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3204443.jpg)
- 方兆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 ISBN:750740980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904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9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小城镇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实用全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第一部分 基础篇3
第一章 城镇的产生和发展3
第一节 居民的形成与城镇的产生3
一、人类的定居与居民点的产生3
二、城、市与城市3
三、劳动分工与城镇和乡村的区别4
第二节 城镇的定义与类型4
一、城镇型居民点的定义4
二、城镇的建制分类4
三、城镇的规模等级分类5
四、城镇职能分类6
第三节 城镇的发展6
一、古代城镇的发展7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10
第四节 解放后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12
一、1949~1978年12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小城镇建设13
三、小城镇建设与规划的政策14
第二章 区域规划与城镇规划16
第一节 城镇化16
一、城镇化的含义16
二、城镇化水平17
三、城镇化的历史过程18
四、我国城镇化的道路19
五、我国城镇化的前景20
第二节 国土规划与区域规划20
一、国土规划20
(一)国土规划的内容20
(二)国土发展地带的划分20
(三)国土开发的战略21
(四)国土开发的模式21
二、区域规划21
(一)区域规划的内容21
(二)区域规划的重要作用21
(三)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22
三、中心城市与经济区23
(一)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23
(二)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23
第三节 城镇体系规划24
一、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24
(一)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24
(二)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25
二、我国的城镇规模体系25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步骤27
四、城镇体系规划内容27
五、城镇体系规划成果28
(一)城镇体系规划文件28
(二)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28
第四节 小城镇与村镇规划28
一、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28
二、小城镇规划29
(一)小城镇规划理论29
(二)小城镇规划的特色30
三、集镇规划30
四、乡村居民点规划31
第五节 村镇规划图例31
一、村镇规划图例的分类31
二、绘制图例的一般要求及应用图例应注意的问题33
三、用地图例34
四、建筑图例40
五、工程设施图例41
第三章 城镇总体规划50
第一节 城镇总体规划的定义与作用50
一、城镇总体规划的定义50
二、城镇总体规划的作用50
第二节 城镇性质与规模51
一、城镇性质的确定51
(一)定义51
(二)确定城镇性质的方法51
(三)应注意的问题52
二、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52
(一)定义52
(二)人口调查52
三、市场经济下城镇性质与规模的探讨56
(一)确定城镇性质与规模的区域经济因素56
(二)确定城镇性质与规模的城镇自身的因素56
第三节 城镇用地分类及标准57
一、城镇用地构成57
(一)城镇用地分类57
(二)村镇用地的统计60
二、城镇用地指标60
(一)人均建设用地60
(二)建设用地构成比例61
三、市场经济下小城镇用地复合性与兼容性探讨62
第四节 城镇总体布局64
一、城镇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64
二、城镇用地选择65
(一)用地选择的原则65
(二)城镇建设用地的技术经济比较65
(三)城镇总体规划布局中各项用地选择及布局要求66
三、镇域村镇体系规划的内容71
四、集镇总体规划及用地布局73
(一)集镇的角色与作用73
(二)集镇总体规划用地布局74
五、城镇总体规划布局方案的优化74
第五节 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75
一、基础资料与调查研究75
(一)城镇总体规划所需的现状基础资料75
(二)怎样收集资料77
(三)基础资料搜集及其研究分析要点80
(四)城镇现状建设用地的调查分析80
二、规划成果81
(一)规划文本的柜式82
(二)规划说明书的内容82
(三)规划成果图纸内容83
第四章 城镇详细规划与城镇设计84
第一节 城镇详细规划84
一、城镇详细规划的发展84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85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85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86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86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87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88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目的与要求88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88
(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89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89
一、居住区规划的内容89
二、居住区的分级与规模90
三、居住区的规划设计91
(一)居住区规划的基本要求91
(二)居住区规划结构92
(三)住宅群体空间组合方式92
(四)居住区道路系统94
(五)居住区公共设施布局98
(六)居住区绿地布局101
(七)小城镇结构特征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延续103
(八)居住区技术经济分析104
第三节 城镇设计106
一、城镇设计的概念与内容106
(一)城镇设计的概念106
(二)城镇设计与城市规划107
(三)城镇设计与建筑设计108
二、城镇设计的过程与要素108
(一)城镇设计的过程108
(二)城镇设计的要素109
三、城镇设计的方法111
(一)现状调查的方法111
(二)现状评价的方法111
(三)方案设计处理的方法111
(四)决策比较的方法112
四、城镇公共活动中心与广场规划112
(一)城镇公共中心的构成112
(二)城镇公共中心的空间组织112
(三)城镇广场规划113
第四节 城镇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119
一、城镇更新119
(一)城镇更新的概念119
(二)欧美城镇更新的发展120
(三)中国的城镇更新121
(四)城镇更新的原则、内容和方法123
(五)城镇更新的运作与管理124
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126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126
(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127
(三)城镇历史地段的保护130
第五章 城镇道路与交通132
第一节 城镇发展与交通132
一、交通与城镇132
二、交通方式的发展及其作用132
三、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概况135
四、我国城镇的道路交通特点135
第二节 城镇对外交通137
一、铁路137
二、公路138
第三节 城镇道路141
一、城镇道路系统概述141
二、城镇道路功能142
三、城镇道路的分类142
四、城镇道路系统规划144
五、道路网的结构形式147
六、城镇道路红线的确定149
(一)确定红线的意义和作用149
(二)确定红线宽度的主要依据和影响因素149
第四节 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与设计150
一、机动车道设计151
(一)车道宽度151
(二)车道的通行能力151
(三)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152
二、非机动车道设计153
三、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155
四、城镇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159
五、专用自行车道159
六、步行区、步行街160
第五节 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规划设计161
一、道路平面设计161
二、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167
(一)交叉口设计概述167
(二)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169
(三)平面交叉设计171
(四)环形交叉设计173
第六章 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176
第一节 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范畴与任务176
一、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范畴176
二、城镇基础设施种类与功能176
(一)城镇给水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7
(二)城镇排水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7
(三)城镇供电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7
(四)城镇燃气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8
(五)城镇供热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8
(六)城镇通信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8
(七)城镇环境卫生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9
(八)城镇防灾工程设施的种类与功能179
三、城镇基础设施工种规划的主要任务180
四、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的层次与解决问题181
第二节 城镇给水系统工程规划181
一、城镇给水系统工程规划内容的深度181
二、用水量预测与计算182
三、水源规划185
(一)城市水源的选择185
(二)水源规划的原则185
(三)解决城镇缺水的规划对策186
四、给水设施规划187
(一)给水设施的组成与功能187
(二)城镇给水设施布置形式与原则188
五、给水管网规划188
(一)输水管渠规划188
(二)给水管网规划188
六、水源和给水设施保护190
(一)城镇水源保护190
(二)给水设施保护192
第三节 城镇排水系统工程规划192
一、城镇排水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192
二、排水体制的选择193
(一)城镇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分类193
(二)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194
三、污水量预测和计算195
四、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规划196
(一)污水处理系统规划196
(二)污水排放系统规划198
五、雨水排放量计算200
六、雨水排放系统规划202
(一)雨水排放系统规划主要内容202
(二)雨水管渠系统规划202
七、排水设施保护204
第四节 城镇供电系统工程规划205
一、城镇供电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205
二、用电量预测与计算205
三、电源规划209
四、供配电设施规划211
五、供电线路规划212
六、供电设施与线路保护215
(一)供电设施保护215
(二)电力线路保护216
第五节 城镇燃气系统工程规划223
一、城镇燃气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223
二、供气量预测与计算224
三、气源规划228
(一)气源种类的选择229
(二)气源规模的确定229
(三)气源选址230
四、储配设施规划231
(一)燃气储配站231
(二)调压站232
(三)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233
五、供气管网规划234
(一)供气管网的形制234
(二)城镇供气管网形制的选择235
(三)城镇供气管网的布置236
六、气源和供气设施保护237
第六节 城镇供热系统工程规划238
一、城镇供热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238
二、供热量预测与计算239
(一)城镇热负荷分类239
(二)城镇供热对象的选择239
(三)热负荷预测与计算方法239
(四)热负荷计算240
三、热源规划242
四、供热管网规划244
(一)城镇供热管网的形制244
(二)城镇供热管网布置244
(三)城镇供热管网敷设245
五、供热设施防护247
六、热转换设施规划247
(一)热力站的作用与类型247
(二)热力站的设置249
(三)制冷站249
第七节 城镇通信系统工程规划249
一、城镇通信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249
二、邮政系统工程规划250
(一)邮政需求量预测250
(二)邮政局规划251
三、电信系统规划252
(一)电话需求量预测252
(二)电话局所规划253
(三)电话线路规划254
(四)移动通信规划258
(五)微波通信规划258
四、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规划259
第八节 城镇防灾系统工程规划260
一、城镇防灾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260
二、消防系统工程规划260
(一)城镇消防对策260
(二)城镇消防标准261
(三)城镇消防设施规划262
三、防洪系统工程规划262
(一)城镇防洪、防涝对策263
(二)城镇防洪、防涝标准263
(三)防洪、防涝工程设施规划264
四、抗震系统工程规划266
(一)城镇抗震对策267
(二)城镇抗震标准267
(三)城镇抗震设施规划267
五、城镇防空系统工程规划268
(一)城镇防空系统工程规划原则268
(二)城镇防空工程建设标准与转换269
(三)防空工程设施规划269
第九节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工程规划272
一、城镇环境卫生系统工程规划的内容深度272
二、垃圾处理与利用规划272
(一)城镇垃圾272
(二)垃圾处理技术272
(三)生活垃圾处理方法选择273
(四)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规划275
三、公共厕所规划277
第七章 城镇绿地系统规划280
第一节 城镇绿地系统的功能、作用及特点280
一、城镇绿地系统的功能280
二、城镇绿地系统的作用284
三、城镇绿地系统的特点285
第二节 城镇绿地系统的构成及用地选择287
一、城镇绿地系统的构成287
二、各类城镇绿地用地选择287
(一)公共绿地287
(二)生产绿地288
(三)防护绿地289
(四)风景游览绿地和自然保护区绿地289
(五)专用绿地289
(六)街道绿地289
第三节 城镇绿地系统指标289
一、影响绿地系统指标的因素289
二、确定绿地系统指标的依据290
三、城镇绿地系统指标及计算291
第四节 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布局292
一、绿地系统现状分析292
(一)一般分析292
(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292
(三)经济效益分析294
(四)综合效益分析294
(五)景观生态学分析295
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布局296
(一)绿地系统布局基本形式296
(二)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方法296
三、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步骤303
第五节 城镇绿地系统若干组成部分规划306
一、城镇街道绿化规划306
二、城镇绿化的树种规划309
三、小城镇公园规划311
第六节 现代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新思路314
一、城镇绿地系统应具有独立性、整体性314
二、城镇绿地系统必须具备地带性特征315
三、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315
四、城镇绿地系统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任务315
五、城镇绿地系统指标应考虑非常住人口315
六、应重视城镇绿地系统的绿化三维量指标316
七、城镇绿地建设应向生态园林建设发展316
八、以绿地系统建设促进城镇的现代化317
九、开展城镇绿地控制性规划317
附录:山东省乳山市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319
第八章 城镇生态环境规划322
第一节 城镇生态环境的构成及特点322
一、城镇生态环境的构成322
二、城镇生态环境的特点323
第二节 城镇生态环境调查324
一、城镇生态环境调查内容324
(一)自然环境特征调查324
(二)社会经济环境特征调查324
(三)污染源调查325
(四)生态因子调查325
(五)污染效应调查326
二、城镇生态环境调查方法与途径328
第三节 城镇生态环境评价与分析332
一、城镇生态环境评价332
(一)概述332
(二)评价过程333
二、城镇生态环境分析337
第四节 城镇生态环境预测340
一、概述340
二、城镇生态环境预测的依据340
三、城镇生态环境预测的步骤341
四、城镇生态环境预测的内容341
五、城镇生态环境预测结果分析343
第五节 城镇生态环境指标体系与发展目标344
一、城镇生态环境指标体系344
(一)概述344
(二)城镇生态环境指标体系345
二、城镇生态环境目标347
(一)城镇生态环境目标的类型和层次347
(二)城镇生态环境目标的内容348
(三)确定城镇生态环境目标的方法348
(四)城镇生态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350
第六节 城镇生态环境规划分析评价方法352
一、生态—环境敏感地划分352
二、土地环境潜能评价353
三、土地承载能力分析354
四、土地开发度评价355
五、土地生态适宜度评价357
(一)土地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57
(二)土地单项生态适宜度评价360
(三)土地综合生态适宜度评价361
第七节 城镇环境区划364
一、概述364
二、城镇环境区划的原则364
三、城镇环境区划的方法365
第八节 城镇环境功能分区365
一、城镇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366
二、城镇环境功能分区的方法367
三、城镇环境功能分区的内容367
(一)用地环境功能分区368
(二)大气环境功能分区368
(三)声学环境功能分区369
(四)水环境功能分区369
第九节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371
一、城镇大气污染综合整治371
(一)影响城镇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分析371
(二)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和重点372
(三)城镇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372
(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步骤373
二、城镇水污染综合整治374
(一)城镇水污染综合整治主要相关因素374
(二)确定水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和重点374
(三)城镇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375
(四)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步骤377
三、城镇固体废物综合整治377
(一)城镇固体废物处理概况377
(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措施378
(三)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379
(四)城镇垃圾的综合整治380
(五)城镇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步骤381
四、城镇噪声污染综合整治381
(一)概述381
(二)城镇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措施382
(三)交通噪声综合整治措施383
(四)城镇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步骤383
第九章 城镇用地开发与土地管理384
第一节 城镇用地条件分析与评定384
一、城镇用地自然条件的分析384
(一)地质条件384
(二)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384
(三)气候条件385
(四)地形条件385
二、城镇用地的自然条件评定386
(一)城镇用地评定的要求386
(二)城镇用地评定的内容386
三、城镇用地的建设条件分析387
(一)城镇建设现状条件分析387
(二)工程准备条件分析388
(三)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分析388
四、城镇用地条件的综合评价与用地选择388
(一)城镇用地条件的综合评价389
(二)城镇用地选择389
第二节 城镇用地开发390
一、城镇用地开发的目的与基本原则390
二、城镇用地开发的类型与步骤391
三、城镇用地开发的机制与方式392
四、城镇用开发的主要途径393
五、城镇用地开发的若干现实问题分析394
第三节 城镇房地产开发与管理397
一、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地位与作用397
二、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内涵、目标与特点399
三、城镇房地产开发的任务399
四、城镇房地产开发的方式401
五、城镇房地产开发的程序401
六、城镇房地产开发的策略402
七、城镇房地产开发的管理404
(一)房地产综合开发计划管理404
(二)房地产产权产籍管理404
(三)房屋出售、出租和交换管理405
(四)房地产市场管理405
(五)房地产物业管理406
第四节 城镇土地管理408
一、城镇土地权属管理409
二、城镇土地利用管理411
三、城镇土地市场管理413
(一)土地征购市场的管理413
(二)土地使用权出让市场的管理413
(三)土地使用权转让市场的管理414
(四)土地使用权出租和抵押市场的管理414
四、城镇土地的法制化管理415
第五节 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实践415
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实践415
(一)建立多元化的土地市场416
(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417
(三)土地收益的分配418
(四)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中的“五统一”419
二、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的实践420
(一)编制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20
(二)制定和实施小城镇建设规划420
(三)改造农村居民点421
(四)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22
三、土地整理的实践422
第十章 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与法规424
第一节 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概述424
一、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424
二、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425
(一)城镇规划编制的组织管理425
(二)城镇规划编制成果的审批管理425
(三)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426
(四)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426
(五)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427
(六)城市规划设施监督检查管理428
(七)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管理429
三、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特性和基本原则429
第二节 城镇规划法规体系430
一、国家城市规划法431
二、地方城市规划条例432
三、有关城镇规划编制的法规432
四、有关城镇规划实施的法规433
五、与城镇规划相关的其他法规434
六、城镇规划技术规范434
七、城镇规划文本435
第三节 城镇规划实施政策436
一、城镇规划实施政策的基本概念436
二、城镇规划实施政策的基本构成437
三、城镇规划是一种政策陈述438
四、城镇规划实施政策的具体政策手段439
(一)各类城镇规划形式的延续性439
(二)基础设施改进计划440
(三)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440
(四)政府政策的作用途径441
五、城镇规划实施政策的动作机制和制度架构443
六、城镇规划实施政策的保障机制444
第四节 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445
一、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446
(一)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基本概念446
(二)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内容446
二、建筑工程的规划管理449
(一)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基本概念449
(二)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449
三、道路与管线工程规划管理452
(一)道路与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基本概念452
(二)道路工程的规划管理452
(三)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453
第十一章 小城镇建设管理454
第一节 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概述454
一、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概念454
二、小城镇建设管理的任务、依据和原则454
三、小城镇建设管理的目标456
四、小城镇建设管理方法456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管理的法规体系和组织机构458
一、小城镇建设管理法规体系458
二、小城镇建设管理组织机构459
三、村镇建设助理员460
第三节 小城镇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462
一、小城镇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462
二、小城镇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463
三、小城镇建筑设计管理464
四、小城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465
五、小城镇工程合同管理467
第四节 小城镇环境卫生与绿化管理468
一、小城镇“三废”防治与管理468
二、小城镇环境卫生管理469
三、小城镇镇容管理470
四、小城镇绿化管理471
第五节 小城镇建设统计与档案管理472
一、小城镇建设统计472
二、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473
第六节 国外的小城镇与村镇建设475
一、国外小城镇与村镇建设的发展476
二、国外小城镇与村镇建设中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经验483
第十二章 建筑许可操作实务498
第一节 建设工程立项与报建498
一、项目建议的编制和审批498
(一)项目建议书的必要性和作用498
(二)项目建议书的内容498
(三)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和审批499
二、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499
(一)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和作用500
(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500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500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和要求502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程序502
三、建设项目的评估503
四、建设项目的选址报告504
五、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505
六、建设用地的审批与管理505
(一)建设用地管理概述505
1.建设用地管理的概念505
2.建设用地管理的内容506
3.建设用地管理的基本思想507
4.建设用地管理的基本原则507
5.建设用地的取得方式508
6.建设用地的报批程序509
(二)农用地转用管理511
1.农用地转用的概念511
2.农用地转用的依据511
3.农用地转用的批准权限512
4.农用地转用的办理程序513
5.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514
(三)征用土地管理515
1.征用土地的特征515
2.征用土地的程序516
3.征用土地的审批权限517
4.征用土地的补偿及安置517
(四)国有建设用地管理519
1.国有建设用地的范围519
2.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520
3.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及收缴办法520
4.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520
(五)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521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521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521
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程序523
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合同管理526
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时应注意的问题531
(六)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534
1.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概念及特点534
2.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主要用地类型534
3.划拨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及要求534
4.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的程序535
5.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管理536
(七)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539
1.外商投资企业概述539
2.外商投资企业川地的审批540
3.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的补偿安置541
七、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申办543
八、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申办543
九、投资许可证的申办544
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544
十一、工程建设项目的报建及施工许可证领取545
第二节 建设企业资质管理546
一、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546
二、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548
三、建筑装饰设计单位的资质管理553
四、中外合营工程设计机构资质管理554
五、集体和个体设计单位资质管理554
六、私营设计事务所的试点管理555
七、村镇规划设计单位专项工程设计资质管理556
八、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资质管理556
九、建筑企业资质管理558
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资质管理560
十一、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561
十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563
第十三章 建设工程发包承包操作实务564
第一节 工程发包、承包概述564
一、工程发包、承包概念564
二、工程发包、承包的内容564
三、工程发包承包方式570
四、工程发包的管理570
(一)发包程序570
(二)交易形式570
(三)发包条件570
(四)发包原则571
五、工程承包的管理571
(一)承包方的资质571
(二)承包方的承包原则571
第二节 工程招投标实务572
一、工程招标概述572
(一)工程招标概念572
(二)工程招标方式572
(三)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管理机构及其职责573
二、招标条件573
三、招标文件的编制及核准574
四、工程招标程序575
五、标底文件的编制与核准577
六、开标、评标与决标581
七、工程投标584
第三节 工程建设合同实务585
一、工程建设合同的种类和内容585
二、工程建设合同的主要条件588
三、国内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588
(一)勘察、设计合同的签订589
(二)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的签订589
四、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590
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构成及条款解说592
第十四章 工程监理操作实务607
第一节 建设监理概论607
一、建设监理概念607
二、建设监理的产生与发展607
三、中国的建设监理制度608
四、建设监理的组织模式611
五、监理机构的主要组织类型615
六、监理机构的人员及职责615
七、建设监理委托合同618
第二节 建设监理费用的收取621
一、国家有关部门规定621
二、建设监理费的构成621
三、国际工程项目监理报酬与支付622
第三节 工程项目的社会建设监理623
一、工程项目社会建设监理的基本原则623
二、工程项目社会建设监理的工作内容624
三、工程项目社会建设监理的运作程序625
四、工程项目社会建设监理实施细则的制定626
五、工程项目社会建设监理的工作制度627
六、工程项目社会建设监理的主要技术措施627
第四节 项目实施阶段的社会建设监理628
一、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社会建设监理组织结构628
二、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社会建设监理的工作内容628
三、施工阶段社会建设监理主要内容628
第十五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操作实务632
第一节 建筑安全生产概述632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632
二、安全生产的意义632
三、安全技术633
四、安全施工管理633
五、安全生产管理机构634
六、安全生产责任制636
第二节 安全检查639
一、安全检查概述639
二、安全检查实务641
三、安全检查评分643
第三节 安全教育培训644
一、安全教育644
(一)安全教育内容644
(二)安全教育形式644
(三)安全教育方法645
二、岗位培训647
第四节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49
一、安全技术措施计划649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652
(一)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652
(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653
(三)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653
第五节 工伤事故的调查与处理656
一、施工伤亡事故的预防656
二、施工伤亡事故处理程序659
三、施工伤亡事故的处理662
第十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实务664
第一节 工程建设标准664
一、工程建设标准的范围与分类664
二、工程建设标准的实施和监督664
三、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制订与发布665
四、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制订与发布666
五、工程建设标准的局部修订667
六、建设工程标准、规范代号的组成与变换667
第二节 政府质量监督管理668
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涵义、主体及范围668
二、建设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668
三、质量监督站的设立与职责668
四、质量监督站的管理及人员资质669
五、监督工作程序和内容669
六、质量监督站的权限与责任669
第三节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检验670
一、质量检验的概念和分类670
二、质量检验的步骤和方法671
三、企业的质检机构、人员的责任672
四、质量检验的评定划分675
五、质量检验评定程序及评定的等级标准677
六、现场质量管理679
第四节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审核684
一、质量审核的定义和作用684
二、质量审核的特点685
三、质量审核的形式685
四、质量审核的分类686
五、质量审核的内容和步骤686
六、质量审核的工作程序688
七、质量审核报告的内容及写作程序690
第五节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691
一、质量控制的任务和依据691
二、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主要环节692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697
四、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706
第二部分 理论与实践经验交流篇713
抓住机遇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努力提高陕西省城市化水平——在全省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陕西省副省长 潘连生713
城乡协调的独特道路:农村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谢扬718
中国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对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关锐捷724
谈谈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公安部治安局户籍处处长 沈体瑞731
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 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国家计委农经司 陈学斌733
小城镇:推进贵州城镇化的突破口——贵州小城镇建设的成就与前瞻&贵州省建设厅厅长 江厥中740
建设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历史选择——在全省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摘要&陕西省建设厅厅长 高峰746
内蒙古自治区村镇建设的现状与未来&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 龚维永751
面向21世纪的小城镇建设&福建省建设厅副厅长 林坚飞753
小城镇建设发展对策研究&河南省建设厅副厅长 刘洪涛757
制定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综合政策措施&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委员会762
小城镇建设:必须大改革,才能大发展——对我市当前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和急需完善的政策措施的思考&中共山西省阳泉市委副书记 丁贵生765
乡村城市化的概念、实现途径及对策——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城市化建设试点初探&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厅村镇处 温俊华 李更生769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乡村城市化的思考&袁俊芳773
加快辽宁小城镇建设的作用与对策建议&辽宁省建设厅村镇处 王宏旭 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 谢宇778
多元投资 强化管理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共沈阳市辽中县茨榆坨镇委员会 茨榆坨镇人民政府782
政策推动 以工兴镇 加快小城镇城市化步伐&沈阳市苏家屯区陈相镇人民政府784
小城镇建设使古城复州焕发了青春&辽宁省瓦房店市村镇建设办公室786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态势浅析&辽宁省海城市城乡建设管理局副局长 王勇789
以市兴镇 加快发展 努力把西柳建设成现代化小城镇&辽宁省海城市西柳镇人民政府791
小城镇管理问题浅析&辽宁省抚顺市建委村镇处处长 何明宝794
招商引资打基础 建设环境促发展&辽宁省抚顺市高湾经济特区管委会797
运用市场机制 建设农村小城镇&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人民政府800
近几年田师傅镇小城镇规划建设做法及成果&辽宁省本溪县田师傅镇人民政府803
加强管理 保障村镇建设健康发展&辽宁省东港市北井子镇人民政府806
前阳镇小城镇建设简述&辽宁省东港市前阳镇人民政府808
健全机构 强化职能 小城镇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辽宁省北宁市沟帮子镇人民政府810
沟沿镇小城镇建设概述&辽宁省大石桥市沟沿镇人民政府811
统一思想 加大力度 加快小城镇建设&辽宁省铁法市晓南镇人民政府815
依靠群众 兴建住宅楼 发展小城镇&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镇人民政府816
全方位管理 实现净绿美&中共辽宁省盘山县高升镇委员会 高升镇人民政府818
长岭县小城镇规划建设之我见&吉林省长岭县建设局局长 邵树财819
范家屯靠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 不断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进程&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821
发展小城镇 大有可为&吉林省辉南县辉南镇人民政府823
小城镇发展的背景和外部条件研究&江苏省徐州市建设委员会 张洪前825
关于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江苏省建湖县建设局 李林国 蒋文山 朱国成827
小城镇建设若干问题的调研和建议&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人民政府831
保护古镇 努力推进乡镇城市化进程&江苏昆山市周庄镇镇长 庄春地833
深化改革 科学规划 严格管理 促进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浙江省富阳市新登镇人民政府835
搞好规划建设 争创一流村庄&浙江省杭州市浦沿镇东冠村委会838
建立新的城镇建设体制 大力走综合开发之路&浙江省鄞县邱隘镇人民政府840
软硬双管齐下 改善城镇形象&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风景区管委会 溪口镇人民政府843
选准突破口 把握着力点 加快城镇建设发展步伐&中共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委员会 周巷镇人民政府845
提高档次 完善功能 树立中国农民城新形象&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人民政府848
以规划为先导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浙江省嘉兴市郊区建设局850
统一思想 落实措施 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浙江省湖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853
加快乡村城市化步伐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浙江省绍兴县人民政府858
“拆老建新” 建设小康住宅新村&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863
加强绿化和环境卫生建设管理 不断提高小城镇品位&中共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委员会 大唐镇人民政府866
开展“两项竞赛” 促进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浙江省东阳市建设局868
做好“敢为、善为、巧为”三篇文章促进常山城市建设发展&浙江省常山县建设局 姚礼敏870
抓管理队伍建设 促进村镇建设上台阶&浙江省开化县村镇建设管理站871
因势利导 科学规划 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小康型住宅建设&浙江省温岭市建设局873
合肥市小城镇建设工作经验浅谈&安徽省合肥市建委 石新民 宋继武876
解放思想 简政放权 发展重点小城镇——肥西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安徽省肥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879
以商贸旺镇建设为突破口 进一步推动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步伐&福建省福州市建设委员会881
大力建设小城镇 加速乡村城市化&福建省福清市建设局884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促进龙田经济全面发展&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人民政府887
抓住机遇 建设新青口&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人民政府889
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不断推进新村建设&福建省连江县建设局892
强化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实现经济与建设双飞跃——连江县丹阳镇镇区规划建设的做法与体会&福建省连江县丹阳镇人民政府895
加快小城镇和新村建设 促进特区城乡一体化&福建省厦门市建设委员会898
面向未来 建设新村镇——厦门市同安区村镇建设回顾&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建设局902
下册905
加快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步伐 促进沙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福建省沙县建设局905
抓住机遇 迎难而上 努力把夏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小城镇&中共福建省沙县夏茂镇委员会 夏茂镇人民政府908
抓住机遇 制定措施 规范市场 稳步推进&福建省莆田县建设局910
顺应形势 抓住机遇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福建省仙游县建设局 黄德明 陈力生 张德渭913
加快泉州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步伐&中共福建省泉州市委书记 何立峰916
强规划 重建设 严管理 促进小城镇全面发展&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人民政府919
因地制宜 建设新村&福建省龙海市建设委员会922
大抓村镇建设 构筑跨世纪蓝图&福建省平和县建设局925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人民政府928
发挥区域优势 建设旅游重镇&中共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镇委员会 武夷镇人民政府931
针对实际 突出重点 努力探索村镇建设工作新途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建设委员会934
小城镇大建设 抓机遇争发展&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人民政府936
抢抓机遇 开拓进取 把宁德市村镇建设工作推向21世纪&福建省宁德市建设委员会938
抢抓机遇 突出重点 加大力度 奋力推进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步伐&福建省福安市建设委员会941
注重规划 因势利导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共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委员会 秦屿镇人民政府944
明珠粒粒耀赣南——赣州市抓示范镇建设促小城镇发展纪实&江西省建设厅村镇处处长 齐虹946
秸秆气化——开辟农村能源新途径&江西省建设厅村镇处处长 齐虹948
以引农造城为突破口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武宁县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江西省建设厅 钟宪明 钱瑜949
农村住宅规划与节约用地浅见&江西省萍乡市建设局规划设计室 李福苏951
提高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 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建委村镇办主任 蒋德泉952
科学编制规划 建设精品工程 全面提高村镇建设水平&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乡建设委员会954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中共山东省枣庄市城头镇委员会 城头镇人民政府958
浅谈小城镇市场建设&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建委 段增光 刘新生 田建林960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大力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中共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委员会 大王镇人民政府962
加快小城镇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山东省潍坊市建设委员会966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山东省青州市建委主任 张恒道969
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山东省安丘市建委主任 刘克祥972
加快村镇建设 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山东省临朐县副县长 王文俊975
小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山东省临朐县建委主任 吴奎976
加快临朐县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山东省临朐县建委 刘京海978
凭借区位优势 发展乡镇企业 实现小城镇建设的“二次飞跃”&山东省烟台市建委村镇科 雷汉民 薛德奖981
创建小城镇建设示范区 拉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山东省龙口市建委主任兼党委书记 史悦弟 村镇办主任 张万群983
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中共山东省莱阳市团团旺镇委员会 团旺镇人民政府986
抓住关键环节 实施重点突破 促进小城镇建设再上新水平&中共山东省荣成市委员会 荣成市人民政府990
立足县情 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中共山东省汶上县委员会 汶上县上民政府992
实施空心村改造工程 努力提高村镇建设现代化水平&山东省新泰市人民政府995
立足优势 突出特色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共山东省五莲县街头镇委员会 街头镇人民政府1000
集中精力 打好拆迁攻坚战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共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颜庄镇委员会 颜庄镇人民政府1003
切实加强领导 加快中心镇、小康示范村建设步伐&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1004
健全机构 规范管理 强化服务 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快速发展&中共山东省沂水县委员会 沂水县人民政府1007
实施民心工程 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共山东省邹平县委员会 邹平县人民政府1010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中共山东省曹县庄寨镇委员会 庄寨镇人民政府1014
小城镇规划的特色探讨&郭素清 李卫红 许述礼1018
城镇化水平与小城镇建设&河南省建筑工程学校 刘焱 河南省建设厅村镇处 董建峰1023
实施小城镇战略 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林州市加快村镇建设步伐的几点做法&河南省林州市土地管理局1027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河南省南阳市建设委员会 门国平1031
启动消费市场 拉动经济增长——襄樊市“小城镇、大战略”的调查与思考&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鼎益1034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关于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思考&湖南省邵阳市市长 孔令志1039
集镇建设应科学规划用地&广东省紫金县建设局 钟岸先1040
筑起幸福的阶梯任你攀&广东省龙门县平陵镇人大办 梁炳超1042
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中共重庆市长寿县委员会 长寿县人民政府1044
统一组织 综合开发 建管并重 努力把广顺镇建设成渝西边陲重镇&重庆市荣昌县广顺镇人民政府1047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重庆市大足县城乡建设委员会1049
建设中的龙水&重庆市大足县龙水镇人民政府1051
党的群众路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贯彻与运用&重庆市开县建委 杜连鉴 段辉耀1053
贫困山区要走有自己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中共重庆市忠县县委 彭泽明1056
自贡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评述&四川省自贡市建委村镇处处长 吴定之1059
农村小城镇建设路子初探&四川省绵阳市建设委员会 李凡1061
立足科学超前 着眼持续发展 努力向乡村城市化目标迈进&中共四川省郫县犀浦镇委员会 犀浦镇人民政府1064
抓机遇 促建设 强管理 发展特色小城镇&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宝轮镇人民政府1068
大风起兮春潮涌 正是破浪扬帆时——四川省珙县巡场镇小城镇建设工作回顾&中共四川省珙县巡场镇委员会 巡场镇人民政府1072
走出推进城镇化的误区&贵州省建设厅办公室 陈少波1075
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全面发展&陕西省宝鸡市人民政府1076
发挥试点镇龙头带动作用 促进我市小城镇建设迈上新台阶&陕西省咸阳市建设委员会1080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1082
附录: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有关重要指示及重要文件摘录1087
第三部分 法律法规文件资料篇1095
第一章 综合类1095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1095
建设部关于认真贯彻《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1099
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099
建设部关于评选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的通知1101
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1103
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1106
第二章 规划类1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107
建设部关于县以下建制镇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的通知1110
关于《城市规划法》的法律溯及力问题的通知1110
建设部关于统一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通知111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111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1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1116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1120
关于城市规划区内原有房屋的拆建翻建办理规划审批问题的复函1121
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1121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1122
国家计委关于颁发《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1123
关于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实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的通知1128
关于印发《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的通知1129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1131
建设部关于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促进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1132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的通知1133
村镇规划标准1133
村镇规划标准条文说明1148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156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条文说明1170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17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18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213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23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248
城市容貌标准1264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266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271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1276
第三章 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类12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28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294
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300
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的通知1302
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格管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1307
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勘察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取费试点的通知1308
关于改进和调整部分勘察设计不合理收费办法和标准的通知1310
关于改进和调整工程勘察不合理收费办法和标准的通知1311
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实行收费资格证书的规定》的通知1312
关于改进和调整部分民用建筑和市政工程设计收费办法和标准的通知1313
关于印发《颁发工程勘察设计证书和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书的实施细则》的通知1314
国家计委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通知1319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图质量审查问题的通知1325
建设部 公安部关于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的暂行规定1325
关于进一步开放和完善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的通知1326
建筑装饰设计单位资格分级标准1327
基本建设设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1328
基本建设勘察工作暂行办法1336
国家计委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的通知1343
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总承包试点及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1345
关于印发《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1346
建设部关于印发《混凝土预制构件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1349
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的外国企业资质管理暂行办法1353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1355
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办法13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1362
村镇建筑工匠从业资格管理办法1365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试行办法1366
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1370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试行办法》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的实施意见1373
城市房屋修缮管理规定1376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房屋修缮工程施工管理规定》的通知1379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138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1386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单位管理暂行办法1390
建设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139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139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条文说明1414
第四章 房地产类14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4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4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1441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1445
国务院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权限的通知1447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批管理暂行规定1448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管理的通知1449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1450
关于印发《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的通知1455
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最低价确定办法1457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若干规定1457
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1459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1461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工作的通知1463
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加强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1464
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管理办法1465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1466
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1469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1473
关于贯彻《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的通知1477
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的通知1479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1480
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1483
关于印发《关于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48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1487
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1489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1491
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1494
商品住宅价格管理暂行办法1496
城市房地产市场估价管理暂行办法1498
城市房产交易价格管理暂行办法1500
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1502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房屋所有权登记工作中对违章建筑处理的原则意见1503
城市房屋产权产籍管理暂行办法1504
建设部关于加强商品房屋产权产籍登记管理的通知1506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1506
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1511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1513
城市房屋拆迁单位管理规定1517
关于印制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通知1518
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房屋拆迁行政主管部门的通知1519
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1520
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1521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私房管理工作的通知1523
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1524
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1528
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1529
城市异产毗连房屋管理规定1531
关于印发《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的通知1533
关于城市住宅小区竣工综合验收管理办法1534
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1535
关于印发《商品住宅实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规定》的通知15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5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15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551
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的暂行办法1553
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若干财政问题的暂行规定155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1555
关于加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征收管理的通知1556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财政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暂行办法1557
关于住房制度改革中财政税收政策的若干规定1559
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暂行规定1560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1562
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办法1566
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土地出让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568
第五章 市政公用与市容环卫类1569
城市供水条例1569
城市绿化条例1572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1574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578
集贸市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1581
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规定1582
城市公厕管理办法1584
关于加强户外广告、霓虹灯设置管理的规定1586
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587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1589
风景名胜区环境卫生管理标准1593
建设部关于印发《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的通知1594
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罚规定1595
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1596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1599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600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车辆管理规定1601
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管理办法1604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606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1607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160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610
关于严肃处理侮辱殴打环卫职工事件保障环卫职工权益的通知1613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61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1615
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环境卫生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1617
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环境卫生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