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乃东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乃东县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3236047.jpg)
- 乃东县地方志编纂领导小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 ISBN:78005767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883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916页
- 主题词:乃东县-地方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乃东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篇 自然地理2
第一章 地质 地貌2
第一节 地质2
第二节 地貌4
第二章 土壤 植被11
第一节 土壤11
第二节 植被25
第三章 水文27
第一节 地下水27
第二节 地表水27
第四章 气候34
第一节 气候特点34
第二节 气候要素36
第三节 物候45
第四节 农业气候区划47
第五章 自然资源52
第一节 矿藏52
第二节 植物55
第三节 动物86
第四节 水资源及水能资源100
第五节 风能和太阳能101
第六章 自然灾害103
第一节 干旱与风灾103
第二节 霜冻与冰雹104
第三节 洪水与泥石流106
第四节 虫害与鼠害107
第五节 地震110
第二篇 建置114
第一章 建置区划114
第一节 境域114
第二节 沿革115
第三节 区划118
第二章 乡镇概况129
第一节 亚堆乡129
第二节 颇章乡131
第三节 昌珠镇132
第四节 泽当镇135
第五节 多颇章乡137
第六节 结巴乡138
第七节 索珠乡140
第三篇 政党群团144
第一章 组织机构144
第一节 中共乃东县(宗)委144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151
第三节 工作机构153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157
第二章 党务工作169
第一节 组织建设169
第二节 宣传170
第三节 统战173
第四节 党建175
第五节 纪律检查177
第六节 政法工作179
第七节 档案工作184
第三章 政协186
第一节 机构与会议186
第二节 参政议政187
第四章 群众团体189
第一节 工会189
第二节 共青团191
第三节 妇联195
第四节 少年先锋队199
第五节 农会和贫协200
第四篇 政权 政务204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204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204
第二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207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209
第四节 选举人大代表212
第五节 行使职权214
第二章 政府217
第一节 县(宗)政府217
第二节 基层政权227
第三节 施政242
第四节 来信来访248
第三章 劳动人事249
第一节 机构249
第二节 就业队伍类别250
第三节 劳动就业252
第四节 工资福利253
第五节 社会保障255
第四章 民政257
第一节 管理257
第二节 优抚260
第三节 救济与扶贫261
第四节 复原退伍军人安置264
第五节 双拥工作265
第六节 村民自治建设266
第七节 婚姻登记269
第五篇 政法272
第一章 公安272
第一节 机构272
第二节 户口管理274
第三节 治安保卫275
第四节 刑事侦查276
第五节 教育改造与危安案件管理277
第二章 检察279
第一节 机构279
第二节 刑事检察280
第三节 经济与民事行政检察282
第四节 法纪与监所检察282
第五节 法律监督283
第六节 检察制度改革284
第三章 审判285
第一节 机构285
第二节 传统司法审判286
第三节 刑事与民事审判288
第四节 经济与行政审判289
第五节 执行与调解289
第六节 审判制度改革290
第六篇 经济综合管理294
第一章 计划管理294
第一节 机构294
第二节 业务管理295
第二章 物价与计量管理297
第一节 物价管理297
第二节 计量管理301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303
第一节 机构303
第二节 市场管理304
第三节 企业管理307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308
第四章 土地管理310
第一节 机构310
第二节 业务管理311
第七篇 农林牧水316
第一章 机构316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316
第二节 直属企事业单位318
第二章 农业320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320
第二节 耕地326
第三节 农作物327
第四节 粮油产量333
第五节 耕作制度与方法335
第六节 科学种田337
第七节 农机具341
第八节 农田建设343
第九节 收益分配346
第十节 农业区划350
第三章 畜牧业353
第一节 管理353
第二节 畜牧业生产关系356
第三节 草场359
第四节 畜禽种类367
第五节 饲养方式374
第六节 畜禽品种改良375
第七节 疫病防治377
第八节 畜禽产品378
第九节 牧业区划379
第四章 林业381
第一节 管理381
第二节 资源382
第三节 天然林384
第四节 人工林387
第五节 经济林木389
第六节 森林采伐389
第七节 林产品390
第八节 林业区划392
第五章 水利396
第一节 水利工程396
第二节 人畜饮水工程400
第三节 小型水电站402
第四节 水土保持403
第五节 水利区划404
第八篇 商业 粮食 多种经营410
第一章 商业410
第一节 机构410
第二节 私营商业411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413
第四节 国营商业415
第五节 饮食服务及加工业418
第六节 集市贸易421
第七节 物资与成品油供应422
第八节 农机供应424
第二章 粮油购销425
第一节 管理425
第二节 征购427
第三节 供应与销售431
第四节 储运434
第五节 加工436
第三章 多种经营437
第一节 机构437
第二节 工副业438
第三节 乡镇企业439
第四节 民族手工业442
第五节 采掘与建材业444
第六节 食品及饲料加工446
第七节 水产渔业448
第八节 缝纫与农机具修理448
第九篇 交通 邮电 城建 旅游452
第一章 交通运输452
第一节 交通452
第二节 运输456
第三节 公路养护459
第四节 交通事故与交通管理459
第二章 邮电461
第一节 机构461
第二节 邮政462
第三节 电信468
第三章 城乡建设469
第一节 管理469
第二节 城镇规划469
第三节 城镇建设471
第四节 城镇设施474
第五节 园林绿化479
第六节 环境保护479
第七节 建筑队伍480
第四章 旅游482
第一节 旅游景观482
第二节 旅游服务483
第十篇 财税 金融486
第一章 财政486
第一节 机构与体制486
第二节 财政收入489
第三节 财政支出490
第二章 税收493
第一节 管理493
第二节 税种494
第三节 农牧业税496
第四节 工商业税498
第五节 所得税499
第六节 其他税种500
第三章 金融502
第一节 机构502
第二节 存储504
第三节 信贷506
第四节 其他业务509
第十一篇 文化512
第一章 戏曲歌舞512
第一节 藏戏512
第二节 民间歌舞513
第三节 民间歌谣516
第二章 民间文学525
第一节 民间故事525
第二节 民间谚语537
第三节 方言538
第三章 建筑 绘画 雕塑艺术543
第一节 建筑艺术543
第二节 绘画与雕塑艺术544
第四章 文物548
第一节 拉康与寺庙548
第二节 古遗址564
第三节 古塔568
第四节 古墓葬570
第五节 名胜572
第六节 牌匾 石碑574
第七节 文物征集与收藏574
第八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79
第五章 服饰与饮食文化582
第一节 服饰582
第二节 饮食585
第三节 居住589
第四节 生活用品590
第五节 节日592
第六节 礼仪596
第六章 群众文化598
第一节 文化建设598
第二节 文艺宣传599
第七章 影视 广播602
第一节 电影602
第二节 电视603
第三节 广播603
第四节 新闻宣传604
第八章 语言使用与地方志编修605
第一节 汉藏双语使用605
第二节 地方志编修606
第十二篇 教科 卫生610
第一章 教育610
第一节 机构及政策610
第二节 幼儿教育614
第三节 小学教育615
第四节 中学教育618
第五节 职业技术教育619
第六节 扫盲教育621
第七节 成人教育622
第八节 教师队伍622
第九节 教育经费624
第二章 体育626
第一节 管理626
第二节 学校体育626
第三节 群众体育627
第四节 运动会628
第三章 科技631
第一节 管理631
第二节 科技队伍632
第三节 科技活动635
第四章 卫生638
第一节 机构638
第二节 医疗642
第三节 防疫646
第四节 妇幼保健652
第五节 医政药政655
第六节 医疗制度656
第十三篇 社会660
第一章 人口660
第一节 人口变动660
第二节 人口结构663
第三节 人口政策665
第四节 人口普查668
第二章 民族671
第一节 藏族671
第二节 汉族672
第三节 其他民族673
第三章 宗教674
第一节 管理机构674
第二节 宗教信仰及传播675
第四章 风俗民情680
第一节 人名680
第二节 婚嫁682
第三节 生育683
第四节 丧葬684
第五节 习俗688
第六节 娱乐 嗜好690
第七节 称呼 行旅691
第八节 禁忌692
第十四篇 军事696
第一章 驻军696
第一节 中央驻军696
第二节 地方驻军697
第二章 兵役703
第一节 兵差703
第二节 征兵704
第三节 民兵705
第三章 战备与战事708
第一节 战备708
第二节 军事设施708
第三节 战事709
人物713
一、传714
二、简介723
三、录732
四、表736
大事记741
专记827
援藏828
考833
一、帕竹地方政权与元、明、清中央的关系考略834
二、雅砻觉阿王系考略850
三、江洛金晉卡简况852
附录853
一、中共西藏工委关于牧区当前若干具体政策的规定(1961年6月)854
二、中共西藏工委关于农村若干具体政策的规定(1961年6月)861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节录)866
四、“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节录)870
五、“九五”期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划877
编后记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