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
  • 文礼章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6683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86页
  • 文件大小:142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昆虫学-研究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昆虫学研究方法与技术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昆虫与螨类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1

第一节 昆虫与螨类标本的采集方法1

一、采集工具与试剂1

二、采集方法4

三、注意事项9

第二节 昆虫整体标本的制作方法10

一、制作工具10

二、制作方法12

三、昆虫标本标签的编制17

第三节 螨类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18

一、试剂19

二、制作方法19

第四节 昆虫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19

一、昆虫整体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20

二、昆虫外生殖器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20

第五节 光学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21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21

二、相差光学显微镜25

三、体视光学显微镜26

四、其他光学显微镜28

第六节 电子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28

一、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9

二、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结构29

三、扫描电子显微标本制作30

四、电子显微镜生物标本制备技术31

参考文献37

第二章 昆虫的饲养方法与技术39

第一节 饲养昆虫的基本设备和基本方法39

一、基本设备39

二、基本方法41

第二节 昆虫人工饲料的制备技术44

一、人工饲料的组成45

二、人工饲料的类别49

三、研制人工饲料的要求50

四、配制人工饲料的基本技术51

五、人工饲料的质量评价与选择53

第三节 综合实验55

一、少量昆虫的饲养方法55

二、大量昆虫的饲养方法63

参考文献69

第三章 昆虫摄影技术71

第一节 光学相机摄影技术71

一、普通相机简介71

二、基础摄影技术73

三、照相机的维护74

第二节 数码相机摄影技术75

一、数码相机的特点75

二、工作原理76

三、数码相机的选择77

四、数码相机的使用77

第三节 显微摄影技术78

一、光学显微摄影技术79

二、显微图像计算机分析摄影83

三、电子显微镜摄影84

第四节 特殊摄影技术85

一、近距摄影与微距摄影86

二、昆虫生态摄影90

参考文献93

第四章 科技文献检索及科技论文写作95

第一节 科技文献的获得及阅读95

一、概述95

二、昆虫学重要文献95

三、如何获得昆虫学文献104

四、参考文献的处理方法114

第二节 研究型科技论文的写作116

一、概述116

二、科技论文的编写格式118

第三节 综述型科技论文的写作123

一、概述123

二、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124

三、格式与写法124

四、注意事项125

第四节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125

一、国际学术期刊的现状125

二、文章的框架126

三、文章的写作126

四、审稿人与编辑的关系132

参考文献133

第五章 昆虫分类的方法与技术134

第一节 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135

一、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135

二、昆虫分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7

三、昆虫分类的本质与方法138

第二节 昆虫鉴定、分类的程序与技术方法139

一、昆虫鉴定和分类的程序139

二、昆虫分类的技术方法139

第三节 昆虫的特征类型与特点143

一、形态特征143

二、生态学特征144

三、地理学特征144

四、行为特征145

五、细胞学特征146

六、分子生物学特征147

第四节 昆虫形态特征的描述方法150

一、种级阶元描述151

二、种上分类阶元151

三、原始描述151

四、补充描述151

五、再度描述152

六、记载文体152

七、性状的次序152

八、记载的方位152

九、数字资料153

十、颜色记载153

第五节 昆虫形态特征的绘图方法153

一、绘图工具154

二、绘图方法154

三、图版布局与标注155

第六节 昆虫分类论文的策划与发表155

一、论著发表的策划155

二、文献和资料引证155

三、学术作品的种类与特点155

四、文稿准备156

参考文献156

第六章 昆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方法157

第一节 昆虫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方法157

一、概述157

二、原理157

三、方法158

四、综合实验163

第二节 昆虫生活史的研究方法167

一、概述167

二、原理167

三、方法168

四、综合实验173

第三节 昆虫休眠与滞育特性的研究方法177

一、概述177

二、原理177

三、方法178

四、综合实验181

第四节 昆虫食性与趋性的研究方法182

一、昆虫食性的研究方法182

二、昆虫趋性的研究方法185

第五节 昆虫飞行与迁飞特性的研究方法192

一、概述192

二、实验材料和仪器192

三、研究方法192

参考文献198

第七章 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200

第一节 非生物因素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200

一、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200

二、过冷却特性203

第二节 种群生态学研究方法204

一、种群的增长204

二、特定时间生命表206

三、特定年龄生命表207

四、种群的空间分布211

第三节 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214

一、种间竞争214

二、功能反应:Holling圆盘实验216

三、生态位分离217

四、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219

第四节 昆虫行为生态学224

一、昆虫的繁殖策略225

二、昆虫的社群行为227

第五节 昆虫与植物联系的化学生态学研究方法和技术228

一、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寄主选择和产卵行为的影响229

二、植物抗虫性拒食物质232

三、植物诱导性抗虫物质对害虫天敌的影响237

参考文献240

第八章 昆虫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方法与技术243

第一节 昆虫解剖学实验方法243

一、昆虫内部器官解剖243

二、昆虫卵巢解剖244

三、昆虫雄性外生殖器解剖245

四、昆虫卵的解剖和整体染色透明技术245

第二节 昆虫组织学实验方法246

一、昆虫组织石蜡切片技术246

二、Spurr’s包埋法实验技术249

第三节 昆虫超微结构实验方法252

一、昆虫组织、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方法252

二、电胶粘样和镀膜扫描电镜观察方法253

第四节 昆虫取食量及食物利用率的测定方法254

一、咀嚼式口器昆虫取食量的测定254

二、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量的测定255

三、昆虫食物利用率的测定256

第五节 昆虫蛋白质的分离和测定方法256

一、昆虫蛋白质分离256

二、蛋白质测定260

三、昆虫酶蛋白质分析265

四、蛋白质降解产物(氨基酸)的测定267

第六节 昆虫脂类的分离和测定方法271

一、昆虫脂类的分离和提取271

二、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272

参考文献276

第九章 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278

第一节 昆虫DNA抽提与检测278

一、昆虫组织DNA的抽提278

二、小型昆虫DNA的抽提280

三、昆虫微量DNA模板制备281

四、DNA电泳检测282

第二节 昆虫RNA抽提与检测287

一、AGPC法抽提RNA287

二、TRIZOL一步法抽提RNA289

三、RNA的检测290

第三节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分子标记技术291

一、聚合酶链反应292

二、同工酶电泳296

三、RFLP技术300

四、RAPD技术302

第四节 DNA片段与基因克隆技术304

一、目的基因获取304

二、载体的选择305

三、DNA体外重组技术306

四、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307

第五节 转基因抗虫植物与转基因昆虫310

一、转基因抗虫植物技术310

二、转基因昆虫技术318

第六节 单克隆抗体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322

一、昆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322

二、单克隆抗体在节肢动物捕食作用中的应用326

参考文献329

第十章 昆虫病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331

第一节 罹病昆虫标本的采集与疾病的诊断331

一、罹病昆虫标本的采集、处理及症状识别331

二、昆虫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334

第二节 昆虫病原细菌337

一、从土壤中分离苏云金芽孢杆菌337

二、苏云金芽孢杆菌感染小菜蛾试验339

三、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测定341

四、芽孢杆菌感染蚊幼虫试验343

五、金龟子芽孢杆菌感染鞘翅目幼虫345

第三节 昆虫病原真菌347

一、从感病死亡昆虫中分离白僵菌347

二、从僵虫上和土壤中分离绿僵菌348

三、白僵菌感染菜青虫及对菜青虫的致病性测定350

四、绿僵菌对斜纹夜蛾的毒力测定352

第四节 昆虫病原病毒353

一、核多角体病毒的分离提纯353

二、核多角体病毒感染棉铃虫355

三、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毒力测定357

第五节 昆虫病原线虫359

一、昆虫病原线虫的采集与分离359

二、昆虫病原线虫感染鳞翅目幼虫360

参考文献362

第十一章 昆虫毒理学研究方法与技术363

第一节 杀虫剂对昆虫表皮的穿透及体内分布研究技术363

一、同位素标记杀虫剂液体闪烁计数研究技术363

二、色谱定量分析测定技术368

三、放射自显影研究技术369

第二节 杀虫剂对昆虫的生物测定技术371

一、杀虫剂毒力测定技术371

二、杀虫剂作用方式研究技术380

三、杀虫剂生物活性研究技术381

第三节 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技术与方法384

一、神经毒剂作用机理的研究技术与方法385

二、非神经毒剂作用机理研究技术与方法389

第四节 害虫抗药性研究技术396

一、昆虫敏感和抗性品系的选育技术396

二、昆虫抗药性测定技术401

三、害虫抗药性机制研究技术403

四、昆虫抗药性遗传力的研究方法409

五、昆虫抗药性遗传方式的研究技术410

参考文献411

第十二章 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法与技术414

第一节 害虫发生、危害调查与评估技术414

一、概述414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21

三、研究方法422

四、注意事项425

第二节 害虫预测预报研究方法426

一、概述426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28

三、研究方法428

四、注意事项430

第三节 危险性害虫风险分析技术431

一、概述431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36

三、研究方法436

四、注意事项437

第四节 防治技术对害虫控制作用的系统评价方法438

一、概述438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40

三、研究方法440

四、注意事项442

第五节 经济损失允许水平及经济阈值的研究方法443

一、概述443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45

三、研究方法445

四、注意事项446

第六节 害虫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方法446

一、概述446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49

三、研究方法449

四、注意事项449

第七节 害虫综合治理专家系统的研究方法450

一、概述450

二、材料、设备或工具453

三、研究方法453

四、注意事项453

参考文献453

第十三章 法医、水质监测及垃圾处理昆虫的研究方法与技术457

第一节 法医昆虫的研究方法457

一、概述457

二、昆虫用于法医鉴定的理论依据459

三、昆虫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460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462

第二节 水质监测昆虫的研究方法464

一、概述464

二、水生昆虫的采样与调查方法466

三、水质监测昆虫的评价方法469

四、注意事项479

第三节 垃圾处理昆虫的研究方法480

一、概述480

二、昆虫、螨类等节肢动物对有机废物的分解作用480

三、影响有机废物分解的因素481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482

参考文献48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