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急性化学损伤应急救援与救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急性化学损伤应急救援与救治
  • 王卫群,申捷,强金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6719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化学性损伤-急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急性化学损伤应急救援与救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急性化学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及救治1

第一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神经系统表现及救治1

一、病因1

二、发病机理2

三、急性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2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5

五、治疗6

六、预后7

七、典型病例7

第二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呼吸系统表现及救治8

一、急性化学性呼吸道炎症8

二、中毒性肺炎10

三、中毒性肺水肿12

四、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4

五、职业性哮喘15

六、反应性气道功能障碍综合征(RADS)17

七、典型病例18

第三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消化系统表现及救治18

一、急性口腔疾病19

二、急性腐蚀性食道炎、胃炎19

三、急性中毒性胃肠炎20

四、急腹痛20

五、急性中毒性肝病20

六、典型案例24

第四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泌尿系统表现及救治25

一、病因25

二、病理26

三、发病机制27

四、临床表现28

五、实验室检查2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30

七、治疗31

八、典型病例32

第五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血液系统表现及救治34

一、中毒性溶血性贫血34

二、中毒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35

三、中毒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7

四、典型病例38

第六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循环系统表现及救治39

一、病因39

二、发病机制40

三、病理41

四、临床表现4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1

六、治疗42

七、典型病例43

第七节 急性化学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及救治45

一、病因45

二、病理46

三、发病机制46

四、临床表现48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49

六、治疗51

七、预后52

八、典型病例52

第八节 急性化学性皮肤、眼灼伤及救治53

一、概述53

二、化学灼伤的特点53

三、化学灼伤的急救过程54

四、化学灼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54

五、化学灼伤并发症的处理54

六、普通酸灼伤55

七、碱灼伤56

八、氢氟酸灼伤56

九、氯磺酸灼伤57

十、黄磷灼伤58

十一、苯酚灼伤59

十二、硫酸二甲酯灼伤60

十三、氯乙酸灼伤61

十四、溴灼伤62

十五、二甲基甲酰胺灼伤62

十六、二硫化碳灼伤63

十七、乙二酸灼伤63

十八、三氯化磷灼伤64

十九、三氯化锑灼伤64

二十、铬酸盐灼伤65

二十一、氯化钡灼伤65

二十二、氢氰酸及氰化物灼伤66

二十三、沥青灼伤67

二十四、汽油浸渍伤68

二十五、化学性眼灼伤68

二十六、典型病例72

第九节 军用毒剂对人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救治74

一、概述74

二、神经性毒剂74

三、糜烂性毒剂77

四、全身中毒性毒剂81

五、失能性毒剂82

六、窒息性毒剂84

七、刺激剂85

参考文献86

第二章 引起急性化学损伤的常见化学物种类88

第一节 刺激性气体88

一、臭氧88

二、一氧化氮89

三、二氧化氮90

四、氨91

五、二氧化硫92

六、硒化氢93

七、氟化氢93

八、氯94

九、氯化氢95

十、光气96

十一、溴98

十二、甲胺98

十三、环氧乙烷99

十四、甲醛100

十五、硫酸二甲酯101

第二节 窒息性气体103

一、一氧化碳103

二、二氧化碳104

三、硫化氢105

四、氰化氢106

第三节 强酸107

一、硫酸107

二、硝酸108

三、盐酸108

第四节 强碱108

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108

二、石灰109

第五节 有机溶剂109

一、正己烷109

二、硝基甲烷110

三、四氯化碳111

四、1,2-二氯乙烷111

五、三氯乙烯112

六、溴甲烷113

七、碘甲烷114

八、苯115

九、甲苯116

十、二甲苯(全部异构体)116

十一、苯乙烯117

十二、苯胺118

十三、硝基苯119

十四、氯苯120

十五、甲醇120

十六、二氯丙醇121

十七、丙烯醇122

十八、氯乙醇123

十九、乙醚124

二十、氯乙酸125

二十一、二甲基甲酰胺125

二十二、乙酸乙酯126

二十三、磷酸三甲苯酯127

二十四、吡啶128

二十五、肼129

二十六、甲基肼129

二十七、重氮甲烷130

第六节 金属与类金属131

一、铅及其无机化合物131

二、汞132

三、锰133

四、镍134

五、铜135

六、锌及氧化锌135

七、锑136

八、铊137

九、铍138

十、铬139

十一、钡140

十二、镉141

十三、磷的氯化物(三氯化磷)142

十四、砷及其无机化合物143

第七节 农药144

一、磷胺144

二、杀螟松145

三、氧化乐果146

四、异稻瘟净147

五、有机磷酸酯类农药147

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148

七、百草枯149

八、毒鼠强150

第八节 其他151

一、黄磷151

二、酚类152

第九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预防原则152

一、根除毒物153

二、降低毒物浓度153

三、个体防护153

四、工艺、建筑布局153

五、安全卫生管理154

六、职业卫生服务154

参考文献154

第三章 急性化学损伤的诊断与报告155

第一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诊断原则155

第二节 引起急性化学损伤的原因156

第三节 引起组织器官急性损伤的常见毒物157

第四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诊断程序和方法161

第五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报告162

参考文献166

第四章 急性化学损伤的救治原则167

第一节 急性化学损伤救治要点167

一、生命体征的支持167

二、防止毒物的吸收167

三、促进毒物的排泄167

四、特效解毒剂的使用168

五、及时有效的对症和支持疗法169

第二节 急性化学损伤救治特效解毒药169

一、金属中毒解毒剂169

二、氰化物中毒解毒剂171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剂172

四、有机氟农药中毒解毒剂174

第三节 急性化学损伤救治常用药物174

一、非特异性拮抗剂174

二、改善细胞代谢的药物178

三、利尿剂179

四、活性炭180

五、葡萄糖酸钙180

第四节 急性化学损伤救治心理治疗181

一、急性化学损伤病人的心理反应181

二、急性化学损伤病人的心理干预181

参考文献183

第五章 急性化学损伤危重症急诊处理184

第一节 心脏骤停、心肌损害治疗184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184

二、心肌损害的治疗187

第二节 休克的治疗188

一、一般处理188

二、病因治疗189

三、扩充血容量189

四、血管活性药物应用189

五、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189

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190

七、其他190

八、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和DIC190

第三节 惊厥治疗190

一、病因治疗190

二、一般处理190

三、控制惊厥的发作190

四、积极防治并发症191

第四节 昏迷的治疗191

一、一般治疗192

二、病因治疗192

三、高压氧治疗192

四、对症支持治疗192

第五节 急性脑水肿的治疗192

一、一般处理192

二、病因和诱因治疗193

三、降低颅内压和减轻脑水肿193

四、保护脑细胞的功能193

五、并发症及对症治疗193

第六节 急性肺水肿治疗194

一、监测和护理,早期干预194

二、肺水肿的治疗194

第七节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195

一、支持疗法和护理195

二、保护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疗效不肯定,但可以试用)195

三、防治并发症195

四、调节免疫功能196

五、去除病因196

六、人工肝支持治疗196

七、肝移植治疗196

第八节 急性肾衰竭的治疗196

一、ARF早期预防196

二、少尿或无尿期的治疗197

三、多尿期的治疗199

四、恢复期治疗200

第九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200

一、积极抗休克、改善微循环和保证组织器官的灌注200

二、呼吸功能的支持200

三、肾脏功能的保护201

四、肠道功能衰竭的防治201

五、DIC的防治201

六、营养和代谢的支持202

七、抗炎和免疫调理202

八、防治感染202

九、去除病因202

参考文献202

第六章 急性化学损伤危重症常用治疗措施204

第一节 机械通气治疗204

一、概述204

二、呼吸机的连接方式204

三、人工气道的建立204

四、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205

五、机械通气模式的选择206

六、镇静剂和肌松剂的应用207

七、肺开放策略207

八、通气的撤离207

九、非常规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07

第二节 高压氧舱治疗208

一、高压氧治疗原理208

二、高压氧治疗急性化学损伤机制209

三、高压氧常规治疗要点209

四、高压氧可以治疗的急性化学损害210

五、高压氧常见的副作用及治疗预防210

六、高压氧治疗的禁忌证210

第三节 血液净化治疗211

一、血液透析212

二、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213

三、血液灌流213

四、血浆置换214

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14

六、腹膜透析215

七、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216

参考文献217

第七章 急性化学损伤急诊室、ICU的设施与功能218

第一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急诊室设施与功能218

一、概述218

二、急诊室的结构布局218

三、急诊室的设备配置与功能220

第二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ICU设施与功能221

一、概述221

二、ICU的结构布局222

三、ICU的设备配置与功能223

参考文献225

第八章 急性化学损伤临床及实验室辅助检测226

第一节 常规检测226

一、肝功能检测226

二、肾功能检测226

三、血清电解质测定227

四、血液葡萄糖(GLU)测定227

五、心肌酶谱检测227

六、血液常规测定228

七、血气分析228

第二节 毒物代谢产物测定228

一、采样228

二、分析229

第三节 影像学诊断在急性化学损伤中的应用(X线、CT、MRI)231

一、化学性肺损伤231

二、化学性脑损伤233

第四节 B超检查在急性化学损伤中的应用233

一、腹腔积液233

二、肝脏234

三、肾脏234

第五节 急性化学损伤的心电图表现235

一、心律失常235

二、心肌损害235

三、电解质紊乱235

四、肺水肿、肺源性心脏病236

第六节 纤维支气管镜在急性化学损伤中的应用236

一、适应证236

二、禁忌证237

参考文献237

第九章 突发急性化学损伤现场应急救援处置原则239

第一节 突发化学损伤事件的处置原则和要点239

一、以人为本,积极预防239

二、统一领导,分工协作239

三、信息共享,快速响应240

四、准备充分,保障有力241

第二节 现场应急处置241

一、现场标识和现场分区241

二、现场个体防护及安全事项242

三、现场调查与处理243

四、现场医疗救援244

五、化学损伤事件的评估244

六、应急响应的终止245

第三节 常见化学毒物急性损伤的现场处置规范245

一、一氧化碳245

二、氨247

三、甲醇248

四、硫化氢250

五、氯气252

六、氰化物253

七、砷化氢255

八、亚硝酸盐256

九、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258

十、致痉挛性杀鼠剂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260

十一、单纯窒息性气体262

参考文献263

第十章 急性化学损伤应急救援人员的防护和洗消264

第一节 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防护原则264

第二节 个体防护装置的种类264

第三节 呼吸防护器的适用范围267

第四节 防护装置的选用流程268

第五节 防护用品的穿脱程序269

第六节 急性化学损伤现场人员与设备的洗消269

一、概述269

二、消洗的基本方法270

三、化学毒剂的消毒剂种类270

四、消洗的对象271

五、染毒水的洗消271

六、染毒食物的洗消272

七、染毒地面与道路洗消273

参考文献273

第十一章 急性化学中毒应急救援信息资源检索和应用274

第一节 信息检索概述274

一、中毒及其相关信息274

二、信息检索274

三、信息检索工具274

四、信息检索的程序和方法275

五、机器检索工具的语法规则275

第二节 中毒及其相关信息的印刷型资源275

一、书刊276

二、期刊276

第三节 中毒及其相关信息的机读型资源277

第四节 中毒及其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279

一、专业信息检索系统279

二、网络信息搜索引擎282

第五节 信息的组织与综合应用284

一、信息的组织284

二、应用实例285

三、注意事项286

参考文献286

附录288

附录一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288

附录二 职业病诊断标准目录2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