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蔚琪,朱家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711401232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363页
- 主题词:航运(学科: 公司 学科: 历史 地点: 武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武汉长江轮船公司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目录1
第一章 初创时期(1956—1964年)9
第一节 长江航运管理局武汉分局成立9
一 武汉分局成立前的长江航运状况9
二 武汉分局的成立及其意义13
第二节 长江中游港航合一管理体制的初步建立15
一 港航合一管理体制的形成15
二 建立港航合一管理制度17
第三节 挖掘潜力增加运力21
一 改建扩充船舶21
二 加强船舶设备的维修保养27
三 武汉分局的运输船舶29
一 开发经济航道33
第四节 努力发展运输生产33
二 试行直达专线运输36
三 开办水陆“一条龙”运输39
四 推广新的运输方式42
第二章 托拉斯时期(1965—1974年)47
第一节 长江航运托拉斯与武汉分公司成立47
一 长江航运试办托拉斯47
二 长江航运公司武汉分公司成立50
三 长江中游航运的干支分工51
第二节 干线运输的巩固与发展54
一 巩固直达专线运输54
二 推广杂件成组专线运输59
二 三发展长途旅客运输65
一 支农为主的货物运输69
第三节 区间运输的生产与管理69
二 中游区段短途旅客运输73
三 中游区段运输的经营管理78
第四节 加强港口管理和建设81
一 中游港口的管理81
二 加强港口基础建设84
三 开发重点港口86
第五节 加强船舶维修,保证运力89
一 建立船舶航修站89
二 加强船舶维修管理93
三 武汉分公司的运输船舶95
第六节 “文革”对长江中游航运的影响100
一 规章制度被废弛100
二 经济效益下降103
三 广大职工坚持生产107
第三章 整顿调整时期(1975—1983年)112
第一节 长江中游航运的整顿112
一 长江航运管理体制内部调整112
二 长江航运管理局武汉分局再次成立115
三 调整运输组织结构117
四 成立油运专管机构119
第二节 建造新型船舶提高运输能力122
一 新型拖船投入运输122
二 大型存船投入营运130
三 更新区间运输船舶132
四 武汉分局的运输船舶137
第三节 拓宽运输方式150
一 推广分节驳运输150
二 开办集装箱运输153
三 专营旅游船运输158
第四节 加强运输生产保障161
一 建立锚泊基地161
二 扩大修船能力165
三 保证生产生活物资供应166
四 加强船员技术培训168
五 增置通信导航设备171
第五节 加强船舶安全管理174
一 严格执行安全航行规章制度174
二 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178
三 开展百日无事故活动180
第一节 武汉长江轮船公司成立185
一 长江航运管理体制的改革185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1984—1989年)185
二 武汉长江轮船公司成立188
三 经理负责制的确立189
四 在整顿中改进管理191
五 推行先进的管理方法195
六 几项重要管理的改进与提高199
第二节 加强横向联系搞活运输203
一 专线货运及“以砂补煤”的调整203
二 建立黄砂运输基地205
三 在主要港口设立办事处208
第三节 依靠科技发展运力210
一 建立船运科研机构210
二 船舶科技进步212
三 研制新型船舶216
四 机型的简化与统一226
五 节约能源创效益230
六 武汉长江轮船公司的运输船舶238
第四节 旅客运输的新发展246
一 开辟客运新航线246
二 发展旅游运输250
三 增加客运航班253
四 建立鄂州轮船站255
五 开展文明服务活动257
第五节 广开门路多种经营261
一 开展对外引航服务261
二 外派海员263
三 承接外来船舶修造266
四 扶持代管的集体企业273
一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275
第六节 强化船舶安全管理275
二 开展科学预控管理276
三 安全航行的先进典型279
第七节 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生活福利282
一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282
二 改革职工工资制度288
三 改善职工住房条件294
四 安排职工子女就业298
结束语302
附录304
一 大事记304
二 历届党政负责人名录323
三 历年先进集体及个人名录325
四 中央领导人及外宾乘船专记331
编后记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