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 第3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3076420.jpg)
- 本书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780163251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907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261
第一节 一般概念1261
第七篇 卫星通信系统1261
第二节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网络形式和运行1269
第三节 卫星通信的基本技术参数1274
第四节 卫星通信使用的频率1284
附录Ⅰ 微波波段的划分〔20〕1294
附录Ⅱ 模拟制信号传输的假设参考电路和国际卫星通信组织IS—IV系统的噪声分配1295
第一节 卫星通信中的电波传播1297
第二章 卫星通信的问题及对策1297
第二节 回波产生及控制1350
第三节 同频段系统间的干扰与协调1352
第三章 中、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1363
第一节 概述1363
第二节 中轨道(M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364
第三节 低轨道(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368
第一节 概述1395
第四章 VSAT卫星通信网1395
第二节 网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96
第三节 VSAT分类及特点1400
第四节 VSAT业务类型及典型应用1403
第五节 VSAT网络结构及组网形式1406
第六节 VSAT网络体系结构1410
第七节 VSAT数据网多址协议1420
第八节 VSAT系统信号传输技术1425
第九节 VSAT话音通信网1428
第十节 VSAT网中的网络管理1431
第十一节 典型网络类型1435
第十二节 VSAT网系统设计1439
第十三节 VSAT网的总体设计1444
第五章 地球站的工程设计1491
第一节 概述1491
第二节 地球站工程勘察1492
第三节 地球站接地、供电与防雷1496
第四节 地球站微波辐射防护1501
第五节 地球站工程设计1504
第六章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地面网的互联1508
第一节 概述1508
第二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窄带ISDN(N-ISIDN)的互联1510
第三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网的互联1512
第四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宽带综合业务网(B-ISDN)的互联1515
第五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局域/城域网(LAN/MAN)的互联1517
第六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用数据通信网的互联1520
第七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众交换电话网的互联1522
第八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的互联1526
第七章 卫星通信系统展望1528
第一节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展望1528
第二节 水利卫星通信网的建设与卫星通信的展望1532
第八篇 微波通信系统1539
第一章 微波通信概述1539
第一节 微波通信的频段范围和特点1540
第二节 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1541
第三节 数字微波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1546
第二章 微波传播问题及其对策1551
第一节 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1551
第二节 地面反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1553
第三节 对流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1563
第四节 几种大气和地面效应造成的衰落1573
第五节 频率选择性衰落1579
第六节 抗衰落技术1583
第一节 SIM-4微波通信设备1597
第三章 SDH微波通信设备和系统设计1597
第二节 NEC 2000S SDH微波通信设备1602
第三节 SDH微波中继通信系统1627
第四节 微波收发信设备主要参数1631
第五节 SDH微波通信系统性能估算1633
第六节 SDH微波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1637
第四章 系统中设备配置及接口1654
第一节 系统中设备配置及接口技术1654
第二节 系统进网时的全程损耗1659
第五章 34Mb/s数字微波设备1662
第九篇 移动通信1675
第一章 移动通信概述1675
第一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及蜂窝组网理论1675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特点1677
第三节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1679
第四节 移动通信工作频段1681
第五节 无线电路工作方式1683
第六节 移动通信网性能指标1685
第七节 几种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687
第八节 移动通信发展趋向1692
第二章 无线寻呼系统1698
第一节 概述1698
第二节 无线寻呼网的结构和系统的组成1699
第三节 寻呼系统处理方式1706
第四节 信号及编码方式1707
第五节 寻呼机的技术指标及性能比较1708
第六节 寻呼机使用注意事项1711
第七节 高速寻呼协议(FLEXTM)1712
第三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1719
第一节 GSM系统结构1719
第二节 我国数字蜂窝式移动电话网络结构1722
第三节 数字移动通信网的编号1725
第四节 路由选择1728
第四章 CDMA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1730
第一节 多址通信及方式1730
第二节 码分多址的概念1730
第三节 码分多址的基本原理1731
第四节 扩频通信系统1734
第五节 码分多址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1737
第六节 双模式移动通信的概念1739
第七节 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1739
第八节 采用CDMA技术的优点1741
第一节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745
第五章 第三代移动通信1745
第二节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1748
第三节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749
第四节 第三代地面无线接口主要技术1752
第五节 第三代移动通信提供的业务1764
第六节 TMT-2000的目标和要求1764
第七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概况1765
第八节 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方案1772
第九节 移动通信的进展和预测1784
第六章 移动通信中的问题及对策1786
第一节 外部噪声及干扰1787
第二节 邻道干扰1789
第三节 近端对远端比干扰1795
第四节 同频干扰1796
第五节 同频干扰防护1798
第六节 降低同频干扰的措施1800
第七节 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同频干扰概率和同频复用保护距离的计算1801
第八节 互调干扰1806
第九节 移动台发射机的自动功率控制(APC)1812
第十节 干扰限制环境1813
第十一节 无线寻呼常见4种干扰的产生及解决办法1814
第十二节 GSM网掉话、话务均衡及通话干扰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815
第十三节 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电磁兼容问题及附户1819
第十四节 屏蔽测量技术的发展1821
第十五节 智能天线1831
第十六节 多用户检测与多址干扰对消1841
第十七节 发射分集与分集接收1848
第十八节 信号功率控制1863
第七章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设计1870
第一节 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1870
第二节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1874
第八章 CDMA通信技术的应用1880
第一节 通信系统的应用1880
第二节 雷达测距的应用1884
第三节 卫星定位的应用1887
第四节 电子医学测量的应用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