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语法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131986.jpg)
- 高更生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842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语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语法1
第一节 性质1
目录1
第二节 单位3
一、类型3
二、关系7
第三节 语法与语法学12
二、教学语法书14
第四节 教学语法14
一、名称与类型14
三、特点19
第五节 中学教学语法的修订21
一、语法单位22
二、语素22
三、词23
四、短语27
五、句子28
一、语境对多义的限制 (133
六、句群33
第二章 语素34
第一节 定义34
第二节 确定语素的方法35
一、替换法35
二、剩余法37
三、音义法39
第三节 类型40
一、按音节多少划分40
二、按构词能力划分42
三、按在合成词中的作用划分44
四、按跟词类相对应划分44
五、按构句能力划分45
六、按构成语素的材料划分46
第四节 超语段语素46
第五节 语素组52
一 、按构词能力划分52
二、按构句能力划分53
三、按层次多少划分53
第三章 词55
第一节 界限55
一、不成词语素与词55
二、词与词组56
第二节 词类划分的标准60
一、实词与虚词62
第三节 几类有争论的词62
二、方位词64
三、代词65
四、状态形容词67
五、非谓形容词68
第四节 汉语词分类的设想69
一、成分词与非成分词70
二、体词71
三、谓词76
四、修饰词79
五、独语词80
六、介连词81
八、同形异类词82
七、助语词82
九、从教学语法考虑的分类83
第五节 几类词的区别84
一、名词与动词、形容词84
二、动词与形容词86
三、形容词与副词88
四、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89
五、形容词与状态词90
六、动词与状态词90
七、形容词与区别词91
八、区别词与副词92
一、体宾动词93
第六节 动词按宾语性质的分类93
二、谓宾动词94
三、体谓宾动词96
第四章 词组99
第一节 名称99
一、词组99
二、短语与语100
三、结构101
四、仂语102
五、其他名称102
第二节 界限103
第三节 类型105
一、按结构关系划分105
二、按功能划分111
三、按稳定性划分112
四、按层次多少划分113
五、按构句能力划分114
一、内容与方法116
六、按含义多少划分116
第四节 分析116
二、复杂词组分析117
三、多义词组分析121
第五节 多义与语境133
二、一定语境中的多义138
三、多义的消除与利用139
第五章 句子142
第一节 句法成分142
一、一般成分142
二、特殊成分143
第二节 析句方法145
一、成分分析145
二、层次分析150
三、变换分析153
四、语义特征分析157
五、语义指向分析160
第三节 谓语及其部分的蒙后省略163
一、能蒙后省略的成分163
二、内部的结构关系165
三、整体出现的框架168
四、表达作用170
一、紧缩句173
第四节 紧缩句与省略句173
二、省略句176
第五节 连谓兼语融合句179
一、性质179
二、类型180
三、界限183
第六节 单复句的划分184
一、划分的标准184
二、疑难句辨析188
一、性质191
第七节 超句191
二、类型193
三、界限196
四、意义197
第六章 句组200
第一节 性质200
第二节 界限201
一、句组与复句201
二、句组与超句202
一、作用204
第三节 语法分析204
二、类型207
第四节 推理句组220
一、非推理句组与推理句组220
二、类型222
三、几点结论231
第七章 规范233
第一节 承认中间状态——语法规范的原则问题233
一、问题的提出233
二、承认的必要235
三、对待的方法237
四、文学作品语言中的中间状态238
第二节 “动宾式动词+宾语”的搭配规律241
一、数量241
二、动词和宾语的语义类型243
三、动词和宾语的功能类型245
四、动宾式的扩展与带宾246
第三节 “所到之处”的用法与“转变”的词性248
一、“所到之处”的用法248
二、“转变”的词性252
第四节 谁比不上谁?——“A连B也比不上”分析254
第五节 “的、地”的分合与规范256
一、分合的情况257
二、分的理由264
三、用法规范269
第八章 评论275
第一节 语法学史上有价值的一部专著——读易作霖《国语文法四讲》275
一、短语的分类276
二、辨析相关结构的运用279
三、包孕句的处理281
四、形附与副附内部次序的描写282
一、词语的结构分析285
第二节 《四讲》与《新著》的几点比较285
二、实体词的位287
三、短语的功能分析288
四、析句方法289
第三节 何容传略292
一、生平292
二、推行国语293
三、论著296
附:《汉语语法研究》自学考试大纲299
主要参考论著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