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X射线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X射线实用技术
  • 李松年,汤慧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0734
  • 出版时间:195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X射线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X射线机械常识1

X射线发明简史1

高压的产生1

整流原理3

X射线管的构造6

X射线机基本线路介绍10

X射线的特性11

X射线室机器使用和技术保险条例12

X射线机使用常识12

第二章 X射线摄影技术15

X射线摄影原理15

X射线摄影专用器材15

影响X射线摄影成绩的几个基本因素19

一、影响清晰度的基本因素19

二、影响对比度的基本因素21

曝光条件表22

一、影响感光效应的基本因素及实用公式22

二、曝光条件表制定法及其应用23

三、曝光条件表举例24

四、简便曝光条件计算法27

X射线摄影步骤27

立体摄影28

软组织摄影30

第三章 暗室技术32

暗室建筑32

暗室设备33

胶片的处理37

显影剂及定影剂38

洗像技术41

暗室清洁技术43

暗室技术的检讨44

第四章 头部标准位置45

专用名词说明45

?骨的标准平面46

?骨48

乳突58

岩骨62

副鼻宝72

视神经孔82

蝶宝——开口位83

脑造影84

松果线移位98

蝶鞍——侧位100

鼻骨——轴位及?片102

颧骨弓——斜轴位及顶颌位105

下颌联合107

下颌骨108

?颌关节——侧位110

手及腕部副骨111

第五章 四肢标准位置111

解剖学的变异111

足及踝部副骨113

手115

腕关节118

尺骨及桡骨120

肘关节122

肱骨——内转位及侧位125

肩关节127

足及踝130

跟骨135

胫骨及腓骨137

膝关节造影139

膝关节及股骨下端141

?骨——轴位143

髋关节及股骨上部——前后位144

髋关节——后斜位,谢志光氏位145

髋关节侧位146

股骨——前后位及侧位150

颈椎152

第六章 躯干标准位置152

胸椎——前后位,侧位,第一至四胸椎侧位及后斜位160

腰椎165

腰骶关节168

骶椎及尾骨——侧位169

骨盆及股关节——前后位170

耻骨弓——轴位172

锁骨——后前位173

胸骨174

胸锁关节摄影178

肋骨180

食管造影术184

胃肠造影术186

胃造影188

结肠造影195

结肠双重对比造影195

稀钡剂高电压之结肠造影195

立位腹部平片摄影198

胆囊造影术199

胆囊造影——后前位204

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平片——前后位206

泌尿系造影术207

胸部210

胸部远距离后前位X射线摄影218

正影图219

胸部——半轴位(脊柱前凸位)220

支气管造影术222

血管心脏造影术227

血管造影术227

椎管造影术228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231

胎盘间接造影术232

胎盘直接摄影术232

骨盆——产科各位233

乳房摄影236

断层摄影术236

胆管造影术237

间接摄影术238

椎根间距离测量法241

口腔摄影条件242

第七章 口腔摄影技术242

患者位置及胶片的安放243

中心线角度244

上颌磨牙摄影技术245

上颌双尖牙摄影技术246

上颌单尖牙摄影技术247

上颌切牙摄影技术248

下颌磨牙摄影技术249

下颌双尖牙摄影技术250

下颌单尖牙摄影技术251

下颌切牙摄影技术252

?片摄影技术253

腮腺造影技术254

第八章 异物定位技术256

简单透视法256

萤屏固定、X射线管单方向移动定位法256

定视器定位法258

定角定位法259

三角定位法259

定位的记录方法261

第九章 X射线治疗技术262

X射线测量技术262

一、X射线量的单位——「r」262

二、X射线量的测量原理与r量计263

三、空气量的测量技术265

四、半价层的测量技术268

五、皮肤量与深度量的测量技术270

确定及执行治疗计划274

治疗前的准备工作281

治疗中及治疗后注意事项282

常用治疗位置284

一、皮肤良性疾患(头癣)284

二、皮肤恶性疾患285

三、乳腺癌286

四、口腔内肿瘤291

五、咽喉部肿瘤291

六、鼻咽腔肿瘤294

七、副鼻窦肿瘤295

八、头部及颈部淋巴腺296

九、中枢神经系统疾患299

十、消化系统肿瘤(食管癌,直肠癌)300

十一、呼吸系统肿瘤305

十二、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疾患(精原细胞瘤,阴茎癌)309

十三、女性生殖器肿瘤312

十四、造血及网状内皮系统疾患314

第十章 X射线防御技术318

防御高电压318

放射能的生物效应及人对X射线的可耐量318

X射线的防御方法32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