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186041.jpg)
- 门洪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8641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 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胡鞍钢1
导言 中国崛起的战略意义1
目录1
中国崛起的历史轨迹4
研究报告表6
表0-1 1800年至今大国兴衰概览6
表0-2 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轨迹7
图表目录9
图0-2 中国人均GDP相对水平9
图0-1 中国GDP占世界的比重9
研究报告图9
图0-3 中国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10
中国崛起的世界反响12
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22
表0-3 国内变革和国际变革之比较25
时代呼唤中国大战略30
第一章 中国大战略研究的基础34
第一节 大战略研究概述35
第二节 研究中国大战略的意义48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57
第二章 国家实力的评估60
第一节 国家实力评估概述62
图Ⅱ-1 国家实力的构成要素65
表Ⅱ-1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一览表70
第二节 中美印日俄国家战略资源比较(1980—2000年)75
表Ⅱ-2 国家战略资源及其主要指标76
表Ⅱ-3 五大国经济资源占世界比重82
表Ⅱ-4 五大国经济增长率比较83
表Ⅱ-5 五大国长期经济增长趋势83
表Ⅱ-6五大国人力资源占世界的比重84
表Ⅱ-7 五大国自然资源占世界的比重85
表Ⅱ-8 五大国资本资源占世界的比重87
表Ⅱ-9 五大国知识技术资源占世界的比重88
表Ⅱ-11 五大国军事资源占世界的比重90
表Ⅱ-10 五大国政府资源占世界的比重90
表Ⅱ-12 五大国国际资源占世界的比重91
表Ⅱ-13 中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94
表Ⅱ-14 五大国国家实力比较97
图Ⅱ-2 五大国国家实力占世界的比重100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102
表Ⅱ-15 中国经济国情的演变(1952—2002年)104
图Ⅱ-3 外国直接投资曲线图113
表Ⅱ-16 中国城镇人口收入差距表117
图Ⅱ-4 中国农村、城镇居民收入比较117
表Ⅱ-17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利弊因素121
第四节 推进军事变革,加强国防建设123
图Ⅱ-5 军事战略资源及其指标126
图Ⅱ-6 军事转化能力及其指标126
表Ⅱ-18 2002年美、俄、中、日、印正规军队构成127
表Ⅱ-19 1997—2001年中国常规武器进出口128
表Ⅱ-20 2002年世界核力量129
图Ⅱ-7 2000年中美日印国防实力比较130
表Ⅱ-21 2002年军费开支前10名的国家134
图Ⅱ-8 1952—2001年中国国防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136
图Ⅱ-10 1952—2003年中国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138
图Ⅱ-9 1952—2001年中国国防资本占国家总资本比重138
表Ⅱ-22中国军事战略理论一览表144
第五节 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146
表Ⅱ-23 1993—2002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150
图Ⅱ-11 中国常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构成150
图Ⅱ-12 1993—2002年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缺口151
表Ⅱ-24 1993—2002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一览表154
图Ⅱ-13 1993—2002年中国石油生产与消费缺口154
图Ⅱ-14 1993—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及其来源155
表Ⅱ-25 中国天然气管道项目一览表157
表Ⅱ-26 增进能源安全措施一览表158
表Ⅱ-27 中国与国外的输油管道合作项目计划160
第三章 战略观念的优化167
第一节 中国战略文化的重构171
第二节 中国国家安全观念的创新183
第三节 中国外交哲学的演化190
表Ⅲ-1 中共中央政治报告体现的外交战略思想200
第四节 中国国际战略理念的变革203
第四章 国际制度的参与213
第一节 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制度作用的理论框架215
表Ⅳ-1 国际合法化的模式234
第二节 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243
图Ⅳ-1 关于国际制度的战略选择模式246
表Ⅳ-2 安理会否决权一览表(1946—2002年)252
图Ⅳ-2 中国对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参与(%)253
图Ⅳ-3 中国加入国际军控条约的比重(%)256
表Ⅳ-3 大国对人权公约的批准258
图Ⅳ-4 中国加入国际组织数量的国际比较(1966—2000年)259
图Ⅳ-5 中国加入全球性国际组织的趋势261
第三节 参与、创设与主导——以国际制度建设为中心推进东亚一体化264
表Ⅳ-4 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成员比较268
表Ⅳ-5 部分亚太国家安全合作的形式与内容271
表Ⅳ-6 东亚区域内的双边经济合作协议272
图Ⅳ-6 1980—2003年中日韩贸易依存度278
第五章 构建大战略框架,拓展国家战略利益280
第一节 构建中国大战略的基本框架283
第二节 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301
第三节 以稳健步伐参与构筑国际新秩序313
第四节 冷战后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意义 ——兼论中美安全合作的战略性334
表Ⅴ-1 争鸣中的美国大战略339
表Ⅴ-2 主要霸权国家及其实力资源345
结语 中国应有的大战略意识353
图Ⅵ-1评估大战略的框架354
评估中国大战略的框架354
中国应有的大战略意识355
让世界为中国喝彩357
参考文献360
后记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