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的精神与价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的精神与价值](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3255356.jpg)
- 李醒民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4299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35页
- 主题词:科学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的精神与价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科学精神的哲学和文化意蕴1
第一编 科学与价值发微9
第一章 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9
第一节 什么是价值?9
第二节 科学与价值之关系的几个方面14
第三节 科学知识体系中的价值14
第四节 科学研究活动中的价值20
第五节 科学社会建制中的价值27
第六节 科学和人的价值36
第二章 科学价值中性的神话40
第三章 论科学的精神价值50
第一节 对科学的精神价值的忽视和误解50
第二节 科学的精神价值52
第三节 几点原则性的看法63
第四章 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66
第一节 两个评价标准——“外部的确认”和“内部的完美”66
第二节 两个标准在评价科学理论中的地位68
第三节 “内部的完美”标准的丰富内涵75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价值评价82
第一节 事实评价面临的困难83
第二节 价值评价的必要性和理智价值标准87
第三节 对科学客观性的“拯救”94
第六章 反科学主义思潮评析99
第二编 科学伦理和科学良心107
第七章 科学和伦理107
第八章 科学家的科学良心111
第一节 科学的精神气质112
第二节 科学的本质:真、善、美115
第三节 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和行为准则120
第九章 科学巨星,光耀千秋——“科学巨星——世界著名科学家评传”丛书总序126
第十章 现代科学的精神气质——从哲人科学家马赫及其思想来看129
第一节 启蒙和自由129
第二节 怀疑和批判132
第三节 历史和实践134
第四节 兼融和宽容136
第五节 谦逊和进取138
第三编 在科学与哲学之间143
第十一章 在科学与哲学之间143
第十二章 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狭义相对论创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146
第一节 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认识论分析148
第二节 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方法论分析160
第三节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为什么洛伦兹和彭加勒未能达到相对论?163
第十三章 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准则169
第一节 爱因斯坦:一个典型的例证170
第二节 科学的历史是贯穿这种“张力”关系的历史176
第三节 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之丰富内涵和依据184
第十四章 论哲人科学家192
第一节 正名192
第二节 特点194
第三节 作用203
第十五章 马赫:启蒙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207
第一节 启蒙哲学家207
第二节 自由思想家211
第三节 主要哲学意图213
第四节 被误解的实证论218
第五节 唯心论?唯我论?221
第十六章 评彭加勒的科学观227
第一节 科学:它的定义、目的和规范227
第二节 科学发展的动态图像232
第三节 科学向统一性和简单性进展236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结构和本性240
第五节 科学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强大力量246
第六节 为科学而科学252
第七节 科学家的信仰、秉性和美德257
第十七章 简论迪昂的科学哲学思想261
第一节 物理学理论的目的262
第二节 物理学理论的结构270
第十八章 奥斯特瓦尔德的能量学和唯能论276
第一节 能量学和唯能论的提出277
第二节 能量学和唯能论的基本内容282
第三节 不应全盘否定能量学和唯能论286
第十九章 论皮尔逊的科学观291
第一节 科学的目的、特性和价值292
第二节 科学的范围、方法和分类296
第三节 科学的想象力和审美判断300
第二十章 走向科学理性论——也论爱因斯坦的哲学历程305
第一节 早期明显的怀疑的经验论及其思想渊源307
第二节 走向科学理性论313
第三节 科学理性论的显著特色319
第四编 科学与社会的互动327
第二十一章 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327
第二十二章 把民主和科学精神变为国民的自觉意识330
第二十三章 科学史的社会功能333
第二十四章 论专家政治337
第二十五章 基础研究及其社会意义341
第二十六章 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为什么发端于德国?——一个值得探讨的科学社会史问题347
第一节 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347
第二节 19世纪德国科学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科学精神349
第三节 德国科学沃土上成长起来的精英:伦琴、普朗克和爱因斯坦364
第四节 几点原则性的看法376
第五编 科学的文化意义381
第二十七章 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关于科学发现的几个问题381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发现?382
第二节 科学发现的起点384
第三节 科学发现的逻辑386
第四节 科学美与科学发现389
第五节 哲学启迪与科学发现392
第六节 科学发现的心理机制393
第七节 科学革新家的精神气质396
第八节 科学思想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以及进行案例分析的指导原则399
第二十八章 爱因斯坦的科学信念404
第二十九章 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个性409
第一节 摆脱自我,力求从思想上把握事物410
第二节 坚不可摧的怀疑态度和独立性412
第三节 始终以孩子般的好奇眼睛窥视这个世界414
第四节 乐于做一个“孤独的旅客”416
第五节 能够一眼看穿疑难重重、错综复杂的迷宫419
第六节 把艺术的要求作为科学创造的主要动机之一420
第七节 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422
第三十章 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424
第一节 宇宙宗教:对宇宙合理性的信仰425
第二节 宇宙宗教感情所采取的表现形式429
第三节 宇宙宗教感情:科学研究的动机和动力432
第四节 科学、宗教及其他434
第三十一章 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意象438
第三十二章 科学解释的历史变迁448
第一节 古代科学中的科学解释:拟人说449
第二节 近代科学中的科学解释:机械说453
第三节 现代科学中的科学解释:嵌入说457
第四节 最后的沉思459
第三十三章 论科学中的语言翻译462
第一节 批判学派的先声463
第二节 库恩的“回应”472
第三节 简短的评论477
第三十四章 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479
第一节 科学革命是科学“词典”的重新编纂480
第二节 导致科学革命的科学发明实质上是“语言游戏”486
第三节 科学革命促使科学共同体的“生活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492
关于本书各章的由来和说明497
跋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