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 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 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https://www.shukui.net/cover/52/33088574.jpg)
- 郭飞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802075734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0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 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3
第1章 绪论3
1.1研究背景与意义3
1.1.1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3
1.1.2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事件不断,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堪忧4
1.1.3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匮乏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6
1.2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7
1.2.1生态城市研究概况7
1.2.2产业转型研究概况12
1.3本书结构、内容与创新14
第2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演化及基础理论19
2.1城市发展演化的历史与现状分析20
2.1.1城市发展的演化过程20
2.1.2城市化的理论基础24
2.1.3城市化的重要意义28
2.1.4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关系理论31
2.1.5城市演化的不可持续性分析39
2.2.1可持续城市理论43
2.2可持续城市理论与实践43
2.2.2可持续城市实践46
2.3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理论48
2.3.1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48
2.3.2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特征50
2.3.3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内容54
第3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转型理论63
3.1.1产业与产业生命周期64
3.1产业结构理论64
3.1.2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理论65
3.1.3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71
3.2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74
3.2.1工业及工业化74
3.2.2工业化阶段及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79
3.2.3新型工业化道路81
3.3.1产业转型的概念84
3.3产业转型理论84
3.3.2产业转型的系统变革理论85
3.3.3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转型88
第4章 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耦合关系及建模91
4.1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关系91
4.1.1产业分工与城市发展的相关关系91
4.1.2产业集聚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关系94
4.2构建生态城市“资源—产业—环境”复合系统结构模型96
4.2.1城市经济运行的四部门模型96
4.2.2构建“资源—产业—环境”复合系统物质能量代谢模型100
4.3构建生态城市“资源—产业—环境”复合系统因素分解模型105
4.3.1能源消耗的因素分解模型105
4.3.2物质能源代谢的因素分解模型107
4.4构建生态城市“资源—产业—环境”复合系统关联模型112
4.4.1基于“流”的复合系统关联模型113
4.4.2基于“流”的“资源—产业—环境”复合系统建模115
4.5.1产业分工与集聚是城市经济运行的基础118
4.5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耦合关系的基本判断118
4.5.2物质能量代谢是城市产业运作的基础119
4.5.3基于代谢过程的产业转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120
第5章 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的演化机理123
5.1城市发展演化的自组织机理123
5.1.1自组织理论123
5.1.2城市产业代谢:耗散结构的形成与演化125
5.1.3城市化动力机制:基于超循环理论的解释133
5.2生态环境压力胁迫下的城市化演化机制144
5.2.1城市人口与产业发展的有限性机制144
5.2.2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生态城市建设的矛盾冲突149
5.2.3产业转型的生态承载能力扩展机制151
第6章 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转型方法研究155
6.1产业转型的集成化创新方法体系155
6.1.1转型方法体系模型155
6.1.2转型方法体系的内涵157
6.2.1清洁生产的内涵158
6.2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清洁生产方法158
6.2.2实施清洁生产的获益者分析160
6.2.3影响清洁生产技术创新的因素分析162
6.2.4促进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的政策措施165
6.3基于企业共生的生态产业园建设方法166
6.3.1生态产业园的内涵及分类166
6.3.2生态产业园规划分析169
6.4基于生产与消费系统耦合的循环社会建设方法171
6.4.1消费者类型及消费需求分析171
6.4.2可持续消费的实现模式173
6.4.3产品服务系统(PSS)的运行模式及实现手段174
6.5城市产业转型的诱导型管理方法180
6.5.1诱导型管理模型的建立180
6.5.2基于能源价格的诱导型管理方法181
第7章 山西城市化现状分析187
7.1人口城市化比较分析187
第二篇 实践篇187
7.1.1纵向比较188
7.1.2横向比较188
7.2城市现代化水平分析192
7.3城市发展能力评价195
第8章 山西城市化与产业发展相关分析201
8.1山西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201
8.2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关系分析205
8.3城市化与投资、产出的相关关系分析209
8.4城市化与收入、消费的相关关系分析213
第9章 山西城市化的模式选择217
9.1中外城市化模式类型分析217
9.1.1按照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工业化的关系进行分类218
9.1.2按照城市化建设规模进行分类221
9.1.3按照城市化的空间关系进行分类223
9.1.4按照城市化的主导力量进行分类224
9.1.5按照城市化的人口转移过程进行分类225
9.2.1山西城市化的历史模式分析226
9.2山西城市化模式选择226
9.2.2山西城市化的现实选择228
第10章 山西城市化投入机制的选择233
10.1城市化投入机制的一般原理与我国的基本选择233
10.1.1城市化的投入机制和成本234
10.1.2城市化投入的主客体及其重点选择235
10.1.3我国城市化投入机制的基本选择236
10.2山西城市化投入主客体的选择240
10.1.4我国城市化投入需要考虑的相关问题240
10.2.1山西城市化投入的客体选择241
10.2.2山西城市化投入的主体选择243
第11章 山西城市化的战略选择247
11.1山西城市化的战略目标247
11.1.1山西城市化的目标247
11.1.2山西城市化的原则248
11.2山西城市化的战略定位250
11.2.1山西城市发展的空间定位251
11.2.2山西城市发展的起始规模定位254
11.3.1山西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导思想260
11.3山西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路260
11.3.2山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261
11.3.3山西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262
第12章 山西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265
12.1山西工业化发展阶段分析265
12.1.1山西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综合判定265
12.1.2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269
12.2.1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势与机遇272
12.2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分析272
12.2.2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劣势与困难273
12.3山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275
12.3.1建立多样化路径体系275
12.3.2产业转型是重点279
后记283
参考文献287
致谢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