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黄达书集 第3卷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黄达书集 第3卷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
  • 黄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50493652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2页
  • 主题词:金融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黄达书集 第3卷 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第一篇 货币2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货币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意义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基本原理6

第三节 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并存与货币的必要性11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内部有没有决定货币存在的客观根据14

第五节 按劳分配与货币的必要性21

第六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仍然是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23

第七节 对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9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职能37

第八节 为什么要研究货币职能37

第九节 价值尺度,人民币是具有内在价值的货币商品——黄金——的符号38

第十节 流通手段,货币流通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发挥作用的特点以及人民币的含金量问题42

第十一节 支付手段,流通中的货币量48

第十二节 积累和储存价值的手段51

第三章 货币与价格54

第十三节 价格的同一性54

第十四节 价格中的价值再分配,社会主义经济中通过价格的价值再分配仍然是客观的存在56

第十五节 计算货币与价格,社会主义经济中确定价格的现实途径60

第十六节 价格与使用价值的量65

第十七节 价格水平,基本稳定的物价方针69

第十八节 价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7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流通79

第十九节 货币流通的主要渠道79

第二十节 现金流通与非现金流通84

第二十一节 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货币流通规律是处处存在的客观规律86

第二十二节 价格稳定与货币流通稳定的联系和区别,必须坚持稳定货币流通的方针90

第二十三节 过高的积累率与通货膨胀94

第二十四节 货币的流向与对货币的需求在构成上相适应的问题98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资金的实质及其特征104

第二十五节 研究资金的意义和方法104

第二篇 资金104

第二十六节 资金的主要特征107

第二十七节 资金与货币110

第二十八节 资金与物资113

第二十九节 固定资金与流动资金的区分116

第六章 固定资金122

第三十节 固定资产的损耗和更新122

第三十一节 固定资产折旧基金的性质125

第三十二节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131

第七章 流动资金136

第三十三节 流动资金的构成要素和占用量136

第三十四节 从企业角度看影响流动资金周转的因素142

第三十五节 农业流动资金的特点144

第三十六节 商业流动资金的特点145

第三十七节 从整个国民经济看影响流动资金周转的因素149

第三十八节 成本和利润的概念153

第八章 成本和利润153

第三十九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不能没有利润159

第四十节 应该把利润作为调节社会主义经济的杠杆161

第四十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164

第四十二节 考核企业资金使用效果的指标体系169

第九章 资金管理体制172

第四十三节 统收统支的资金管理体制必须改革172

第四十四节 扩大企业资金管理权限中的几个主要问题176

第四十五节 社会主义财政是社会产品价值通过国家的集中分配184

第三篇 财政184

第十章 财政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184

第四十六节 财政是内在于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189

第四十七节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财政和国家的关系193

第四十八节 财政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作用195

第四十九节 生产决定财政199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204

第五十节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204

第五十一节 财政收入的部门构成209

第五十二节 财政收入的“质量”问题211

第五十三节 财政收入的形式215

第五十四节 全民所有制内部税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22

第十二章 财政支出230

第五十五节 财政支出的构成和分类230

第五十六节 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233

第五十七节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社会主义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238

第五十八节 财政支出要坚持节约原则245

第五十九节 基本建设投资要特别讲求效果248

第十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253

第六十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性质和基本原则253

第六十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形式257

第四篇 金融262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信用和利息262

第六十二节 什么是金融262

第六十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存在的客观依据263

第六十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的本质268

第六十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信用的形式270

第六十六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利息274

第十五章 信用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278

第六十七节 信用的职能278

第六十八节 信用资金的供求与生产281

第六十九节 信用资金的周转与生产构成283

第七十节 信用是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力因素287

第七十一节 信用是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289

第十六章 信用资金的来源293

第七十二节 信用资金来源的经济内容与期限构成293

第七十三节 信用资金来源的客观界限和虚假性存款问题297

第十七章 信用资金的运用301

第七十四节 信用资金是流动资金的必然来源301

第七十五节 流动资金的供应方式305

第七十六节 信用资金的供应方针308

第七十七节 短期信贷的基本原则310

第七十八节 贷款和长期投资314

第十八章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318

第七十九节 信用与货币流通的内在联系和信用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量318

第八十节 如何通过调节信用来调节货币流通321

第八十一节 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327

第八十二节 资金松紧与货币多少的关系——再论资金与货币329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的银行334

第八十三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银行理论的要点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建立334

第八十四节 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与职能337

第八十五节 我国银行的体制340

第八十六节 怎样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343

第五篇 综合平衡348

第二十章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的对象348

第八十七节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对象348

第八十八节 不断流动的货币长河——货币流通的再剖析352

第八十九节 设一个例子描绘国民经济中的货币运动与物资运动358

第九十节 必须加强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的宣传和研究368

第二十一章 财政信贷综合平衡与物资供求平衡371

第九十一节 把货币方面抽象掉是分析物资供求问题必须采取的一个步骤371

第九十二节 物资供求平衡中首要的是总量的平衡374

第九十三节 供不应求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379

第九十四节 为了实现物资供求平衡必须进行财政信贷综合平衡386

第二十二章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必须统一安排391

第九十五节 财政同银行之间的资金联系391

第九十六节 必须算大账——算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资金需要和资金来源395

第九十七节 关于如何处理好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接合部的问题401

第二十三章 国民经济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409

第九十八节 生产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409

第九十九节 流通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412

第一百节 基本建设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414

第一百零一节 职工劳动报酬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419

第一百零二节 调整物价与财政信贷综合平衡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