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像的生与死 西方观图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像的生与死 西方观图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6/33301637.jpg)
- (法)雷吉斯·徳布雷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图像的生与死 西方观图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卷 图像的起源3
第一章 由死而生3
追本溯源:Imago(死者面容的蜡质模具),eid?lon(死者的灵魂),représentation(表现、展示)5
图像先于意念:死者因肖像而不朽10
镜子的阶段:以解体躯体的图像进行重塑12
巫术的困境:巫术,呼吁抢救,非物品领域(安德烈·布勒东)15
濒危的死亡:想象威力,实际无能为力的功效19
永恒的回归:艺术不受制于时间,死亡永远受时间所限22
第二章 象征的传承27
凡聚会均带象征性无言的话语:言词与图像的比拼;贝戈特(Bergotte)的例子29
可见的并非可读:语言模式(代码、系统、双重联接)的无能;示意与表达36
传达和超验:在可视世界中神圣关系的合理性;神圣性与图像当代正移向其制作者;传达与传播的反向关系41
致命的“艺术自主性”:异化,独立,自我参照;思考的危险47
意义和群体:当代不可能实现的意愿;以现成呈现(présence)代替再现(représentation)50
第三章 信仰的真谛55
圣经的禁忌:圣言是男人,图像是女人;此幻象的效应58
异见的一神教:基督教的抗辩为肉身、也就为图像恢复名誉;尼西亚(Nicée)的第二届大公会议(787年)61
道成肉身的奠基模板:基督与图像的双重性质;绘画的精神与肉体之争66
权力的诱惑:图像的理据,国家的利益;凭图像宣传,组织安排的制约69
信仰的革命:信条,信誉,认证,使得图像不可或缺。基督教的中庸之道。天主教与电影74
战略利害关系:政治权力的工具与利害关系。拜占庭,法国,美国79
第四章 迈向宗教唯物主义85
媒介学的挑战:将图像的体与神再度统一起来87
“象征的效率”:作为文化投射的可视之物90
时间的碰撞:原始的库存与物种的悠久,因而艺术比思想先行93
相传的恶习:美学不受青睐,技术98
先辈的例外:瓦雷里(Valéry)和本雅明(enjamin);1934,好年景102
收紧剪刀:行家与社会学家的面对面;融合图像的内外取向104
人文主义的障碍:由客体进到主体,或离开人来理解人106
卡斯特里观康德:一个现代业者对《判断力批判》的评判。市场与概念的关系110
第二卷 艺术的神话125
第五章 历史无休止的螺旋上升125
一个涂上漆的字眼:普遍性的幻觉127
定冠词的赌注:统一性的幻觉129
有其父必有其女:艺术史中线性时间的幻觉131
新瓶装旧酒:“前卫”:以新闻借旧出新133
楼梯间:形式不变的循环与图像周期的加速136
第六章 “古代艺术”幽灵的解剖145
不可靠的时间顺序148
“希腊艺术”:集体的幻觉?:没有关于艺术的叙述就没有艺术148
措辞的问题:知优于为,取消了美学150
空白的原因:在因果关系的理智主义模式中,天主垄断了独创;创造仅有一次158
古罗马的事例:绘画从属于建筑160
基督教的回应:手艺与自由艺术的对立163
第七章 艺术的地理分布165
缺席的风景:迟来的类别;从祈祷中获得的感知167
对世界之不敬:北方艰难地战胜南方,现实艰难地战胜思想;自画像的同时出现170
风景画之后:从乡土到环境,从作品到遗产。圣吕克(saint Luc),画家的保护神,以牛为象征。农民的末日,即艺术的末日?175
第八章 目光的三个时期181
初步探路:字符领域=偶像;图形领域=艺术;视像领域=视觉影像。希腊,意大利,美国。艺术是西方的。183
全景式的:临场,再现,模拟;皮尔斯(Peirce)三部曲:实迹、标志、象征;古典在后现代的重新活跃186
实迹,标志,象征190
文字发端之时:文字的发明解放了图像193
偶像的时代:即时效应的图像时代,或偶像时代,包括圣像的基督教时期;拜占庭让希腊的东方进入了哥特式的西方195
艺术时代:以专设场所和通用理论兼备而开始;博物馆和美学同时诞生;印刷术的作用;视角为视像带来主题;艺术时代内部的各阶段。199
第九章 绝望的宗教211
又一次艺术之死?:自老普林尼以来此主题再三出现;金钱挽救了现代艺术213
快乐的资本:普遍化的交易和图像之变为符号;广告的支配216
最高祭司:以美来统一世界的方案220
升华和失败:马尔罗与美学家的误解;神圣是不可移置的222
学问和意义:为什么没有普世的艺术也没有世界性的精神225
亚历山大症候:方式高于材质,或博物馆优于作品,为晚期现代性所特有,让人回想起古代晚期229
第三卷 演出之后235
第十章 一场大灾难的编年史235
1839年,摄影冲击第一波:镌刻,石板,达盖尔照相法;机械与活体之间的论争;摄影激发绘画的活力237
“电影为王”,1895年:诗人、哲学家和画家面对发明243
彩色电视,1968年:录像载体的特点;新的时空关系245
戏演完了:在图像前,但在视像中;播送并非投影;声音支配249
数字炸弹,1980年:毕达哥拉斯之胜利;图像终于不再是模仿;虚拟、抽象和世界之有血有肉;迈向电子包豪斯?252
诗化的技术:各种视觉艺术之间的新关系;由当下关键图像所塑造的集体感觉性;雕塑,连环画,舞蹈。258
第十一章 视频领域的吊诡267
后现代的古旧式:偶像的回归;视觉和绝对的理想主义;娱乐与真实原则;排除他者269
电视-传播和电影-感召:节目编制和制片;直播与录播;即时重放与闪回;瞬间与历史;两种图像的寓意和道德观275
视像变迁:个人主义与电视屏幕;电视作为人的筛选者;权威的新标准287
集体的不思考:图像无法表达的四个缺陷:否定、普遍性、元层次和时间伸缩;从而带来集体思维观念的变化290
第十二章 纯电视的辩证法295
正命题与反命题无休止的循环民主的机器:“新公民空间”的利与弊;说服工艺中的倒置;图像前的不平等;作为社会等级原则的可见度;第三种专制;图像规则,经济298
向世界开放:图像的国际化和族群的封闭;新闻地理;传播卫星与干预责任;没有视觉的欧洲;一幅传播的图像就是一种社会关系305
留住时间:模拟的存档和遗产效应;去历史化的时间;新闻,我们永远的盲点309
“现实效应”:视频,绝对的真实存在;客观性的幻觉;实时和真言;明日的数字图像:作假,真实性,逼真。311
关于新秩序的十二个命题和一个终极问题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