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播电视设计安装技术分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勇,刘振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88705089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播电视设计安装技术分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电视发射台的设计1
第一节 电视发射台的组成1
第二节 电视发射机类型与组成2
第三节 电视发射台选址4
第四节 系统设计计算5
第二章 中波广播发射机安装调试与控制11
第一节 中波广播发射机概述11
一、广播技术的发展方向11
二、中波板极调幅广播发射机15
三、板极帘栅极同时调幅(简称板—帘同调)18
四、脉宽调制(PDM)发射机19
五、脉阶调制(PSM)发射机27
第二节 广播发射机的电源33
一、交流供电系统34
二、发射机的直流电源35
三、大功率高压整流电源44
四、200kW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高压整流电路及计算55
第三节 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调试58
一、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试59
二、低频放大器的调试67
三、调幅及板极调幅工作状态的选择70
四、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整机联调77
五、整机的稳定性试验81
第四节 中波发射天线及调试82
一、天线及地网82
二、馈线及地线84
三、天线调配网络及调配方法86
第五节 发射机的控制与保安92
一、发射机对控制系统的要求93
二、200kW中波发射机控制电路分析94
三、广播发射机逻辑控制101
四、10kW中波广播发射机逻辑控制电路分析111
第三章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117
第一节 有线电视系统的设计基础117
一、电视信号的产生与传播117
二、增益121
三、载噪比123
四、非线性失真130
五、视频信号特性参数139
第二节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的任务141
一、技术方案设计142
二、绘制设计图143
第三节 前端的工程设计144
一、接收场强的计算144
二、天线输出电平的计算146
三、前端的组成形式147
第四节 干线传输部分的工程设计153
一、确定干线电长度和串接的放大器台数153
二、合理分配技术指标154
三、干线放大器传输电平的计算154
四、放大器电平的倾斜方式156
五、干线长度与干线放大器增益的关系157
六、干线电平变化的控制158
七、干线放大器的供电161
第五节 分配系统的工程设计162
一、用户端对接收信号的要求162
二、分配系统的组成形式164
三、分配系统的电平计算165
第六节 有线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步骤169
一、设计步骤169
二、大型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实例170
第四章 电缆传输系统的设计施工181
第一节 射频同轴电缆181
一、射频同轴电缆结构181
二、射频同轴电缆性能182
第二节 无源器件185
一、分配器、分支器和串接式分支器(串接式输出口)185
二、衰减器189
三、均衡器190
四、系统输出口193
五、双向滤波器和电源插入器195
六、接插件196
第三节 电缆放大器197
一、全频道放大器199
二、干线放大器200
三、干线站206
四、线路延长放大器207
五、电缆放大器的集中供电209
六、ALC放大器调试210
第四节 导频信号发生器211
第五节 电缆干线设计铺设211
一、设计步骤和内容214
二、干线载噪比215
三、干线交调比217
四、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218
五、干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范围219
六、干线放大器级间距离和均衡222
七、集中供电计算223
第六节 用户分配网络设计安装225
第七节 有线电视机上变换器229
第八节 双向电缆传输230
一、双向电缆传输的组成230
二、双向电缆传输设计232
第九节 有线电视的加扰和解扰233
第五章 光缆传输系统设计与安装235
第一节 激光基础知识235
第二节 光器件、器材和设备236
一、激光器和光发送机236
二、光电二极管和光接收机241
三、光放大器243
四、光耦合器和光分路器246
五、光纤的活动连接248
六、波分复用器250
七、光纤和光缆251
第三节 光缆传输系统组成和分析253
一、AM光缆传输系统254
二、FM光缆传输系统255
三、数字基带光缆传输系统256
四、远距离光缆传输257
五、载噪比和非线性失真分析259
第四节 光缆传输结构和规划262
一、传输结构262
二、网络规划264
第五节 光缆传输设计265
第六节 光缆工程施工和调试274
一、光缆工程的施工275
二、光发送机、光接收机的安装和调试280
三、维护和排除故障282
第七节 光传输测试283
第六章 微波传输系统的设计安装286
第一节 微波分类和频率配置286
第二节 微波传输设备290
一、微波发射机290
二、天线和馈线298
三、下变频器299
四、微波转播站305
第三节 微波传输系统307
一、MMDS传输系统307
二、数字MMDS系统309
三、AML传输系统311
四、FML系统312
五、系统配置313
六、微波传输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314
第四节 微波传输系统规划317
第五节 微波传输系统设计320
第六节 MMDS加扰和解扰323
第七章 有线电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326
第一节 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326
一、场强仪326
二、电视信号发生器327
三、扫频仪328
四、万用表331
第二节 有关测试的几个基本概念331
一、图像质量评分法332
二、交扰调制332
三、相互调制332
四、同频干扰333
五、邻频干扰333
六、重影333
第三节 有线电视系统前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33
一、前端设备的组成与作用334
二、前端设备的选用335
三、前端设备的布置与布线335
四、前端设备的调试337
第四节 干线的设计与安装337
一、同轴电缆的衰减与补偿338
二、干线电平的计算与分配339
三、干线放大器输入输出电平的确定341
四、干线的安装342
第五节 入户线的设计与安装344
一、用户电平的确定与分配344
二、入户线的安装347
第六节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348
一、室外设备的防雷与接地349
二、室内设备的防雷与接地350
三、雷雨天气的工作注意事项350
第七节 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350
一、信号电平及场强的测试350
二、部件增益和衰减量的测试352
三、部件的幅频特性不平度的测试352
四、噪声系数和载噪比的测试353
五、交扰调制和相互调制的测试354
六、电压驻波比与反射波的测试354
七、接地电阻的测试356
八、隔离度的测试356
第八章 有线广播系统设备的安装配接380
第一节 有线广播系统的设计380
一、广播音响系统的主要形式380
二、广播音响系统输出功率的馈送382
第二节 有线广播系统前端的配接385
一、阻抗匹配385
二、电平配合385
第三节 扬声器的配接385
一、定阻抗式配接385
二、定电压式配接391
第四节 扬声器的布置与功率选择395
一、室内扬声器的布置与功率选择395
二、室外扬声器的布置与功率选择400
三、多功能厅的扩声系统设计403
第九章 卫星电视的有线传播系统器材安装416
第一节 有线电视传播原理416
一、有线电视的种类与特点416
二、有线电视传播系统的组成418
第二节 调制器419
一、中频调制式电视调制器419
二、直接调制式电视调制器420
第三节 混合器与分波器424
一、滤波器与陷波器424
二、混合器的作用与种类及原理426
三、混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430
四、分波器430
第四节 线路放大器431
一、线路放大器的作用与种类431
二、线路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431
三、天线放大器的电路原理433
四、频道放大器的电路工作原理434
五、晶体管干线放大器的电路工作原理435
六、集成电路线路放大器436
第五节 分配器与分支器436
一、分配器的作用与种类436
二、分配器的工作原理437
三、分配器的主要性能指标439
四、分支器的作用与原理439
第六节 有线电视系统的传输线441
一、同轴电缆442
二、平行馈线443
第七节 有线电视的其他附加电路443
一、均衡器444
二、导频信号发生器446
三、衰减器447
四、自动开关机电路448
第十章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449
第一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449
一、系统部分449
二、天线部分454
三、室外接收单元部分456
四、室内接收单元部分459
第二节 卫星电视质量与系统性能指标的关系462
一、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462
二、图像质量与系统性能指标的关系463
第三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性能分析464
一、模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性能分析464
二、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性能分析465
第四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与设备选择468
一、模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468
二、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设计472
三、设备的选择475
第五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安装与调整478
一、接收站点的选择478
二、设备的安装482
三、系统的调试482
第六节 卫星电视的多用户接收483
一、卫星电视的开路转播484
二、共用卫星天线系统486
三、电缆电视闭路转播系统487
第十一章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489
第一节 室外部件的安装489
一、抛物面天线的安装489
二、极化的判断490
第二节 室内部件的安装492
一、室内部件与室外单元的配置492
二、室内设备的布置492
三、室内设备的连接492
第三节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调试494
一、接收天线的调试494
二、接收机的调试495
第十二章 卫星数字视频广播(DVB-S)统安装设计537
第一节 DVB-S系统概述537
一、数字卫星广播系统模型537
二、数字调制技术539
三、差错控制编码540
四、DVB-S系统541
第二节 复用适配与能量扩散544
一、扰码的作用545
二、伪随机序列545
三、扰码和解扰的实现550
第三节 RS编码与译码553
一、线性分组码引论554
二、循环码559
三、RS码的基本概念563
四、RS码的编码和译码564
第四节 卷积交织与去交织566
一、交织的基本概念566
二、分组交织567
三、卷积交织568
第五节 卷积编码与维特比译码569
一、卷积码的基本概念569
二、卷积码的图解表示和距高特性571
三、卷积码的最佳译码—维特比译码574
四、删除型(Punctured)卷积码578
第六节 基带成形581
一、频带限制581
二、理想低通滤波器的脉冲成形583
三、升余弦滚降滤波器584
第七节 QPSK调制与解调586
一、数字调制解调原理586
二、QPSK调制588
第八节 DigicipherⅡ系统592
一、系统概述593
二、信源编码和复用594
三、信道编码和调制594
第十三章 数字卫星接收系统的工程安装设计596
第一节 数字卫星链路的计算596
一、误码性能要求596
二、链路方程599
三、计算举例602
第二节 功分器与线路放大器605
一、功分器606
二、线路放大器608
第三节 接收系统的工程设计609
一、接收天线的几何参数609
二、接收天线的口径612
三、卫星接收机的输入电平613
四、系统噪声温度613
第四节 接收系统安装与调试615
一、天线位置的选择615
二、天线的防雷617
三、天线的安装与调试617
四、系统的日常维护620
第十四章 闭路电视系统设计与安装621
第一节 闭路系统的设计与计算621
一、闭路电视系统设计安装概述621
二、噪声与干扰622
三、终端接收机的接收电平626
四、天线及前端系统的设计627
五、干线与支线系统的设计633
六、单功能与多功能系统的设计区别与设计方案648
七、传输系统的其它有关技术653
第二节 闭路电视系统中心的演播室和控制室656
一、演播室的要求和设计657
二、控制室的要求和设计661
三、交互式多功能控制中心665
第三节 闭路系统核心设备安装与调试666
一、控制器性能与设计安装666
二、视频切换器设计安装677
三、画面分割器安装与应用697
四、监视器安装调式711
第四节 闭路系统视频设备安装配接756
一、视频处理设备756
二、视频传输设备776
三、视频运动检测器的应用802
第五节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与安装813
一、集成控制系统813
二、多媒体监控系统831
三、时滞磁带录像与硬盘录像848
四、监控系统辅助设备863
五、闭路监控系统安装与调试874
第六节 闭路电视系统设计与安装工程实例883
工程实例一 某单位(室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883
工程实例二 某单位远距离多路电视监控系统887
工程实例三 某城市交通电视监控指挥中心与公安局报警防范指挥中心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