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
  • 王静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9536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农业经济-经济组织-金融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涉农经济组织融资信用与金融支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内容摘要1

Abstract1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4

1.2.1 研究目的4

1.2.2 研究意义5

1.3 国内外信用理论研究综述6

1.3.1 国外信用理论研究综述6

1.3.2 国内信用理论研究综述13

1.3.3 小结15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16

1.4.1 研究思路16

1.4.2 研究方法17

1.5 创新之处18

2.1 信用的起源与发展20

第2章 信用的一般及其理论基础20

2.2.1 信用内涵的界定22

2.2 信用内涵及其本质22

2.2.2 信用的本质特征24

2.2.3 诚信、信任、信用的关系25

2.3 信用结构、信用形式与信用机制26

2.3.1 信用结构26

2.3.2 信用形式27

2.3.3 信用机制28

2.4.1 信用资本、信用成本与信用收益的内涵29

2.4 信用资源的成本一效益分析29

2.4.2 信用成本收益关系分析31

2.5 信用的供给与需求33

2.5.1 信用的供给与需求机制33

2.5.2 信用风险与信用供求关系34

2.6 涉农经济组织及其信用供需矛盾35

2.6.1 组织的概念35

2.6.2 涉农经济组织的界定36

2.6.3 涉农经济组织信用供需矛盾的一般化分析37

2.7 信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38

2.7.1 影响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38

2.7.2 信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41

2.7.3 信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5

第3章 涉农企业与正规金融机构间的信用关系49

3.1 涉农企业的内涵49

3.2 我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及信用现状51

3.2.1 我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及存在问题51

3.2.2 我国涉农企业的信用现状55

3.3 我国涉农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57

3.4 银行信贷配给与涉农企业融资信用59

3.4.1 银行信贷配给的制度性因素分析60

3.4.2 信用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信贷配给分析63

3.5 涉农企业信息披露风险与信用供给主体的选择69

第4章 农户与非正式金融间的信用关系73

4.1 农村非正式信贷市场的产生、特点及其信用73

4.1.1 农村非正式信贷市场需求分析73

4.1.2 农村非正式信贷市场供给分析74

4.1.3 农村非正式信贷市场的特点与信用75

4.2 我国非正式金融的历史演变与性质定位77

4.2.1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借贷关系与金融资本活动77

4.2.2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82

4.2.3 非正式金融的性质与定位84

4.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户融资及用途分析86

4.4 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的实证分析89

4.4.1 民间借贷发生情况调查89

4.4.2 借贷内容调查91

4.4.3 民间借贷的特点94

4.5 完善民间借贷的对策与建议95

第5章 金融部门的制度扭曲与金融安排97

5.1 制度扭曲及其效率损失97

5.1.1 扭曲性制度安排下的资源配置及其效率损失97

5.1.2 扭曲性制度安排下的金融垄断市场及其效率损失100

5.2 金融规模成本比较:发展适合涉农经济组织的中小商业银行102

5.3 金融部门发展模型比较:非正式金融存在的依据106

5.4.1 分割市场下的利率均衡110

5.4 分割市场下的利率110

5.4.2 非正式金融的利率113

5.5 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甄别与金融部门的市场演进115

第6章 涉农经济组织信用行为与网络结构119

6.1 经济学对信用行为的分析119

6.1.1 个体机会主义行为与信用119

6.1.2 机会主义行为、信用行为与交易成本的理论分析120

6.2 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行为——以订单农业为例123

6.2.2 订单风险与交易成本124

6.2.1 订单农业及其不确定性124

6.3 信用产生的条件和机制127

6.3.1 信用形成的理论分析127

6.3.2 信用形成的实证分析129

6.4 提升涉农经济组织信用的网络结构139

6.4.1 什么是网络结构140

6.4.2 网络中的资源配置与信用141

6.4.3 涉农经济组织为什么要选择网络结构147

6.5 网络结构关系与信用风险控制148

6.5.1 网络中的信息与信用149

6.5.2 网络的强弱与信用风险控制151

6.6 涉农经济组织的网络实践152

6.6.1 轮流信用网络组织152

6.6.2 奶业生产融资网络154

6.6.3 农户信用互保联合体网络155

第7 章涉农经济组织信用担保体系研究157

7.1 信用担保的一般理论157

7.1.1 担保概念与贷款担保157

7.1.2 担保方式与信用担保158

7.1.3 信用担保的经济学理论基础159

7.2 涉农经济组织信用担保的作用161

7.2.1 信用担保可弥补涉农经济组织信用资源的不足161

7.2.2 信用担保体现了政府对涉农经济组织的政策扶持163

7.3 国外信用担保体系、主要模式及通行做法163

7.3.1 各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主要模式163

7.3.2 担保倍数164

7.3.3 银行与担保机构165

7.3.4 担保费率和获利率168

7.4 涉农经济组织信用担保体系的构建169

7.4.1 担保机构模式选择169

7.4.2 担保机构资金来源171

7.4.3 担保对象与条件172

7.4.4 担保范围及比例173

7.4.5 担保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173

第8章 涉农经济组织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175

8.1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与方法综述175

8.1.1 企业信用评价指标176

8.1.2 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178

8.1.3 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对我国涉农经济组织的适用性181

8.2 基于层次综合理论构建涉农企业信用评价模型182

8.2.1 涉农企业信用评价因素的层次划分183

8.2.2 涉农企业信用评价因素权重集184

8.2.3 涉农企业信用评价集186

8.2.4 涉农企业信用模糊综合评价186

8.3.1 集对分析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处理190

8.3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确定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190

8.3.2 度量涉农经济组织信用风险的基础模型及其集对表示191

8.3.3 估计涉农经济组织信用等级的集对分析模型194

8.4 信用等级与转移概率矩阵评估模型的构建196

第9章 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提升与金融支持198

9.1 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提升198

9.1.1 强化涉农企业和农户的信用道德建设198

9.1.2 构建清晰、稳定的产权制度199

9.1.3 构建规范的社会诚信体系和失信约束惩罚机制,进一步完善信用法规200

9.1.4 努力改善涉农经济组织所在地区的信用环境201

9.1.5 研究、制订涉农经济组织的信用标准及信用等级评定工作202

9.1.6 积极探索涉农企业和社区农户信用组织创新203

9.1.7 积极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支持和规范信用中介服务机构205

9.1.8 加快农村信用电子化建设步伐,提高农村信用管理水平206

9.2 构筑复合共生型的涉农经济组织金融体系207

9.2.1 涉农经济组织需要怎样的金融支持体系207

9.2.2 金融部门怎样有效地支持涉农经济组织的发展208

参考文献2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