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审计学原理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审计学原理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109102.jpg)
- 康钟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754290203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审计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审计学原理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1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1
目录第一章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
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3
三、审计的产生构筑了审计关系理论5
第二节 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5
一、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6
二、西方国家审计的发展12
一、西方国家社会审计的发展14
第三节 社会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4
二、我国社会审计的发展17
第四节 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19
一、西方国家内部审计的发展19
二、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21
复习思考题23
参考文献24
一、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构成26
第一节 审计的性质26
第二章 审计的性质和意义26
二、审计是独立性的经济监督29
三、审计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特征33
第二节 审计的定义34
一、国内外有关审计定义的论述34
二、审计的定义35
一、实行审计监督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36
二、实行审计监督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36
第三节 审计的意义36
三、实行审计监督是促进被审计单位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37
四、实行审计监督是维护国家利益、严肃财经法纪的需要37
五、实行审计监督是推行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的需要37
六、实行审计监督是提高会计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需要38
第四节 审计学科体系38
一、审计学38
二、审计与会计的关系40
复习思考题41
参考文献42
第三章 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和审计要素43
第一节 审计对象43
一、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43
二、审计对象的涵义44
三、审计对象的发展与演进46
四、审计项目47
第二节 审计目标47
一、审计目标的涵义和作用47
二、审计目标的演进与变迁50
三、审计目标的结构体系53
四、审计目标的内容54
第三节 审计要素64
一、审计要素的涵义64
二、审计要素的具体运用64
复习思考题67
参考文献68
一、审计职能的意义及演进69
第一节 审计的职能69
第四章 审计的职能、地位、任务和作用69
二、审计职能的内容70
三、审计职能的制约因素73
第二节 审计的地位74
一、审计监督在国家和社会监督体系中的地位75
二、审计在现代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75
一、审计任务的确定76
二、审计的基本任务76
第三节 审计的任务76
三、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77
四、社会审计组织的主要任务77
五、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77
第四节 审计的作用78
一、审计的基本作用78
二、各类审计的作用79
复习思考题83
参考文献84
一、审计假设概述85
第五章 审计假设和审计原则85
第一节 审计假设85
二、西方有影响的审计假设体系模式89
三、我国关于审计假设体系的探索91
第二节 审计原则93
一、审计原则概述93
二、社会主义审计原则和审计原则体系94
复习思考题101
参考文献101
一、审计组织体系概述103
第六章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103
第一节 审计机构103
二、审计机构的设置105
第二节 审计人员和审计职业道德118
一、审计人员概述118
二、审计人员素质要求(121) 三、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122
四、审计职业道德123
参考文献128
复习思考题128
第七章 审计分类130
第一节 审计的基本分类130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130
二、按审计内容分类133
第二节 审计的其他分类135
一、按审计范围分类135
二、按审计时间分类136
三、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139) 四、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分类139
复习思考题140
参考文献140
第八章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141
第一节 审计资料141
一、审计资料的涵义141
二、审计资料的类型142
第二节 审计证据143
一、审计证据的涵义和作用143
三、审计资料的取得和使用143
二、审计证据的特征144
三、审计证据的分类146
四、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和综合149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153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和作用153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类型154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和编制162
参考文献165
复习思考题165
第九章 审计方法167
第一节 审计方法概述167
一、审计方法的意义167
二、审计方法体系168
三、选用审计方法的原则170
第二节 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171
一、依审计取证顺序划分的方法171
二、依审计取证数量(范围)划分的方法175
三、风险基础审计法177
第三节 审计取证的技术方法184
一、检查184
二、监盘190
三、观察193
四、查询及函证(194) 五、计算195
六、分析性复核196
参考文献199
复习思考题199
第十章 内部控制及其评审201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201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201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202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203
第二节 内部控制要素204
一、控制环境204
二、风险管理206
三、控制活动206
四、信息与沟通(209) 五、监督209
第三节 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210
一、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的意义210
二、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的方法和内容211
复习思考题224
参考文献225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226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226
一、审计抽样的涵义226
二、审计抽样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227
三、审计抽样的产生与发展228
四、审计抽样风险及其控制230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具体实施234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234
二、审计抽样样本的选取方法238
第三节 统计抽样方法243
一、统计抽样方法在符合性测试中的运用——属性抽样法244
二、统计抽样方法在实质性测试中的具体运用——变量抽样法250
二、判断抽样方法的具体运用255
第四节 判断抽样方法255
一、判断抽样方法的特点255
复习思考题257
参考文献258
第十二章 计算机审计259
第一节 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的特点及对审计的影响259
一、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的特点260
二、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对审计的影响262
第二节 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265
一、一般控制265
二、应用控制268
三、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审查与评价269
第三节 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270
一、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审计的基本方法270
二、电子数据处理会计系统审计的测试技术274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284
一、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284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286
第五节 计算机舞弊的控制与审计289
一、计算机舞弊的类型289
二、计算机舞弊的控制和审计方法292
复习思考题296
参考文献297
第十三章 审计程序299
第一节 国家审计的审计程序299
一、准备阶段299
二、实施阶段305
三、终结阶段307
第二节 社会审计的审计程序311
一、准备阶段311
二、实施阶段314
三、终结阶段315
第三节 内部审计的审计程序317
一、内部审计计划317
二、内部审计通知书318
四、内部后续审计319
三、内部审计报告319
复习思考题320
参考文献321
第十四章 审计报告322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322
一、审计报告的概念和作用322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324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326
一、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报告概述326
二、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327
三、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的撰写步骤和要求327
四、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的复核和审定329
五、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330
六、关于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331
第三节 社会审计组织审计报告331
一、社会审计组织审计报告概述331
二、社会审计组织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332
三、社会审计组织审计意见的类型和审计报告的编制333
第四节 撰写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方法340
一、撰写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340
二、撰写审计报告的一般步骤方法341
复习思考题343
参考文献344
第十五章 审计准则345
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345
一、审计准则的涵义345
二、审计准则的作用346
三、审计准则体系的结构347
第二节 审计准则的历史发展348
一、审计准则产生的背景348
二、审计准则的演进349
三、当代审计准则的新发展353
第三节 政府审计准则354
一、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审计准则概述354
二、美国政府审计准则概述357
三、我国国家审计准则概述362
第四节 独立审计准则371
一、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审计准则概述372
二、美国民间审计准则概述373
三、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概述374
第五节 内部审计准则379
一、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准则概述379
二、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建设现状384
参考文献390
复习思考题390
第十六章 审计管理392
第一节 审计管理概述392
一、审计管理的涵义392
二、审计管理的内容393
第二节 审计计划管理394
一、审计计划管理的涵义394
二、审计计划的种类395
三、审计计划管理的内容396
一、审计质量的涵义399
第三节 审计质量管理399
二、审计质量管理的内容401
三、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402
第四节 审计风险管理403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与种类403
二、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405
第五节 审计档案管理407
一、审计机关的审计档案及其审计档案工作407
二、审计档案的建立及保管408
第六节 审计管理的基础工作410
一、审计人员的管理411
二、审计方法的开发和管理411
三、审计手段的开发和管理411
四、审计信息的管理411
五、审计统计管理412
六、审计法制管理412
复习思考题412
参考文献413
第十七章 审计理论结构414
第一节 审计理论的产生与发展415
一、审计理论的探索阶段415
二、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416
三、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二座里程碑418
四、审计理论发展的第三座里程碑419
第二节 审计概念体系421
一、审计概念体系的作用421
二、审计概念体系的结构423
三、审计概念体系中的重要概念425
第三节 审计理论结构429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作用429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特征431
三、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综述432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434
复习思考题437
参考文献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