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国民党军简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国民党军简史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3274015.jpg)
- 曹剑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978750655828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14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国民党军简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国民党军演变示意图9
国民党军的初创时期3
第一章 国民党军的初创时期3
第一节 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党统治初期中国军队的派系概况3
(一)国民党军的形成历史3
(二)北洋军政府统治时期的主要军阀派系(旧军阀体系)4
(三)国民党统治初期的新军阀主要派系(新军阀体系)5
第二节 黄埔军校和国民党党军的建立9
(一)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9
(二)组建军校教导团17
(三)党军的建立(附:党军的编成序列)18
(四)军校教导团与党军在实战中经受考验19
镇压商团暴乱19
第一次东征战役20
平定杨刘叛乱20
第二次东征战役和南征战役21
第三节 国民革命军的建立21
(一)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的建立21
(二)编组国民革命军22
(三)第一批国民党各正规军的编成和历史渊源24
1.国民革命军第1军(附:编成序列)24
2.国民革命军第2军(附:编成序列)26
3.国民革命军第3军(附:编成序列)29
4.国民革命军第4军(附:编成序列)34
5.国民革命军第5军(附:编成序列)38
6.国民革命军第6军(附:编成序列)41
7.国民革命军第7军(附:编成序列)45
8.国民革命军第8军(附:编成序列)49
(四)国民党军初建时的编制特点和军队建设情况53
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59
第二章 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59
第一节 国民党军进行第一次北伐战争的历史背景60
(一)国民党军第一次北伐战争前的形势60
(二)北洋军阀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简介63
(三)国民党军北伐所面临的北洋军各系统兵力编成及其基本情况68
1.北洋军中央政府直辖之北洋陆军师的编成69
2.北洋军中央政府直辖之北洋陆军各混成旅的编成72
3.北洋军直系吴佩孚系统所属军队概况74
(1)吴直辖军队74
(2)吴佩孚组织之援湘军75
(3)由吴佩孚控制的各省省属军队75
4.北洋军直系孙传芳系统所属军队概况78
(1)孙传芳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78
(2)由孙传芳控制的各省省属军队80
5.张作霖之奉系军概况82
(1)奉系东北国防军82
(2)奉系国防军直辖旅84
(3)奉系直鲁联军85
6.依附于直系军阀并割据一方的地方各实力派军阀概况86
第二节 第一次北伐战争的作战经过89
(一)北伐战争的爆发89
(二)北伐战争初期国民革命军的编成(附:参战部队编成序列)90
(三)第一次北伐战争的作战经过93
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的作战概况94
2.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和宁、汉分裂99
3.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的作战概况(附:奉系安国军编成序列)103
第三节 冯玉祥之西北军加入北伐107
(一)冯玉祥之西北军的历史演变107
(二)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曹锟政权109
(三)北京政变后国民军的扩编情况110
1.冯玉祥的国民军第1军(附:编成序列)110
2.胡景翼的国民军第2军(附:编成序列)112
3.孙岳的国民军第3军(附:编成序列)113
4.魏益三的国民军第4军115
5.方振武的国民军第5军(附:编成序列)116
(四)国民军的失败117
(五)西北军加入北伐(附:参战部队编成序列)120
(六)西北军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的主要作战124
第四节 阎锡山之晋系军加入北伐125
(一)阎锡山之晋系军的形成简介(附:晋军演变编成序列)125
(二)晋系军参加北伐战争时的编成情况(附:编成序列)129
(三)晋系军参加北伐战争的主要作战131
第五节 国民党军在北伐战争中的扩编132
(一)国民党军大量收编北洋军阀部队,猛烈扩充实力132
(二)国民党军收编军阀部队的类别133
(三)在北伐战争中被国民党军收编、改编和扩编的部队简介135
十年内战时期的国民党军143
第三章 国民党军的二次北伐与军阀混战143
第一节 国民党军二次北伐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经过143
(一)国民党军二次北伐的历史背景143
(二)宁汉合流和第二次北伐准备147
(三)国民党军第二次北伐战争的作战部署152
(四)国民党军在二次北伐战争中的主要作战153
1.第1集团军的主要作战——津浦路战役、鲁南战役、占领济南和济南惨案(附:参战部队编成序列)154
2.第2集团军彰德战役(附:参战部队编成序列)155
3.第3集团军方顺桥战役(附:参战部队编成序列)158
4.第4集团军冀东战役(附:参战部队编成序列)160
第二节 张学良领导东北军易帜和加入国民党军(附:东北军易帜后的编成序列)162
第三节 国民党军的编遣165
(一)第二次北伐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的编成情况(附编制表)165
1.第1集团军的兵力和编成情况(中央军系)167
2.第2集团军的兵力和编成情况(西北军系)170
3.第3集团军的兵力和编成情况(晋阎军系)172
4.第4集团军的兵力和编成情况(桂系军)173
5.各省驻军编成情况175
(二)国民党军队编遣问题的提出177
(三)国民党军编遣方案的出笼及各集团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177
(四)国民党军各集团军在编遗会议前对编遣方案的实施情况180
1.第1集团军(中央军系)三次裁减军队的情况180
2.第2集团军(西北军系)缩编情况181
3.第3集团军(晋阎军系)缩编情况181
4.第4集团军(桂系军)缩编情况181
(五)国民政府为落实编遣任务于编遣中下达的各师编成命令183
(六)编遣会议后国民党各集团军落实编遣方案的情况185
1.第1集团军的编成情况186
2.第2集团军的缩编情况187
3.第3集团军的编成情况189
4.第4集团军的缩编情况189
5.中央直辖部队的编遣情况190
(七)国民党军实施编遣的最终结果191
1.中央编遣区192
2.第一编遣区(第1集团军)193
3.第二编遣区(第2集团军)194
4.第三编遣区(第3集团军)195
5.编遣会直辖编遣第1分区(负责编遣原第4集团军驻北平附近部队)196
6.编遣会直辖编遣第2分区(负责编遣原第4集团军驻鄂部队)196
7.编遣会直辖编遣第3分区(负责编遣原第4集团军驻湘部队)197
8.编遣会直辖编遣第4分区(负责编遣原第4集团军驻桂部队)198
9.编遣会直辖编遣第5分区(负责编遣原第2集团军驻鲁豫陕部队)198
10.第5编遣区(负责编遣东北军)199
第四节 国民党新军阀混战201
(一)国民党新军阀的派系斗争201
(二)国民党的新军阀混战202
桂系军西征讨唐战争203
两广战争203
蒋桂战争204
蒋冯第一次军事冲突204
粤桂战争205
蒋桂张战争206
蒋冯战争206
蒋唐战争207
蒋冯阎桂中原大战207
(三)中原大战期间国民党中央军的编成情况208
1.中原大战中蒋系国民党军统帅机关的编成209
2.中原大战期间蒋系国民党军参战部队的使用和调动变化情况210
(1)国民党军统率机关及其直属部队210
(2)在陇海路方向作战的蒋系军部队编成和调动情况210
(3)在津浦路方向作战的蒋系军部队编成和调动情况214
(4)在平汉路方向作战的蒋系军部队编成和调动情况218
(5)担任南方作战任务的其他蒋系军部队编成和调动情况222
3.蒋军在中原大战中收编的反蒋军部队改编后的番号227
4.东北军入关后收编的反蒋军的部队最后定编番号228
5.中原大战战区内蒋系军的其他部队229
6.东北军在中原大战入关助蒋时部队的编成及使用状况230
7.新疆驻军232
(四)中原大战期间反蒋军的作战编成和序列表232
(五)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结局240
第四章 国民党军大肆“围剿”红军,镇压抗日军队242
第一节 国民党军对早期红军的“进剿”242
(一)追堵南昌起义军243
(二)对井冈山红军的“进剿”和“会剿”244
(三)对其他地区红军的“会剿”和“清剿”245
第二节 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国民党军确立“攘外必先安内”的军事战略方针246
(一)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247
1.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国民党军的不抵抗方针247
2.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失败247
3.日本侵占热河省与国民党军长城抗战248
(二)蒋介石推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军事战略方针249
第三节 蒋介石对非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爱国军队的镇压250
(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失败(附:同盟军编成序列)251
(二)镇压第19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253
(附:双方参战部队编成序列)253
第四节 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大举“围剿”257
(一)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强化反共教育258
(二)恢复军事委员会,继续整理军队,以适应对红军的作战259
(三)国民党军大举“围剿”红军的作战情况263
1.对中央苏区和红1方面军的作战(附:第三、第五次“围剿”参战部队编成序列)263
2.对鄂豫皖苏区和红4方面军的“围剿”(附:对鄂豫皖苏区第三、第四次“围剿”参战部队编成序列)、(对红25军的全面“清剿”参战部队编成序列)、(对红25军的“三个月清剿”参战部队编成序列)275
3.对其他苏区和红军的作战(附:对川陕苏区和红4方面军六路“围攻”参战部队编成序列)284
(四)国民党军对各苏区红军大规模“围剿”作战时期的编成情况及各部队的历史演变289
1.统帅部机关的编成情况290
2.使用国民党中央军统一番号的各部队的编成情况292
(1)各路军的编成情况292
(2)各军的编成和历史演变情况297
(3)各师的编成和历史演变情况321
(4)各旅的编成情况386
3.尚未接受中央统编番号的各派系军队的编成情况396
(1)粤系军陈济棠军事集团之部队396
(2)广西桂系军各部队397
(3)阎锡山之晋系军超编部队397
(4)川军各派系在“二刘”大战前的编成情况398
(5)川军”各派系在”二刘”大战后的编成情况404
(6)黔系第25军编成情况409
第五节 “追剿”长征中的红军及打破各地封建军阀割据的作战410
(一)“追剿”红军,中央军闯进了各地土军阀的封闭领地410
(二)蒋介石的“削藩”策略411
(三) 1934年10月至1936年底国民党军对红军进行的主要作战413
追击转入长征的红1方面军的作战414
(附:湘江战役国民党军的参战序列)414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对留守原苏区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的持续“清剿”416
对退出鄂豫皖苏区转入长征的红25军的追击和堵截(附:追击和堵截长征中的红25军的参战部队序列)417
对坚持鄂豫皖地区斗争的红军游击队的持续”清剿”(附: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418
黔北会战(附:红军四渡赤水国民党军参战序列)420
对进入西康境内的红1方面军的围追堵截作战422
阻止红4方面军西进川甘边的嘉陵江防守战役423
阻止红6军团西征黔东的作战423
对湘鄂川黔边区红军第2、第6军团“六路围攻”的第一次“围剿”作战(附:国民党军两次“围剿”作战参战部队序列)424
对湘鄂川黔边区红2、红6军团的第二次“围剿”作战426
阻止红1方面军长征北上陕甘的作战426
对陕甘苏区和红15军团的第三次“围剿”及直罗镇战役427
阻止红4方面军南下川康边的作战(附:国民党军的作战编成)428
山西战役(红军东征战役)(附:国民党军参战部队序列)431
宁夏陇东战役(红军西征战役)433
阻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作战(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西北地区国民党军兵力部署及编成表)433
山城堡战役438
青马回军“围剿”红军西路军的作战(附:青马回军作战序列表)439
第六节 西安事变和内战的停歇441
(一)西安事变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441
(二)西安事变前后国民党军的编成情况445
1.各绥靖公署的编成情况446
2.各路军的编成情况446
3.各军的编成和作战情况447
4.各步兵师、新编师、骑兵师的编成和作战情况456
5.各独立旅、新编旅、暂编旅、骑兵旅的编成和作战情况498
6.特种兵旅和团的编成情况506
(三)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党军的陆军实力统计507
(1)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军实力统计表之一(各军、师、旅及独立团部队实力统计)508
(2)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军实力统计表之二(各特种兵实力统计)512
(四)国民党军的抗战准备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