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3251030.jpg)
- 孙宏典,李俊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506982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 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
一、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特点1
二、马克思恩格斯能力思想的基本观点5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能力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1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能力思想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启示1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探索21
第一节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探索21
一、以“赶考”为喻,向全党敲起提高执政意识的警钟22
二、坚定走民主之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25
三、始终把反对官僚主义、保持政权的纯洁性,作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8
四、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增强执政党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能力30
五、提出党不能直接向政权机关发号施令,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2
第二节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探索35
一、论述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5
二、明晰了执政党要有深刻的执政意识38
三、明确了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43
四、开创了新时期执政党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46
第三节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探索56
一、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57
二、科学分析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地位57
三、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进行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问题62
四、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执政方略68
第四节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探索73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73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77
三、系统总结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79
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83
五、把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明晰了执政党建设的总体布局85
第二章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8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和全新的课题88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举88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90
三、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执政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91
第二节 驾驭经济发展 抓好第一要务97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97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100
三、维护好人民的切身利益,提高解决重大经济问题的能力103
四、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运行106
第三节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把握前进方向109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改革方向110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分配改革方向113
三、坚持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115
四、坚持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17
第四节 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121
一、加强对对外开放的指导,掌握对外开放主动权121
二、驾驭对外开放,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123
第五节 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126
一、理顺党政关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126
二、完善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129
三、转变政府职能,塑造创新型政府132
第三章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138
第一节 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138
一、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138
二、争取、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40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142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145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145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147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149
第三节 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54
一、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154
二、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关系到执政党的合法性156
三、执政党依法执政能力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160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应正确理解法律和政策的关系164
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169
一、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69
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180
第五节 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191
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91
二、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194
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主要对策197
第四章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
第一节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一项重大课题201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时代要求201
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一环206
三、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主要任务208
四、稳步推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伟大工程212
第二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软实力215
一、营造有利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舆论环境215
二、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21
三、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26
四、遵循市场逻辑,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发展232
第三节 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能力238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39
二、探索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242
三、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246
第四节 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文化的国际竞争力248
一、树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意识249
二、发展对外文化教育255
三、拓宽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渠道259
第五章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2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现实基础和重大意义264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65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266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270
第二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275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76
二、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277
三、健全完善社会管理体系277
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278
五、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79
六、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280
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281
第三节 增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282
一、增强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283
二、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本领284
三、增强管理社会的本领286
四、增强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287
五、增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289
六、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291
七、增强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293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路径选择295
一、在政府角色准确定位的过程中提升能力295
二、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提升能力298
三、在完善社会调控手段中提升能力300
四、在社会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提升能力304
五、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中提升能力306
第六章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311
第一节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的思想建设311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312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314
三、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执政规律,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316
第二节 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317
一、创新干部培训方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318
二、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320
三、更新干部政绩评价标准321
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23
第三节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325
一、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326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327
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工作作风328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风329
五、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329
第四节 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制度建设330
一、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内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331
二、发展党内民主,完善党内选举制度333
三、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336
四、理顺党和公共权力的关系339
第五节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340
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341
二、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342
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惩治在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作用343
后记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