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3158959.jpg)
- 李振宇,王印政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493247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21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73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分类1
第一节 中国苦苣苔科研究概述1
一、中国苦苣苔科研究简史1
二、现代学者的苦苣苔亚科分类系统及系统观点3
(一)Burtt(1963)的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分类系统及系统观点3
(二)Ivanina(1965)的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分类系统及系统观点3
第二节 中国苦苣苔科分类群4
(四)Burtt和Wiehler(1995)的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分类系统4
(三)王文采(1990)的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分类系统及系统观点4
一、苦苣苔族Trib.Ramondeae Fritsch10
(一)辐花苣苔属Thamnocharis W.T.Wang10
(二)世纬苣苔属Tengia Chun11
(三)四数苣苔属Bournea Oliv11
(四)苦苣苔属Conandron Sieb.et Zucc13
二、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 Endl14
(五)马铃苣苔属Oreocharis Benth14
(六)短檐苣苔属Tremacron Craib47
(七)金盏苣苔属Isometrum Craib51
(八)弥勒苣苔属Paraisometrum W.T.Wang59
(九)直瓣苣苔属Ancylostemon Craib59
(十)粗筒苣苔属Briggsia Craib67
(十一)筒花苣苔属Briggsiopsis K.Y.Pan79
(十二)漏斗苣苔属Raphiocarpus Chun80
(十三)珊瑚苣苔属Corallodiscus Batal84
(十四)堇叶苣苔属Platystemma Wall103
(十五)扁蒴苣苔属Cathayanthe Chun104
(十六)横蒴苣苔属Beccarinda Kuntze105
(十七)细蒴苣苔属Leptoboea Benth108
(十八)短筒苣苔属Boeica Clarke109
(十九)后蕊苣苔属Opithandra Burtt113
(二十)瑶山苣苔属Dayaoshania W.T.Wang118
(二十一)双片苣苔属Didymostigma W.T.Wang119
(二十二)异裂苣苔属Pseudochirita W.T.Wang120
(二十三)异片苣苔属Allostigma W.T.Wang121
(二十四)单座苣苔属Metabriggsia W.T.Wang122
(二十五)半蒴苣苔属Hemiboea Clarke123
(二十六)密序苣苔属Hemiboeopsis W.T.Wang153
(二十七)石蝴蝶属Petrocosmea Oliv154
(二十八)盾叶苣苔属Metapetrocosmea W.T.Wang166
(二十九)全唇苣苔属Deinocheilos W.T.Wang166
(三十)细筒苣苔属Lagarosolen W.T.Wang168
(三十一)方鼎苣苔属Paralagarosolen Y.G.Wei169
(三十二)报春苣苔属Primulina Hance170
(三十三)唇柱苣苔属Chirita Buch.Ham.ex D.Don171
(三十四)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 W.T.Wang261
(三十五)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 Hance282
(三十六)长蒴苣苔属Didymocarpus Wall283
(三十七)圆唇苣苔属Gyrocheilos W.T.Wang299
(三十八)长檐苣苔属Dolicholoma D.Fang et W.T.Wang302
(三十九)文采苣苔属Wentsaiboea D.Fang et D.H.Qin302
(四十)朱红苣苔属Calcareoboea C.Y.Wu ex H.w.Li303
(四十一)异唇苣苔属Allocheilos W.T.Wang304
(四十二)蛛毛苣苔属Paraboea(clarke)Ridl305
(四十三)旋蒴苣苔属Boea Comm.ex Lam332
(四十四)喜鹊苣苔属Ornithoboea Parish ex Clarke335
(四十五)唇萼苣苔属Trisepalum Clarke338
(四十六)长冠苣苔属Rhabdothamnopsis Hemsl339
三、芒毛苣苔族Trib.Trichosporeae Fritsch340
(四十七)大苞苣苔属Anna Pellegr340
(四十八)紫花苣苔属Loxostigma Clarke342
(四十九)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Jack363
(五十) 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D.Don381
四、浆果苣苔族Trib.Cyrtandreae Bl412
(五十一)线柱苣苔属Rhynchotechum Bl412
(五十二)浆果苣苔属Cyrtandra J.R.et G.Forst415
(五十三)圆果苣苔属Gyrogyne W.T.Wang416
五、尖舌苣苔族Trib.Epithemateae(Meisn.)Clarke416
(五十四)十字苣苔属Stauranthera Benth417
(五十五)异叶苣苔属Whytockia W.W.Smith418
(五十六)尖舌苣苔属Rhynchoglossum Bl435
(五十七)盾座苣苔属Epithema Bl436
六、台闽苣苔族Trib.Titanotricheae Yamazaki ex W.T.Wang438
(五十八)台闽苣苣苔属Titanotrichum Soler438
(一)表皮毛440
一、形态解剖440
第一节 形态学研究440
第二章 中国苦苣苔科生物学研究440
(二)花部器官及维管束444
二、器官发育452
(一)地上茎的生长式样452
(二)花序类型及其形态发生式样455
(三)花部器官基本结构及其形态发生过程457
三、胚胎学469
(一)苦苣苔科植物胚胎学一般性特征469
(二)异叶苣苔属植物胚胎发育过程470
四、孢粉学475
五、幼苗形态与发育式样476
(一)苦苣苔亚科幼苗的一般形态特征476
(二)台闽苣苔幼苗的发育式样476
六、种子形态478
第二节 细胞学研究576
一、苦苣苔亚科染色体数目576
(一)各族概述576
(一)异叶苣苔属Whytockia W.W.Smith577
二、中国苦苣苔科植物部分属种的核型研究577
(二)苦苣苔亚科染色体计数详细资料577
(二)直瓣苣苔属Ancylostemon Craib596
(三)筒花苣苔属Briggsiopsis(Franch.)K.Y.Pan597
(四)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 D.Don600
第三节 植物化学研究600
一、苦苣苔科化学成分研究概况600
(一)大岩桐亚科(Gesnerioideae)化学成分研究600
(二)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化学成分研究600
(三)化学系统学研究进展605
二、苯丙素苷类成分在苦苣苔科及相关科中的分布及其生理活性606
(一)生源与结构类型608
(二)各类型衍生物在植物中的分布608
(三)几种主要结构类型的分布特点609
(四)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618
三、中国苦苣苔科重要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619
(一)半蒴苣苔化学成分研究619
(二)吊石苣苔化学成分研究627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实验643
四、吊石苣苔属15种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643
五、苦苣苔科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及化学系统学初探645
(一)黄酮化合物与植物进化645
(二)结果与讨论645
(二)苦苣苔亚科植物中的黄酮化合物的存在及其化学系统学初探649
六、总结650
第三章 苦苣苔科植物栽培与繁殖技术652
第一节 常规繁殖技术与栽培管理652
一、生物学特性652
二、常见的繁殖方法653
(一) 有性繁殖653
(二) 无性繁殖653
三、栽培管理655
(一) 栽培容器的选择655
(二) 栽培基质和盆栽材料655
(三) 盆栽的方法、移栽和分盆656
(五) 光照657
(六) 浇水和湿度657
(四) 栽培场所657
(七) 温度658
(八) 休眠期管理658
(九) 人工授粉及种子采收658
(十) 施肥659
(十一) 病虫害防冶659
(一) 组织培养在苦苣苔科植物引种驯化、繁殖及杂交育种中的重要意义661
(二) 苦苣苔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661
一、研究历史与意义661
第二节 组织培养与种质离体保存661
二、苦苣苔科植物的组织培养与种质离体保存方法和技术664
(一) 种质离体保存的标准664
(二) 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664
(三) 常见苦苣苔科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和种质离体保存667
(四) 中国原产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的快速繁殖668
补录673
参考文献679
中文名称索引690
西文名称索引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