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与金融 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法与金融 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3232484.jpg)
- 皮天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179760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法律-关系-金融-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法与金融 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0.1 本书写作的背景及意义1
0.2 本书的结构及内容3
0.3 本书的研究方法及创新6
0.4 本书的几点说明7
第1章 法与金融理论——研究当前金融与增长本质的迫切需要7
导论9
1.1 法与金融:一个简要的述评9
1.2 法与金融:现有研究中的几点质疑26
1.3 法与金融:未来研究展望30
1.4 法与金融理论:一个初步的反思性评论31
第2章 法与金融理论的核心——“法律起源论”剖析31
2.1 信托法是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最具标志性的差异之一37
2.2 信托制度真会对金融发展产生影响吗?39
2.3 为什么法律起源是重要的?——几个假说42
2.4 法律起源真的是内生的吗?45
2.5 本章小结56
专栏:法律是否可以移植?57
第3章 法与金融理论模型——内涵、解读及启示63
3.1 模型1:信息不对称、法律制度与状态验证成本63
3.2 模型2:投资者保护、“隧道效应”与公司价值68
3.3 本章小结74
第4章 现代政治与金融发展——一个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法律起源论”74
4.1 引言79
4.2 对“法律起源论”的考问80
4.3 国家权力与法律起源:20世纪各国的事实证据89
4.4 政治经济学的差异能更好地解释金融市场的差异吗?94
专栏:一个典型例子——英国和瑞士97
4.5 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启示99
4.6 本章小结101
第5章 制度安排与金融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101
5.1 制度安排与金融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105
专栏: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109
5.2 社会资本、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111
5.3 本章小结124
第6章 法律、金融发展与增长——中国样本的经验证据124
6.1 反思金融发展的决定因素:由“中国之谜”所提出的问题129
6.2 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展130
6.3 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制度139
专栏:什么是好的市场经济?142
6.4 经济转型期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51
6.5 变量、数据与假说153
6.6 研究框架设计与实证分析159
6.7 本章小结169
第7章 金融法律变革的中国模式挑战经典法与金融理论169
7.1 金融法律变革与“路径依赖”:若干启示173
7.2 中国的法律变革模式分析176
7.3 中国的金融法律变革理念182
7.4 中国的金融深化模式分析185
7.5 本章小结187
第8章 法律、投资者保护与证券市场治理结构转型——法与金融的中国证据之一187
8.1 重提“韦伯命题”:由法律失灵与公司治理失灵引出的问题191
8.2 已有的研究文献回顾192
8.3 法律制度边缘化:“关系网”对法律的“挤出效应”197
8.4 法律与司法的功能性收敛198
8.5 治理结构转型、法律变革与法律移植:中国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抉择201
8.6 本章小结205
第9章 经济转型中的法治水平、政府行为与地区金融发展——法与金融的中国证据之二205
9.1 问题的引出209
9.2 政府主导改革与干预金融发展210
9.3 几个待检验的假说212
9.4 变量与数据215
9.5 研究框架设计与实证分析218
9.6 结论性评述与研究展望231
第10章 法律不完备、政府管制与非正式制度——法与金融的中国证据之三231
10.1 问题的引出235
10.2 转型经济中的法律制度失范与制度结构失序237
10.3 经济转型期制度结构规范问题及策略240
专栏:正式制度是完全必要的吗?244
10.4 政府管制与执法之外的机制:中俄金融市场的治理案例245
专栏:中国非正规金融的规模和作用251
10.5 全书结束语255
参考文献258
后记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