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企业的动态能力 一个整合框架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企业的动态能力 一个整合框架的研究
  • 尹丽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0960874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2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5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范式转变视角下企业的动态能力 一个整合框架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导论1

1.1 研究背景1

1.1.1 实践背景1

1.1.2 理论背景4

1.2 本书研究的问题11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13

1.3.1 技术范式的概念13

1.3.2 动态能力的概念13

1.3.3 惯例的概念14

1.4 本书的研究方法14

1.5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17

1.5.1 本书的研究内容17

1.5.2 本书研究的逻辑框架19

1.6 本书的创新点19

2 企业动态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23

2.1 对企业能力本质的认识过程23

2.1.1 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23

2.1.2 奈特的不确定性的思想26

2.1.3 西蒙的有限理性思想27

2.1.4 企业的契约理论28

2.1.5 产业组织理论29

2.1.6 演化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32

2.1.7 企业成长理论36

2.2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38

2.2.1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的提出38

2.2.2 资源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基础39

2.2.3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理论贡献与局限42

2.3 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43

2.3.1 核心能力的概念43

2.3.2 资源与能力的区别45

2.3.3 核心能力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46

2.4 动态能力理论47

2.4.1 动态能力的概念描述47

2.4.2 动态能力理论的主要内容50

2.4.3 核心能力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的比较57

2.4.4 动态能力与经济租金创造59

2.4.5 对现有动态能力研究的评价60

3 技术范式转变——突破性创新过程65

3.1 引言65

3.2 企业的创新过程66

3.2.1 渐进性创新66

3.2.2 突破性创新67

3.2.3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比较69

3.3 突破性创新的一般过程72

3.3.1 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流程72

3.3.2 突破性创新的破坏程度76

3.4 突破性创新的破坏路径78

3.4.1 新市场破坏79

3.4.2 低端破坏80

3.4.3 高端破坏81

3.4.4 破坏路径的比较81

3.5 技术演化的周期模型82

3.5.1 技术演化的社会过程82

3.5.2 技术演化中的技术变异84

3.5.3 技术演化中的主导设计85

4 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构建89

4.1 企业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89

4.2 企业动态能力的相关理论模型94

4.2.1 技术范式转变期资源能力——零阶能力的演化模型94

4.2.2 技术范式转换期的动态能力——一阶能力的相关模型97

4.3 企业动态能力的两阶段—双过程的扩展模型的构建104

5 动态能力——战略过程维度107

5.1 突破性技术变异的搜寻107

5.1.1 技术变异的搜寻方式107

5.1.2 技术变异的识别、评估111

5.2 企业能力的重构机制120

5.2.1 能力重构的演化机制120

5.2.2 能力重构的替代机制121

5.2.3 能力重构的转变机制123

5.2.4 能力重构的成本、风险125

5.3 能力重构机制的选择127

5.3.1 技术变化的性质对能力重构机制选择的影响127

5.3.2 在位者的能力性质对能力重构机制选择的影响129

5.3.3 能力差距对能力重构机制的影响131

5.4 技术范式转换中企业两种战略制定模式的平衡132

6 动态能力——组织过程维度137

6.1 领导模式和过程137

6.1.1 领导模式137

6.1.2 领导角色与转变过程的匹配145

6.2 组织结构模式149

6.2.1 “超文本”组织150

6.2.2 虚拟网络组织155

6.2.3 蜂窝型组织157

6.3 技术范式转变中的组织文化159

6.3.1 组织文化的基本模型159

6.3.2 组织成长过程中的文化周期162

7 LKJT公司的案例实证研究165

7.1 LKJT公司的动态能力的案例实证分析165

7.1.1 LKJT公司的发展背景165

7.1.2 LKJT公司的转型之困166

7.1.3 LKJT公司的战略转型169

7.2 LKJT公司动态能力的双过程—两阶段模型的分析172

7.2.1 LKJT公司零阶能力变化过程的分析172

7.2.2 LKJT公司一阶动态能力的两阶段分析175

7.3 结论:观点与启示181

8 结论与展望187

8.1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187

8.2 研究结果的意义190

8.3 未来研究展望191

参考文献193

后记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