特征283
二、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策略与措施284
一、流行特征286
第六节 流行性感冒286
二、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策略与措施287
第七节 性传播疾病287
一、概述287
二、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环节和流行因素288
三、艾滋病及其流行特征289
四、预防策略及措施290
一、基本概念292
二、慢性病的流行特征292
第十三章 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控制292
第一节 概述292
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295
第二节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97
一、慢性病的预防策略297
二、社区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措施298
三、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301
第三节 高血压302
一、流行特征303
二、危险因素303
三、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304
第四节 冠心病306
一、流行特征306
二、危险因素307
三、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308
一、流行特征310
第五节 脑卒中310
二、危险因素311
三、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313
第六节 恶性肿瘤314
一、流行特征314
二、危险因素315
三、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316
第七节 糖尿病318
一、流行特征318
二、危险因素319
三、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321
第八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2
一、危险因素322
二、流行特征323
三、预防策略与控制措施324
第十四章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326
第一节 概述326
一、伤害的基本概念326
二、伤害的分类327
三、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328
第二节 伤害的预防策略与措施329
一、预防策略329
二、伤害预防的技术措施330
三、社区常见伤害的预防与控制330
附表337
附表1 t界值表337
附表2 x2界值表338
附表3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每日摄入量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