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体检中心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体检中心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1
  • 唐聪颖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8979437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体检中心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体检中心与体检工作总论3

第一章 体检中心的职能与机构设置3

第一节 合格的体检机构3

第二节 体检机构的分类3

第三节 专业化的健康检查中心4

第四节 医院附设体检机构5

第五节 体检机构服务创新5

第六节 体检队伍与体检质量6

第七节 体检中心的布局设置及影响体检质量的相关因素7

第二章 健康体检的组织管理9

第一节 健康体检的管理体制9

第二节 健康体检的管理特点14

第三节 计算机技术在健康体检业务中的应用17

第三章 体检质量控制26

第一节 影响体检质量的因素26

第二节 质量控制诸要素27

第三节 质量保证诸要素35

第四章 体检中心客户关系管理40

第一节 医疗市场40

第二节 医疗服务相关市场的作用与医疗改革49

第三节 医疗服务及相关产品的市场营销50

第五章 体检部门的改造与创新64

第一节 自动化的健康检查64

第二节 医检分离64

第三节 建立有别于医院的体检空间65

第四节 健康促进是未来发展主流65

第二篇 体检中心管理制度69

七大核心制度69

病例讨论制度72

查房制度与规范73

会诊制度76

医嘱制度77

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77

死亡报告制度78

查对制度78

三级查房规范与注意事项80

门诊首诊负责制制度84

急诊首诊负责制制度84

科室诊疗流程规范86

转院、转科、出院制度87

科室患者转入、转出、优先诊疗程序与原则88

120及急诊科、手术室专门监管制度89

科室普通患者诊治方案确认的流程90

科室疑难患者诊治方案确认的流程90

住院患者诊疗方案临时改变时决定的程序91

临时改变治疗方案或更改手术方式报告授权程序91

科室人员紧急替代制度92

质量关键过程流程92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96

危重患者报告访视制度96

抢救工作制度97

异常医疗信息请示报告制度98

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98

关于紧急封存患者病历及反应标本的程序99

科室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100

医疗投诉及纠纷的处理程序10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员工教育措施101

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102

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103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06

手术过程管理规范117

手术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20

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121

专家门诊管理制度124

关于病案环节质量管理的职责规定124

关于加强心肺脑复苏工作的规定126

医师基本规范127

临床住院医师工作规范128

关于签署医疗活动知情同意书的规定130

有创操作报批制度133

抗菌药物管理与应用规范134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137

临床输血管理规范139

临床输血指征144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146

临床研究、试验、调查管理规定148

内/外科系统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51

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156

ICU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62

急诊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敢进评价标准166

麻醉科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69

检验、放免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72

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75

病理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77

药学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80

血液净化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83

医学影像专业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价标准185

第三篇 体检项目管理规范191

第一章 健康检查的类型191

第二章 健康检查的设计与程序194

第一节 健康检查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94

第二节 体检诊断和体格标准的确定原则195

第三节 体检表的设计与形式196

第四节 体检的程序和步骤199

第三章 健康检查的组织与发动200

第一节 体检的组织领导200

第二节 体检的宣传发动200

第四章 健康体检的基本项目201

第五章 特色检查项目205

第四篇 体检质量安全控制规范213

第一章 健康体检的基本原则213

第二章 体检的场地与器材216

第三章 健康体检的程序218

第一节 明确健康体检的任务和要求218

第二节 体检诊断和体检标准的确定原则219

第三节 体检表的设计与形式219

第四节 体检的基本程序220

第五节 实事求是地做好体检结论220

第四章 体检质量的控制222

第一节 体检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222

第二节 体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222

第三节 影响体检质量的因素223

第四节 体检质量失控的表现226

第五章 评价体检质量的主要指标227

第一节 评价体检质量的主要指标227

第二节 评价体检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230

第六章 控制体检质量的措施231

第五篇 常规检查项目与检查方法操作规范239

第一章 体格检查最基本的检查方法239

第二章 病史资料的采集242

第三章 一般检查及注意事项243

第四章 内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250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250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250

第三节 内科影像学检查257

第五章 儿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265

第一节 一般情况及病史收集265

第二节 小儿体格检查的特点266

第六章 外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272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272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272

第三节 外科影像学检查278

第四节 几种病征的判定286

第七章 神经精神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288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288

第二节 病史搜集288

第三节 特定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288

第四节 神经精神科特殊检查294

第八章 眼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297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297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297

第三节 眼科影像检查303

第九章 耳鼻咽喉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305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305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305

第十章 口腔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324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324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324

第三节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325

第十一章 皮肤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333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333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333

第十二章 妇科检查项目及检查方法336

第一节 常规检查项目336

第二节 特定检查方法336

第三节 妇科特殊检查340

第四节 妇科影像学检查341

第十三章 常见疾病的检验和检查344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344

第二节 循环系统疾病355

第三节 消化系统疾病364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379

第五节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391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408

第七节 神经系统疾病421

第八节 免疫性疾病425

第九节 生殖系统疾病429

第十节 儿科疾病435

第十一节 传染病和性病438

第十四章 临床检验参考值451

第一节 血液451

第二节 骨髓474

第三节 尿液476

第四节 粪478

第五节 胃液478

第六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479

第七节 脑脊液479

第八节 肾功能试验480

第九节 肺功能测定481

第十节 内分泌功能测定482

第十一节 精液488

第十二节 羊水489

第十三节 关节腔液490

第十四节 其他490

第六篇 体检化验技术标准规范493

第一章 血液学检验493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493

第二节 贫血检验499

第三节 出凝血检验509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检验528

第五节 血型鉴定与配血试验531

第六节 其他检验533

第二章 骨髓细胞学检验536

第一节 骨髓细胞染色检查536

第二节 骨髓细胞检查541

第三节 骨髓象分析和骨髓细胞学检验546

第三章 生化检验551

第一节 蛋白质及氨基酸检查551

第二节 糖类及其代谢产物检查565

第三节 血脂和脂蛋白类检查570

第四节 非蛋白氮类化合物检查578

第五节 酶类检查582

第六节 血清胆红素检查602

第七节 无机离子的测定603

第八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617

第九节 维生素测定623

第四章 心、肝、胆、肾疾病的生化检验628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的生化检验628

第二节 肝及胆道疾病的生化检验630

第三节 肾脏疾病的生化检验634

第四节 血清634

第五章 内分泌激素检查636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激素检查636

第二节 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激素641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脏相关激素检查645

第四节 性激素检查652

第五节 胰腺激素和胃肠激素检查658

第六节 其他激素660

第七节 内分泌激素动态功能试验663

第六章 免疫学检验672

第一节 体液免疫和免疫复合物检查672

第二节 血清补体免疫检查676

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查679

第四节 感染免疫学检查689

第五节 自身免疫抗体检查705

第七章 肿瘤标记物测定714

第一节 肿瘤相关抗原检查714

第二节 肿瘤相关的酶学检查720

第三节 肿瘤相关的激素检查723

第四节 肿瘤相关的蛋白质检查725

第五节 细胞因子测定726

第八章 肿瘤脱落细胞检查728

第一节 尿液细胞学检查728

第二节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728

第三节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729

第四节 精液和前列腺液细胞学检查730

第五节 阴道分泌物细胞学检查730

第六节 痰液细胞学检查731

第七节 胃液细胞学检查731

第八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细胞学检查732

第九章 微生物和寄生虫检验733

第一节 常见标本的普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733

第二节 其他细菌培养检查740

第三节 血液寄生虫检查742

第十章 基因诊断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744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检测744

第二节 内源性基因异常的检测750

第十一章 尿液检验752

第一节 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查752

第二节 尿液的化学检查756

第三节 尿沉渣检查767

第四节 尿酶检查770

第十二章 粪便检查773

第一节 粪便外观检查773

第二节 粪便化学检查774

第三节 粪便显微镜检查775

第十三章 脑脊液检验777

第一节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777

第二节 脑脊液的显微镜检查778

第三节 脑脊液的化学检查779

第十四章 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验784

第一节 胃液一般检查和显微镜784

第二节 胃液化学检查785

第三节 十二脂肠引流液检查787

第十五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790

第一节 胸腔积液检查790

第二节 腹水检查791

第三节 心包积液检查792

第四节 关节腔液检查792

第十六章 痰液检查794

第一节 痰液一般检查794

第二节 痰液显微镜检查795

第十七章 生殖系统体液检查797

第一节 精液检查797

第二节 前列腺液检查800

第三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801

第四节 羊水检查803

第五节 乳头溢液检查806

第十八章 妊娠试验808

第十九章 临床常用治疗药物监测810

第一节 抗癫痫药物监测810

第二节 解热镇痛药监测813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监测815

第四节 强心苷类药物监测817

第五节 抗生素类药物监测818

第六节 抗精神病药物监测820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药监测822

第八节 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监测823

第二十章 检验标本的采集和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825

第一节 检验标本的采集825

第二节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829

第七篇 医学检查技术标准规范837

第一章 内镜检查837

第一节 胃、十二指肠纤维内镜检查837

第二节 超声胃镜检查838

第三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839

第四节 小肠镜检查840

第五节 纤维结肠镜检查841

第六节 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842

第七节 纤维胆道镜检查843

第八节 腹腔镜检查844

第九节 胸腔镜检查846

第十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847

第十一节 食管镜检查848

第十二节 鼻腔内镜检查849

第十三节 纤维鼻咽镜检查849

第十四节 纤维喉镜检查850

第十五节 关节镜检查(膝关节镜、肩关节镜)851

第十六节 子宫内腔镜检查851

第十七节 电子阴道镜检查852

第十八节 膀胱镜检查853

第二章 超声检查855

第一节 B型超声检查856

第二节 超声心动图检查857

第三节 血管超声检查862

第四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862

第五节 介入性超声诊断检查864

第三章 心电检查867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867

第二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869

第三节 心电图药物试验872

第四节 动态心电图检查872

第五节 心机械图检查874

第六节 心电向量图检查874

第七节 希氏束电图及电生理学检查875

第四章 动态血压监测876

第五章 心脏插管检查878

第六章 脑电图检查880

第七章 脑电地形图检查881

第八章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882

第一节 针极肌电图检查882

第二节 单纤维肌电图检查883

第三节 巨肌电图检查883

第四节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883

第五节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查884

第六节 视觉电生理检查885

第七节 听觉诱发电位检查887

第九章 肺功能检查889

第一节 肺功能测验889

第二节 肺容量测定890

第三节 通气功能测定893

第四节 气道阻力测定895

第五节 小气道功能测定896

第六节 吸入气分布及混合测定898

第七节 肺顺应性测定899

第八节 弥散功能测定899

第九节 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差测定900

第十章 核医学检查901

第一节 内分泌系统核医学检查901

第二节 神经系统核医学检查905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核医学检查907

第四节 消化系统核医学检查909

第五节 呼吸系统核医学检查910

第六节 血液淋巴系统核医学检查911

第七节 骨骼系统核医学检查913

第八节 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检查914

第十一章 X线检查917

第一节 透视和摄片检查917

第二节 造影检查924

第十二章 计算机体层扫描(CT)检查934

第十三章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939

第八篇 体检诊断与体检结论规范947

第一章 体检诊断的步骤和思维方法947

第一节 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947

第二节 分析综合,提出诊断948

第三节 复检、验证诊断与动态观察950

第二章 体检诊断的内容和方法952

第一节 体检诊断的内容952

第二节 诊断方法953

第三章 建立体检诊断时的注意事项955

第四章 预后诊断957

第五章 误诊、错诊、漏诊原因分析958

第六章 体检结论959

第九篇 健康咨询与预防保健工作规范963

第一章 常见病预防与保健963

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预防与保健963

第二节 外科常见病预防与保健983

第三节 耳鼻喉科常见病预防与保健1002

第四节 眼科常见病预防与保健1012

第五节 口腔科常见病预防与保健1023

第六节 皮肤科常见病预防保健1030

第七节 神经科常见病预防保健1051

第二章 女性体检与预防保健1074

第一节 生殖健康1074

第二节 女性定期体检的重要意义1079

第三节 女性体检内容1083

第四节 特殊辅助检查1087

第五节 妇科常见病的预防与保健1088

第三章 小儿体检与保健预防1095

第一节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1095

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1096

第三节 体格发育1097

第四节 全身各系统的发育1102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心理发育1103

第六节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1108

第七节 体格生长偏离1110

第八节 儿童心理发育与行为问题1111

第九节 儿童预防保健1114

第十节 婴儿喂养1123

第十一节 营养性疾病1131

第四章 亚健康与预防保健1144

第一节 亚健康的检测和诊断1144

第三节 亚健康的预防保健1149

第五章 健康生活方式咨询1155

第一节 关于健康1155

第二节 健康状况自测1161

第三节 饮食与健康1166

第四节 锻炼与健康1172

第十篇 体检资料与体检报告管理规范1179

第一章 体检统计资料1179

第二章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181

第三章 体检资料的分析1184

第四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1185

第一节 统计表1185

第二节 统计图1186

第五章 体检总结报告的类型1191

第六章 撰写体检总结报告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192

第七章 全面体检总结报告1195

第八章 专题体检总结报告1197

第九章 体检资料入档的要求和保存1199

第十一篇 不同人群体检质量技术标准1203

第一章 普通人群路线健康体检技术标准1203

第二章 老干部健康体检技术标准1204

第三章 知识分子健康体检标准1205

第四章 婴幼儿定期健康体检标准1206

第一节 定期体检的时间和次数1206

第二节 健康体检内容1206

第三节 健康体检的结论与指导1207

第五章 在校学生定期健康体检标准1211

第六章 征兵体检标准1213

第一节 应征公民评选条件1213

第二节 各科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及判定标准1213

第三节 保证征兵体检质量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214

第七章 特殊环境医学实验员的体格检查标准1224

第一节 特殊环境医学实验员的体检内容及目的1224

第二节 特殊环境医学实验员体格选拔程序1226

第三节 特殊环境医学实验员的体检标准1227

第四节 实验员的身体素质标准1229

第八章 婚前体检、婚配指导及产前检查标准1231

第一节 婚前检查的意义1231

第二节 婚前检查的重点项目1232

第三节 婚配的分类指导1234

第四节 产前检查1236

第九章 肺结核体检标准1238

第一节 对可疑肺结核者进行筛检1239

第二节 重点人群检查1239

第三节 肺结核筛检项目及重点检查内容1239

第四节 肺结核的分类方法1242

第十章 亚健康人员体检标准1246

第十一章 献血人员健康体检查标准1249

第一节 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249

第二节 献血者健康体检要求1250

第三节 献血者体格检查标准1250

第四节 献血者血液检验标准1250

第五节 免疫接种后献血的规定1251

第六节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暂不能献血1251

第七节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献血1252

第八节 特殊献血人员的健康要求及检查方法1253

第十二章 性病监测对象、病种及检查项目1254

第一节 性病监测体检对象1254

第二节 性病监测体检病种1255

第三节 体检项目和重点内容1255

第四节 性病的检验1255

第十三章 艾滋病的初筛检查1260

第十四章 出国人员体检标准1264

第十五章 普通高等学校(军校)招生体检标准1266

第一节 招生体检的组织领导和程序1266

第二节 招生体检的内容和项目1266

第三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1267

第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1269

第五节 相关问题1273

第十六章 研究生招生体检标准1277

第一节 体检标准1277

第二节 相关问题1277

第十七章 普通中专(高中)招生体检标准1278

第一节 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中专不能录取1278

第二节 有下列疾病或生理缺陷者,不能录取的专业1279

第三节 体检要求1281

第四节 有关肝功能检查的补充规定1282

第五节 报考师范、护士专业的补充规定1282

第六节 其他补充规定1283

第七节 普通高中招生体检标准1283

第十八章 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1285

第一节 标准1285

第二节 执行细则1287

第三节 体检要求1288

第十九章 国家公务员录用及招工体检标准1291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1291

第二节 招工体检1301

第二十章 机动车驾驶人员体检标准1307

第一节 申请机动车驾驶证的身体条件1307

第二节 关于申请办理残疾人专用车辆牌证的残疾人的认定标准1308

第二十一章 癌症普查1309

第一节 肿瘤标志物检测1309

第二节 常见癌症单项筛检的重点检查项目和内容1314

第十二篇 职业病体检与伤残鉴定国家标准1325

第一章 职业病健康体检1325

第一节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国家标准)1325

第二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1344

第三节 服务行业人员体检1357

第二章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1360

第一节 职业病诊断机构1360

第二节 职业病诊断程序1362

第三节 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1365

第三章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1370

第四章 职工(军人)伤残评定系列国家标准137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376

第二节 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1392

第五章 劳动鉴定中的体格检查1397

第一节 劳动鉴定中体格检查的目的和作用1397

第二节 劳动鉴定机构及劳动鉴定中的医疗技术鉴定机构1397

第三节 劳动鉴定的程序1399

第四节 劳动鉴定中的体格检查项目和内容的确定1400

第五节 因公与非因公的划分1401

第六节 劳动鉴定中体格检查及医疗技术鉴定的注意事项1402

第七节 职业病名单1404

第八节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1406

第九节 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1455

第六章 生产性粉尘环境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459

第一节 生产性粉尘1459

第二节 尘肺病1459

第三节 尘肺病的分类1460

第四节 尘肺病的症状和检查1460

第五节 尘肺病并发症1462

第六节 尘肺病的预防1464

第七节 尘肺病的治疗1467

第七章 生产性毒物环境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470

第一节 什么是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470

第二节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1470

第三节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471

第四节 职业中毒症状表现与诊断依据1472

第五节 常见有毒物质1476

第六节 职业中毒的预防1487

第七节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救援1489

第八章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检查标准1491

第一节 生产性物理因素1491

第二节 生产性噪声环境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492

第三节 高温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494

第四节 减压病1495

第五节 高原和航空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496

第六节 震动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499

第九章 放射性作业人员健康检查标准1501

第一节 什么是放射性职业病1501

第二节 放射性急性照射与救助1502

第三节 怎样诊断和治疗放射性职业病1502

第四节 放射性职业病的预防1504

第十章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健康检查标准1506

第一节 什么是生物有害因素1506

第二节 炭疽1506

第三节 布氏杆菌病1508

第四节 森林脑炎1510

第十一章 职业性皮肤病体检标准1512

第一节 什么是职业性皮肤病1512

第二节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1515

第三节 敏性皮炎1517

第四节 职业性痤疮1518

第五节 电光性皮炎1519

第六节 职业性皮肤溃疡1520

第七节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1521

第八节 职业性黑皮病1526

第十二章 职业性眼病1529

第一节 什么是职业性眼病1529

第二节 化学性眼部灼伤1529

第三节 电光性眼炎1530

第四节 职业性白内障1531

第十三章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533

第一节 职业性听力损伤1533

第二节 铬鼻病1534

第三节 酸蚀病1535

第十四章 职业性肿瘤1538

第一节 什么是职业肿瘤1538

第二节 职业性肿瘤的诊断1540

第三节 职业性肺癌和间皮瘤1541

第四节 职业性膀胱癌1544

第五节 职业性白血病1544

第六节 职业性肝血管肉瘤1545

第十五章 其他职业病的检查1546

第一节 金属烟热1546

第二节 棉尘病1547

第三节 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1548

第四节 职业性哮喘1549

第五节 矿井下工人滑囊炎15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