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就业60年 1949-200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就业60年 1949-2009
  • 赖德胜,李长安,张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ISBN:97875045805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劳动就业-概况-中国-1949~200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就业60年 1949-200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就业是中国发展战略的主题1

一、就业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2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发展特征和成就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变迁特征和就业制度改革14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统包统配为特征的就业制度(1949—1978年)14

二、以效率优先为取向的就业制度改革(1978—2001年)15

三、以公平、和谐为核心的就业新时期(2002—2009年)17

第三节 新中国60年就业战略的目标选择与经验总结21

一、就业目标从“全面就业”转向“充分就业”21

二、主要经验和教训24

本章小结27

第二章 计划经济形成与“全面就业”制度确立2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背景与就业战略28

一、就业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28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就业状况33

三、全面就业战略的特点38

第二节 大规模失业与“两结合”就业方针41

一、大规模失业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41

二、反失业政策与“两结合”就业方针42

三、失业问题的基本解决48

四、反失业措施与“两结合”就业政策评价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就业结构转变50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就业政策51

二、就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特征55

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就业政策评价57

第四节 “全面就业”制度的初步确立59

一、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形成59

二、“全面就业”制度的初步建立61

三、城乡分割就业制度的雏形65

四、“全面就业”制度评价67

本章小结6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就业波动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就业波动70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就业战略72

二、就业的数量波动和结构变化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就业波动的制度背景85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85

二、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特点85

三、城乡分割背景下的就业波动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就业波动的触发机制96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放乱收死”的中央与地方关系96

二、中央、地方权力转移与就业波动10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就业波动的缓冲机制103

一、“下乡上山”运动104

二、“大跃进”运动的冲击105

三、从精减职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05

四、“文化大革命”背景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08

五、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110

本章小结113

第四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1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背景与就业战略115

一、就业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115

二、农村就业状况描述118

三、农村就业战略导向120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劳动力释放123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和影响123

二、劳动力释放的情况与测算125

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劳动力释放的评价126

第三节 改革开放政策与乡镇企业发展130

一、乡镇企业发展的背景130

二、乡镇企业的就业效果132

三、乡镇企业的就业问题138

四、乡镇企业发展对就业影响的评价139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政策变迁141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变迁14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143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果144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148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评价150

本章小结152

第五章 劳动力市场初步建立与城镇就业153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就业战略的转变153

一、就业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153

二、城镇就业状况描述156

三、城镇就业战略特点160

第二节 青年就业与“三结合”就业方针161

一、知识青年返城就业与青年就业压力162

二、“三结合”就业方针的产生及其内容165

三、“三结合”就业方针解决就业的效果评价168

第三节 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劳动合同制171

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原有固定工用工制度171

二、逐步建立劳动合同制174

三、对劳动合同制的评价175

第四节 市场化改革思想与劳动力市场初步建立177

一、市场化改革思想与劳动力市场理论争论177

二、劳动力市场的初步建立与形式180

三、劳动力市场逐步发展的效果评价182

本章小结184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就业市场化185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与就业战略选择185

一、就业战略的社会经济背景185

二、城乡就业状况描述187

三、就业战略的特点190

第二节 转移就业与农民工191

一、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梳理191

二、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效果193

三、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特点与评价196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下岗失业人员197

一、下岗职工与再就业工程198

二、“三条保障线”的构筑202

三、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保障评价204

第四节 劳动力市场建设与就业保障205

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205

二、劳动预备制度的建立208

三、就业困难群体援助政策的建立209

四、就业政策与市场效果210

本章小结211

第七章 和谐社会建设与积极就业政策212

第一节 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平就业战略212

一、公平就业战略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212

二、公平就业战略的理论基础与内涵216

第二节 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与演变218

一、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218

二、积极就业政策的调整222

三、全球金融危机与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226

四、对积极就业政策的简要评价229

第三节 就业“三碰头”的特点与主要矛盾229

一、转轨就业问题230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32

三、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演变236

四、农民工就业的新特点239

五、强调公平的农民工就业政策249

第四节 和谐劳动关系与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的初步健全253

一、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253

二、工会组织建设和集体谈判制度的推进257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259

四、对劳动就业法律法规的争议260

本章小结262

第八章 未来就业形势与就业战略的选择263

第一节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263

一、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263

二、未来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266

三、对“刘易斯拐点”的争论269

第二节 未来就业战略选择的原则与目标271

一、实施一项战略,做好两项统筹,实现三大目标271

二、国外应对金融危机的就业策略274

第三节 未来就业战略的选择277

一、传统就业战略的主要矛盾277

二、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选择286

本章小结289

参考文献2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