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美学史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方美学史 下](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135097.jpg)
- 邱紫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665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23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美学史(地点: 东方国家) 美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方美学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上卷5
总论5
第一章 人类审美思想具有发生学上的相同起点5
第一节 各民族原始审美文化的相似性5
第二节 希腊美学与东方美学分道扬镳的文化基因15
第三节 希腊艺术独特的美学个性27
第一节 原始宗教的灵魂观和东方生命意识42
第二章 原始宗教的虚幻思维对诗性思维的催化42
第二节 原始“万物有灵观”与“生命一体化”和“万物同情观”46
第三节 东方审美“同情观”52
第四节 东方“同情观”对东方审美思维的影响67
第五节 原始宗教的图腾观念对东方意象艺术的影响74
第六节 原始巫术的模仿性和虚拟性对东方艺术思维的影响77
第三章 东方审美思维与原始思维的暗合与重叠87
第一节 原始思维的具体性与东方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90
第二节 原始思维的象征性与东方象征思维和象征性艺术99
第三节 原始思维的完整性对东方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的影响104
第四节 原始思维的情感性对东方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的影响121
第五节 原始思维的意会性与东方意象艺术125
第四章 东方宗教与东方美学思想136
第一节 东方泛神论宗教和惟一神论宗教对审美思想的影响136
第二节 东方宗教与东方艺术146
第五章 东方民族的伦理观念与东方美学157
第一节 东方伦理思想的特点与“比德”的审美关系157
第二节 东方伦理思想对东方审美思想和艺术的影响165
第一节 揭开被沙尘遮蔽的历史179
第一编 古埃及的美学思想179
第一章 古埃及的审美意识179
第二节 田原始思维生发出米的审美思维184
第三节 原始思维在古埃及审美和艺术中的表现190
第四节 埃及人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观念199
第五节 埃及美学范畴214
第二章 宗教——埃及艺术的原动力220
第一节 静默的力量——埃及宗教在艺术与审美中的决定性作用222
第二节 埃及宗教的性质和特点223
第三章 巨石中的美学奥秘——埃及建筑艺术的美学特征239
第一节 “永恒”理念是建筑艺术的基因240
第二节 “一切怕时间,而时间怕金字塔”——金字塔的美学意蕴244
第三节 永恒的生命需要不朽的居所——埃及王陵所追求的形式美255
第四节 “神的城堡”与“石柱森林”——埃及神庙的美学特征263
第四章 埃及艺术(Art)的历史分期和史前艺术的特征269
第一节 埃及艺术的历史分期270
第二节 埃及史前的艺术创造和美学特征273
第一节 埃及浮雕与绘画的血缘关系279
第五章 凝固的生命形式——埃及浮雕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279
第二节 埃及浮雕和绘画的创作法则282
第三节 埃及浮雕和绘画的内容与风格的变迁298
第六章 不朽的肉身——埃及雕塑的美学特征311
第一节 埃及雕塑的双重理念313
第二节 埃及雕塑的不变法则317
第三节 埃及雕塑的历史展示331
第二编 苏美尔—阿卡德、古巴比伦、赫梯、亚述的美学思想前言 马蹄和刀剑耕耘的文明——古代中近东民族概况345
第一节 楔形文字隐藏着的历史——苏美尔文化概况353
第一章 古代苏美尔的美学思想353
第二节 苏美尔人的原始思维特征355
第三节 苏美尔人的审美观念360
第四节 苏美尔—阿卡德时代造型艺术的美学特征372
第二章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诸民族的美学思想385
第一节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哲学美学解读385
第二节 赫梯、亚述和新巴比伦的美学思想397
第一章 希伯来民族的美学思想415
第一节 神话与传说交织的往事415
第三编 希伯来、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民族的美学思想415
第二节 “罪感”的宗教和哲学426
第三节 “罪感”宗教意识对民族精神的重大影响433
第四节 希伯来民族精神的特点441
第五节 《圣经·旧约》中的崇高观453
第六节 《圣经·旧约》中的美学思想462
第七节 希伯来民族悲剧精神的独特显现475
第二章 古代波斯民族的美学思想492
第一节 琐罗亚斯德宗教哲学的二元本体论496
第二节 《阿维斯塔》二元对立的原型意象的美学阐释504
第三节 古代波斯的建筑艺术509
第四节 中世纪波斯诗歌的美学特征517
第五节 中世纪波斯文学中的悲剧意识537
第三章 阿拉伯伊斯兰宗教哲学思想556
第一节 沙漠中的游荡民族的漫长岁月556
第二节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对民族精神的影响560
第三节 阿拉伯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对审美观念的影响565
第四节 阿拉伯民族宗教哲学思想572
第五节 阿拉伯民族的美学思想577
下卷601
第四编 印度美学思想601
第一章 印度美学生成的文化土壤601
第一节 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对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601
第二节 印度多样化统一的文化结构对美学思想的影响605
第三节 千年不变的农业村社文化对民族审美意识的影响615
第二章 森林中的冥想——吠陀时期的美学思想624
第一节 前期吠陀经典中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624
第二节 后期吠陀经典《梵书》、《森林书》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思想646
第三节 印度之魂——《奥义书》的宗教哲学思想653
第三章 感性向宇宙和心灵深处展开——《奥义书》的美学思想687
第一节 《奥义书》的思维特征687
第二节 《奥义书》中美的两个层面692
第三节 《奥义书》中的美论和美的形态论699
第四章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美学思想708
第一节 《薄伽梵歌》和《摩奴法论》中的哲学思想715
第二节 两大史诗中的“达磨”思想对审美思想的影响731
第三节 两大史诗中的诗学理论747
第四节 两大史诗的悲剧观念768
第五章 心灵之爱——印度佛教美学思想788
第一节 佛教美学的哲学基础790
第二节 佛教美学思想的逻辑起点及范畴803
第三节 佛教美学的思想中美的层次和美的形态812
第四节 佛教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思维的暗合与重叠823
第五节 佛教文学的审美特征829
第六节 佛教艺术的美学特征856
第一节 古典主义美学的文化艺术背景882
第六章 印度古典主义美学思想882
笫二节 传统思维模式对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887
第三节 古典主义美学范畴体系894
第四节 古典主义“情味”美学理论922
第五节 古典主义美学的“韵”论929
第七章 神是无限完美的典范——泰戈尔的美学思想934
第一节 泰戈尔的宗教哲学思想938
第二节 泰戈尔的美学思想946
结语 印度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959
第五编 日本美学思想概论在不断“摄取”中发展的日本美学971
第一章 日本文化思想的原点977
第一节 缚森林与海洋文化是日本美学生成的土壤977
第二节 神道教对审美思想的影响983
第二章 吸纳与保存——古代中国文化的持续影响995
第一节 儒家思想的影响995
第二节 佛教思想的影响1005
第三节 中国审美文化对日本美学的影响1021
第一节 日本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征1042
第三章 日本民族的思维特征和审美意识1042
第二节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1056
第三节 日本民族的悲剧精神和喜剧精神1068
第四节 日本民族的艺术美观1089
第四章 日本美学范畴1117
第一节 日本美学范畴的特点1117
第二节 自然美范畴的文化阐释1122
第三节 艺术美范畴的文化阐释1136
结束语 古代东方美学的现代启示1153
附录1190
一、东方美学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1190
二、东方美学所涉及的地域文化范围1197
三、东方美学具有板块文化的单一性吗?1200
四、面对东方的诗性美学理论1209
五、《东方美学史》的研究原则以及关于东方美学的三个假说1221
六、《东方美学史》的写作体例1226
后记1230
中文参考书目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