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伤寒真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伤寒真原](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3255340.jpg)
- 田合禄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773526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657页
- 主题词:太极-关系-伤寒(中医)-辨证论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 伤寒真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医学诊治的研究方法1
(一)医学诊治研究方法的基本元素:象和数1
(二)医学诊治方法的基本元素:量化1
(三)现代高科技——数码科学2
(四)治疗:中西医的治疗方法不同2
二、张仲景与《伤寒论》2
(一)张仲景的生活年代2
(二)《伤寒论》成书的背景5
(三)《伤寒论》的内容11
三、导读13
第一章 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的创建15
一、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的创建15
(一)《内经》运气七篇大论用到《周易》的河图、洛书24
(二)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27
(三)《内经》“藏气法时”观点27
(四)《伤寒论》内证34
(五)脏气法时用药研究73
二、《伤寒论》阴阳大纲94
三、《伤寒论》中太极三部六经辨证105
四、三部六经阴阳气血多少109
五、三部六经一、二、三的阴阳含义110
六、三部六经阴阳在躯干的分布111
七、督脉统阳,任脉统阴113
八、中医太极三部六经病与八纲和营卫气血的关系114
第二章 中医太极医学116
一、少阳三焦相火和太阴脾水合为人身之太极116
(一)中医太极水火说119
(二)水循环133
(三)火土合德与水土合德135
(四)脾主湿140
(五)胃气148
(六)章门、石门148
(七)中医优化结晶——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149
(八)脐腹解剖知识150
(九)脐部诊疗古文献选摘154
二、黄庭太极是人体的免疫系统173
三、太极之经脉176
四、太极脉诊179
五、至阳至阴要义179
六、孤腑孤脏195
七、太极生营卫气血196
(一)主开阖出入196
(二)生化营卫气血199
八、太极升降乃百病之渊薮208
(一)阴阳升降的枢纽210
(二)脐腹——气交——命门222
(三)太极病因223
九、否泰说235
(一)火痞证239
(二)水痞证241
十、太极枢纽证242
第三章 两仪医学260
一、阳仪少阳260
(一)少阳解260
(二)少阳三焦腑266
1.三焦功能267
2.生机——火藏于水269
3.三焦为器有形272
4.气街三焦说272
5.至阳说286
(三)少阳胆286
1.释胆286
2.奇恒之腑287
3.中正之官288
4.十一藏皆取决于胆289
5.中精之府291
(四)少阳时空相292
(五)少阳别解295
1.三田295
2.三清295
(六)少阳的生理功能296
1.阳气之主296
2.蒸腐水谷,化生营卫气血296
3.三焦主升降出入296
4.口、咽、目297
5.主持诸气299
6.主持水道300
(七)少阳的病因病理301
1.内因301
2.外因302
3.郁证304
4.口苦、咽干、目眩310
(八)病夭由少阳生311
(九)青春常在313
(十)少阳相火有太过与不及316
(十一)少阳相火治则331
(十二)运气少阳司政解332
二、阴仪太阴340
(一)太阴解340
1.太阴属脾土340
2.太阴属肾水340
3.至阴说340
4.西南得朋344
5.水土合德344
(二)时令说344
1.天道中脾与时令的关系344
2.地道中脾与时令的关系345
(三)主湿345
(四)太阴病345
1.太阴脾水太过病345
2.太阴脾水不足病351
3.太阴病的治疗353
4.太阴病欲解时360
(五)脾为谏议之官362
(六)运气太阴司政解364
三、水火保健康水火生百病371
(一)风湿性关节炎374
(二)循环系统疾病376
四、治病之本在于太极阴、阳、水、火、虚、实377
五、阴火——千古疑案382
(一)四逆汤证382
(二)附子泻心汤证、黄连汤证、乌梅丸证、栀子豉汤证等等。387
(三)升麻鳖甲汤证387
(四)上热中寒证388
(五)百合病证389
(六)麦门冬汤证390
(七)交泰丸证390
(八)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证390
(九)封髓丹证391
(十)补肾丸证391
(十一)既济汤证393
(十二)引火汤证393
(十三)潜龙汤证393
(十四)潜阳丹证394
(十五)论“阴盛格阳”398
(十六)用药分量404
(十七)阴火病的治疗原则404
六、应该怎样扶阳406
第四章 四象医学433
一、外感四象医学433
(一)外感病的种类433
1.以病因分类433
2.按发病时间分类433
3.以病名分类438
(二)外感病传变方式438
1.本经系统为病438
2.以胜相加传变438
(三)六经分证440
(四)阳仪二象病证441
1.太阳的生理病理及证治450
2.厥阴的生理病理及证治521
(五)阴仪二象病证537
1.阳明的生理病理及证治543
2.少阴的生理病理及证治574
二、内伤四象医学590
(一)太极与太阳心系的关系592
1.从心系治太极病592
2.从太极治心病593
(二)太极与阳明肺系的关系594
1.从太极治肺系病594
2.从肺系治太极病596
(三)太极与厥阴肝系的关系597
1.从肝系治太极病597
2.从太极治肝病599
(四)太极与少阴肾系的关系599
1.从肾系治太极病599
2.从太极治肾病601
三、外感内伤医学的异同点605
第五章 临证须知——祛病现象606
一、自身祛病现象606
二、药物祛病现象607
(一)王孟英的临证经验607
(二)郑钦安的临证经验607
(三)吴佩衡的临证经验608
(四)范中林的临证经验609
(五)泽田健的临证经验609
(六)王正龙的临床经验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