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
  • 张克生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88155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管理-决策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5

序言………………………………………………………李锦坤5

专家鉴定(一)5

专家鉴定(二)7

绪论8

一、关于决策理论9

(一)决策的基本含义就是“做出选择”或“决定方案”9

(二)决策是利益调控活动和认识—心理—信息活动13

二、关于舆情理论16

(一)广义舆情的构成部分与核心内容16

(二)民众的“三位一体”社会角色17

三、国家决策思想与实践19

(一)国家决策舆情机制的实现前提19

(二)国家决策舆情机制的实现保障22

第一章 国家决策系统27

一、国家决策系统观27

(一)国家决策的价值判断:民众利益优化与客观可行28

(二)国家决策系统是国家全局性决策、局部性决策和社会单元群体决策的总和28

(三)国家决策过程:起于民众决策,终于民众执行29

(四)国家决策模式31

(一)国家决策的第一要素——舆情32

二、国家决策要素32

(二)国家决策要素中的基本要素33

(三)国家决策要素中的相关要素35

(四)国家决策要素中的技术性要素37

三、国家决策机制体系38

(一)“机制”即互相推动、互相制约38

(二)决策机制是一个体系39

(三)舆情机制即科学民主机制40

一、民众43

(一)一般意义的民众43

第二章 国家决策的第一主体——民众43

(二)作为决策主体的民众46

二、从民众地位的历史发展看民众的第一决策主体地位48

(一)历史上重视民众权利和地位的思想和制度48

(二)现代社会重视民众决策权力的理论和制度55

(三)民众地位的历史趋势58

三、从民众与其他决策主体的关系看民众的第一决策主体地位60

(一)民众与政党60

(二)民众与政权机构62

(三)民众与社会生产群体64

(一)民情指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是民众根本利益所在66

第三章 国家决策的第一要素——舆情66

一、民情——国家决策的出发点66

(二)民情是国家决策的出发点69

(三)了解民情是决策主体必须坚持的基本决策原则72

二、民力——国家决策的基本依据74

(一)民力指社会的生产发展状况74

(二)民力是国家决策的基本依据76

(三)珍惜民力是决策主体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79

三、民智——国家决策的智力主体81

(一)民智指民众的智慧和知识81

(二)民智是国家决策的智力主体83

(三)集中民智是决策主体必须运用的科学手段85

四、民意——国家决策的雏形——舆情的核心和集中体现88

(一)民意指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88

(二)民意是国家决策的雏形90

(三)反映民意是决策主体的基本选择93

第四章 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96

一、国家决策的舆情机制96

(一)国家决策的舆情机制的基本内涵96

(二)国家决策的舆情机制的具体解析97

(一)利益关注对国家决策价值取向的影响100

二、国家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对决策机制的客观要求100

(二)客观可行对国家决策价值取向的影响102

(三)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对国家决策机制的客观要求103

三、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的根本机制106

(一)舆情机制全面反映国家决策机制的价值取向106

(二)舆情机制统领国家决策机制体系108

(三)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108

(四)健全舆情机制是国家决策机制建设的长期性、根本性任务111

第五章 民众决策与舆情机制114

(一)选举及其发展过程115

一、民众决策方式之一——选举115

(二)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16

(三)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117

二、民众决策方式之二——基层民众自治119

(一)村民自治119

(二)城市社区居民自治123

三、民众决策的特点126

(一)分散性与集合性126

(二)个体性与群体性127

(三)冲突性与协商性127

(一)民众决策与民情128

四、民众决策的舆情机制128

(二)民众决策与民意130

(三)民众决策与民智131

(四)民众决策与民力132

第六章 政党决策与舆情机制135

一、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决策地位136

(一)居于政治领导地位的执政党137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者138

(三)思想文化发展的领路人138

二、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决策内容139

(一)关于建立各种社会制度的建议性决策140

(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工作的建议性决策141

(二)推荐国家政权机构领导人员人选的建议性决策141

(四)关于党内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与人事方面的决策142

三、政党决策中的舆情机制142

(一)中国共产党决策的舆情机制142

(二)民主党派、专家及智囊团在政党决策中的参政作用149

第七章 政权机构决策与舆情机制151

一、政权机构决策的内容153

(一)政权机构的职能153

(二)政权机构决策内容154

(一)政权机构决策的舆情要求158

二、政权机构决策的舆情基础158

(二)政权机构收集舆情的方法和途径165

三、政权机构决策过程中的舆情机制167

(一)决策问题来源于舆情168

(二)决策创议受舆情的影响168

(三)决策草案征信于舆情170

(四)决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舆情171

第八章 社会生产群体决策与舆情机制173

一、社会生产群体概念及其特征173

(一)社会生产群体的内涵与类型173

(二)社会生产群体的特征175

二、社会生产群体决策的内容、特征及历史发展过程178

(一)社会生产群体决策的内容178

(二)社会生产群体决策的特征——市场决策179

(三)我国社会生产群体决策的历史发展过程183

三、社会生产群体决策中的舆情机制189

(一)社会生产群体决策必须满足民众根本利益189

(二)社会生产群体决策必须体现民众中蕴藏的社会生产力191

(三)社会生产群体决策必须集中民众智慧192

(四)社会生产群体决策必须反映民意193

第九章 国家决策主体的舆情意识196

一、历史上舆情意识的状况197

(一)当权者“民本思想”中“民权”意识缺位197

(二)普通百姓“民权”意识的缺失200

二、国家决策主体舆情意识的当代内涵201

(一)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202

(二)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意识205

(三)全民参与决策意识208

三、加强国家决策主体的舆情意识建设210

(一)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是增强决策主体舆情意识的前提211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增强决策主体舆情意识的保障212

第十章 决策程序和制度中的舆情机制216

一、决策程序和舆情机制216

(一)决策程序的客观性216

(二)决策程序和舆情机制217

二、决策制度建设和舆情机制220

(一)舆情反映制度220

(二)程序制度223

(三)责任制度224

(四)规则制度224

(五)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227

(六)听证制度228

(八)论证制度229

(七)专家咨询制度229

三、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与舆情调查的制度建设231

(一)决策过程中舆情调查存在的问题232

(二)舆情调查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233

(三)舆情调查的制度化建设233

第十一章 决策过程中的舆情分析和预测技术235

一、舆情分析预测与国家决策235

(一)舆情分析和预测的概念235

(一)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236

(二)舆情分析预测与决策——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236

二、舆情分析和预测的一般程序236

(二)舆情信息的搜集237

(三)舆情信息的整理、统计和分析241

(四)舆情分析与预测成果的形成、利用和反馈244

三、舆情分析和预测的方法245

(一)研究方法概述245

(二)常用研究方法249

主要参考文献259

后记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