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120537.jpg)
- 曾筱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8875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金融法-立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的关系1
一、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立法的概念1
(一)金融全球化的概念和特征1
(二)金融监管与金融监管立法的定义5
二、金融全球化对经济和法律的影晌7
(一)金融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7
(二)金融全球化对法律的影响9
三、金融监管立法对金融全球化的回应13
(一)各国立法对金融全球化的积极回应14
(二)国际监管规则对金融全球化的积极回应15
(三)国际条约对金融全球化的积极回应16
四、法学理论对金融全球化的应对17
(一)对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否认国家主权原则的观点评析17
(二)金融监管立法中借鉴性与民族性的关系20
一、金融监管立法的目标和目标定位的含义23
第二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立法的目标定位23
二、国家(经济)主权原则25
(一)国家(经济)主权原则的定义和基本内容25
(二)立法中如何实现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目标27
三、金融安全原则28
(一)金融安全的含义28
(二)经济学关于金融安全的理论29
(三)法学关于金融安全的理论31
(四)正确认识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的不利影响34
(五)金融安全原则在立法中的运用35
四、金融效率原则39
(一)金融效率的定义39
(二)经济学关于金融效率的理论40
(三)公平正义与效率正义41
(四)兼顾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金融效率优先,是现代金融监管理念43
(二)金融开放对经济的积极影响46
(一)金融开放的原则46
一、关于金融开放46
第三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的金融开放46
(三)我国关于金融开放的立法现状及其评价49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我国金融开放立法的影响59
(一)我国入世承诺: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开放时间表59
(二)《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调整范围和基本原则62
(三)对GATS法律原则的评价69
三、完善我国金融开放立法的建议71
(一)充分了解GATS对我国金融开放立法影响72
(二)完善我国金融开放立法的建议73
第四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的金融创新81
一、金融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及其评析81
(一)金融创新的定义81
(二)金融创新的理论及其评析83
(三)金融创新对经济的积极影响85
(一)鼓励金融创新——放松管制的立法86
二、应对金融创新的国外立法——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并举86
(二)控制创新风险——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并举的立法88
三、我国立法新思路——为支持金融创新而实施监管91
(一)转变立法观念,拓展金融企业实施金融创新的空间91
(二)逐步放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92
(三)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93
(四)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管理94
(五)逐步提高金融机构信息透明度95
(六)以监管制度创新促金融业务的创新96
第五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选择98
一、金融分业经营与综合经营的概念区分98
(一)什么是金融分业与“混业”98
(二)“混业经营”的准确表达应该是“联合经营”或“综合经营”99
二、我国立法中的金融分业经营及其评析100
(一)立法背景和分业经营原则的确立100
(二)分业经营原则的利与弊103
(一)英国关于金融分业与综合立法的新发展 106
三、发达国家关于金融分业与综合立法的新发展106
(二)日本关于金融分业与综合立法的新发展 108
(三)美国关于金融分业与综合立法的新发展 109
四、对我国逐步实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若干思考115
(一)我国放松金融业务合作限制的立法及其评价115
(二)关于我国逐步实行金融业综合经营的阶段性立法建议118
(三)关于综合经营模式的比较120
(四)关于我国宜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立法建议127
第六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选择137
一、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概念及其比较137
(一)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概念137
(二)功能监管的优点140
二、英国和美国关于功能监管的立法及其评价140
(一)英国关于功能性监管的立法及其评价140
(二)美国关于功能性监管的立法及其评价148
三、关于我国建立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立法建议152
(一)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所隐含问题的分析153
(二)关于建立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的立法建议155
第七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政府监管与市场化约束的平衡163
一、关于政府监管163
(一)政府监管的含义和政府职能的类型163
(二)政府监管对金融运行的作用及其局限性165
(三)金融全球化对政府监管权力配置的影响168
二、关于市场化约束173
(一)含义的比较和市场化约束对金融运行的作用173
(二)我国市场化约束的机制与实践175
三、寻找政府监管与市场化约束平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77
(一)效率监管原则177
(二)有限监管原则178
(三)尊重市场主体权利原则179
(四)便于利益相关人行使权利原则179
第八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的合作与协调181
一、金融监管与金融调控协调的必要性181
(一)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现状182
二、协调的基础——对我国金融中介机构的整体性研究182
(二)我国金融中介机构发展的未来183
三、协调的目标——维护币值稳定和防范系统性风险185
(一)货币政策对金融监管有效性的依赖185
(二)金融监管对中央银行危机救助的依赖186
四、协调的机制——法律框架下的协调责任与基本制度187
(一)参与协调的主体和协调责任的基本界定 188
(二)综合协调机制之一:定期磋商与紧急磋商制度191
(三)综合协调机制之二:信息监测与信息共享制度193
(四)综合协调机制之三:金融危机救助制度196
第九章 金融监管立法中国际金融监管的合作与协调200
一、金融全球化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200
(一)国际合作与协调监管的必要性200
(二)国际合作与协调机构——巴塞尔委员会 201
二、统合银行业监管的国际惯例——系列“巴塞尔协议”202
(一)“巴塞尔规范体系”的内容和意义202
(二)“新巴塞尔协议”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205
三、跨国银行监管的若干法学理论问题探讨210
(一)全球合作监管与外部监管的局限性211
(二)《巴塞尔协议》对我国立法的影响——我国对跨境银行监管的原则和标准 213
第十章 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立法的互动关系分析216
一、关于金融改革目标和金融监管目标216
(一)金融改革的目标216
(二)金融监管的目标217
(三)目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218
二、监管者在金融改革与金融监管中的权责分析219
(一)权力、权利和责任之内涵分析219
(二)金融监管者的权力与责任223
三、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完善——监管者的责任制度226
(一)监管者权力法定且具有可操作性是完善法律责任的前提226
(二)对监管者权力有效制约是完善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227
结束语234
主要参考文献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