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东北亚环境合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东北亚环境合作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3221361.jpg)
- 佟新华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长春出版社
- ISBN:97875445084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92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200页
- 主题词:无污染工艺-研究-东北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清洁发展机制的东北亚环境合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1
第二节 选题意义3
第三节 研究方法5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5
第五节 本文的难点和创新点7
第六节 研究内容8
第二章 清洁发展机制的产生和发展10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10
一 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10
二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12
三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5
第二节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法律的产生和发展21
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及内容21
二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28
三 温室气体减排中的利益博弈33
四 《京都议定书》对清洁发展机制的确立36
第三章 清洁发展机制与国际环境合作的理论基础38
第一节 清洁发展机制的环境经济学基础38
一 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理论38
二 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手段45
三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发展机制49
四 清洁发展机制的效率原理54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合作理论基础56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56
二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制度理论58
三 国际环境合作理论62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国际环境合作70
一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环境合作70
二 清洁发展机制下环境合作的特征72
三 清洁发展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74
第四章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体制77
第一节 温室气体及其减排领域77
一 温室气体及其全球增温潜势值77
二 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领域82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原理82
一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参与资格82
二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周期83
三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的相关机构及其主要职责89
第三节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环境技术准则94
一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额外性94
二 清洁发展机制的基准线100
三 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边界和温室气体泄漏103
第五章 清洁发展机制:东北亚环境合作的新机遇107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107
一 东北亚环境合作的起源107
二 东北亚地区环境合作现状108
三 东北亚环境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19
第二节 清洁发展机制下东北亚环境合作的新机遇121
一 带来新的国际融资机遇122
二 促进环境技术的国际转移123
三 启动中日、韩日的制度性环境合作125
四 提高各国间的互信程度126
五 推动东北亚区域环境合作127
六 缓解能源压力、改善整体环境128
第六章 东北亚各国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潜力129
第一节 东北亚各国能源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趋势129
一 东北亚各国的能源消费现状129
二 东北亚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趋势136
第二节 东北亚各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潜力分析141
一 东北亚各国温室气体边际减排成本透视141
二 东北亚各国温室气体排放基数147
三 东北亚各国的项目规模和交易成本147
第三节 东北亚各国在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中的地位149
一 承担减排义务的东北亚国家合作地位分析149
二 不承担减排义务的东北亚国家合作趋向151
第七章 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成效分析153
第一节 东北亚各国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方式及现状153
一 有关国家开展相关课题研究153
二 进行CDM开发能力建设154
三 签署CDM项目合作协定154
四 各国间进行经验交流155
五 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155
第二节 东北亚地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的成效分析156
一 东北亚国家间的CDM项目合作成效156
二 东北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CDM项目合作成效158
第八章 促进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环境合作的对策163
第一节 东北亚地区CDM环境合作的制约因素163
一 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163
二 各国间信息交流不畅163
三 方法学的限制164
四 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不均衡165
五 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风险166
第二节 促进东北亚清洁发展机制合作的建议167
一 充分利用碳基金167
二 进行节能和提高能效方法学研究168
三 建立东北亚CDM研究会和CDM研究机构168
四 加强各国间的信息交流169
五 提高风险意识169
第三节 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国家CDM合作的策略170
一 我国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有关规定171
二 我国CDM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174
三 加强我国参与东北亚环境合作的几点建议176
结论182
参考文献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