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戏曲观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戏曲观众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3115248.jpg)
- 赵山林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70554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戏曲观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引言1
上编 剧场与观众1
第一章 瓦舍勾栏与早期市民观众,兼论演员的观众意识1
一、宋元瓦舍勾栏产生的背景1
二、“宁可乐待于宾,不可宾待于乐”2
三、“我则待天下将我的名姓显”4
四、“人眼难瞒,与我分个令利”6
五、“甚杂剧请恩官望着心爱的选”7
六、“这的是才人书会划新编”9
七、“终日居此,不觉抵暮”10
八、都市的节日演出活动11
第二章 祭神赛会与村镇观众14
一、“倡以禳灾祈福之名”14
二、“老稚相呼”,“一国若狂”23
三、“不知孰作孰看”25
四、农村演戏的其他名目28
第三章 两种特殊观众——商人与军士30
一、汴京、临安与大都之商人观众30
二、昆山、弋阳二腔的流传与商人之关系31
三、明代徽商与戏曲33
四、梆子、皮黄二腔的流传与商人之关系34
五、清代徽商与扬州戏曲36
六、粤商与戏曲40
七、军士与戏曲41
第四章 士大夫及其家班45
一、“初村夫村妇看之,后则城中有知识者亦不为嫌”45
二、士大夫观戏罪名种种46
三、驳论之一:“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47
四、驳论之二:“别通一窦于灵明之境”50
五、驳论之三:“勿云戏剧微,激义足吾师”53
六、士大夫家班之功能58
七、士大夫家班之特点65
第五章 几处典型的群众戏曲活动74
一、西湖之春74
二、扬州清明76
三、秦淮之夏77
四、虎丘中秋80
五、泰山庙会83
第六章 戏园与后期城市观众86
一、酒楼兼剧场86
二、茶楼兼剧场90
三、城市观众的汇合与分流94
一、妇女观剧禁忌种种98
第七章 妇女观众98
二、妇女观众队伍的顽强生长101
三、“闺阁中多有解人”106
第八章 宫廷戏曲演出113
一、宋代宫廷演剧113
二、元代宫廷演剧115
三、明代宫廷演剧116
四、清代宫廷演剧120
五、宫廷演剧的特点126
一、“演者不真,则观者之精神不动”——从演员来看131
第九章 掌握观众心理的重要意义131
下编 观众心理学131
二、“填词之设,专为登场”——从剧作者来看136
三、“人赞美而我先之,我憎丑而人和之”——从导演来看145
第十章 观众的心理定势154
一、既不“泥真”,亦不“认假”155
二、既要看戏,又要看艺164
三、心灵默契,约定俗成170
四、善善恶恶,是非分明175
第十一章 观众的心理因素186
一、真与幻——戏剧审美感知186
二、常与奇——戏剧审美注意的引起189
三、一与变——戏剧审美注意的保持195
四、有与无——戏剧审美想象198
五、情与理——戏剧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201
第十二章 以观众为主体的信息反馈流程209
一、观众与作者209
二、演员与作者215
三、观众与演员217
四、演员与演员227
五、观众与观众231
第十三章 观众审美趣味和审美层次的差异性235
一、不同观众眼中的“曲之亨屯”235
二、不同阶层、不同地域观众审美趣味的差异及相互影响——几份剧目的比较237
三、欣赏性接受,批评性接受,分歧性接受,背离性接受257
第十四章 观众审美效应的多样性263
一、《琵琶》、《拜月》高下之争264
二、对《西厢记》的不同评价266
三、对《牡丹亭》的不同评价269
四、比兴手法的运用——审美效应多样性的成因之一273
第十五章 观众审美趣味的历史可变性281
一、世代新变281
二、思想新潮288
三、曲调新声299
四、戏剧新制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