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安信息通信技术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安信息通信技术教程
  • 公安部人事训练局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安信息通信技术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安信息通信工作发展概况1

第一节 公安通信工作1

一、公安通信工作发展过程简要回顾1

二、公安主要通信业务技术发展概况10

第二节 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15

一、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过程简述15

二、公安计算机网络建设18

三、公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与推广20

四、全国犯罪信息中心24

五、地市级公安综合信息系统26

六、全国公安信息化工程(金盾工程)29

第二章 信息通信部门的领导与管理30

第一节 概述30

一、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原则30

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31

三、领导在公安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32

第二节 领导科学的概念33

一、领导的定义33

二、领导的本质33

三、领导的作用34

第三节 领导的职能35

一、信息通信部门领导的职能35

二、调查研究37

三、制定战略规划40

四、组织实施管理43

五、检查总结49

六、领导的科学决策51

第四节 如何当好科长和处长58

一、领导的类别58

二、领导者的素质59

三、如何当好科长64

四、如何当好处长72

第三章 通信技术基础77

第一节 通信概述77

一、消息、信息、信息量、信号与通信77

二、通信系统的组成78

三、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81

四、调制方式83

第二节 模拟通信技术85

一、模拟信号85

二、模拟通信86

三、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90

四、模拟载波电话通路的传输质量90

第三节 数字通信技术94

一、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及特点94

二、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95

三、数字终端技术95

四、数字传输技术103

第四节 两种数字传输体制及其复接技术107

一、PDH技术107

二、SDH技术108

三、SDH网同步110

四、数字数据网(DDN)111

第四章 通信交换技术114

第一节 数字程控交换机114

一、程控数字交换原理114

二、程控交换系统的新业务119

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信令121

四、公安专网技术体制122

第二节 分组(包)交换技术124

一、分组交换网概述124

二、X.25建议125

三、X.25分组交换的优缺点125

第三节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126

一、ISDN的基本概念126

二、ISDN的网络结构127

三、ISDN的业务及应用131

四、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132

第四节 帧中继技术134

一、发展帧中继的背景134

二、帧中继技术概述134

三、帧中继与X.25的比较135

四、帧中继技术的优越性136

第五节 异步转送方式(ATM)137

一、ATM的基本概念137

二、ATM协议模型138

三、ATM传输网142

四、ATM的应用145

第六节 IP电话(VoIP)技术145

一、IP电话(VoIP)的概念及应用形式145

二、IP电话网的结构147

三、IP电话的优缺点148

第五章 通信传输技术及应用149

第一节 光纤通信149

一、概述149

二、光纤和光缆150

三、光纤通信系统154

四、光波分复用157

第二节 微波通信158

一、微波通信的基本概念158

二、数字微波通信的基本原理及特点160

三、数字微波信号的抗衰落措施162

四、公安微波通信的应用举例165

第三节 卫星通信166

一、卫星通信原理166

二、卫星通信的组网与应用173

第四节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183

一、电视电话会议概述183

二、图像压缩标准183

三、多媒体的传输标准187

四、会议电视在公安领域的应用188

五、电话会议的应用190

第六章 通信保障技术191

第一节 通信电源191

一、通信电源系统概述191

二、高频开关电源192

三、交流不间断电源(UPS)195

四、蓄电池196

五、通信用配电设备198

六、自备交流电源(油机发电机组)199

第二节 通信设备防雷与接地199

一、概述199

二、通信基站受雷害的途径199

三、现代防雷技术的基本特点200

四、通信基站的整体防雷201

五、雷电防护设备的性能204

六、接地系统205

第三节 公安市话线务207

一、全塑电缆特性及维护207

二、光缆线路208

三、线务安全作业210

四、线路常用施工图纸210

第七章 移动无线通信技术212

第一节 无线通信概述212

一、无线通信基本原理212

二、电波传播与频段的划分212

三、无线通信的分类和工作方式213

四、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216

五、短波通信和单向无线通信217

第二节 移动通信系统218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分类及简介218

二、陆地移动通信的特点220

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222

四、移动通信的信令及工作过程226

五、常规移动通信系统230

六、集群移动通信系统230

七、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241

第三节 频率资源的规划分配和监测管理243

一、无线电频率与无线通信频道243

二、无线电频率管理243

三、无线电频率的规划分配244

四、频分制通信频谱结构规范及相关参数246

五、无线电频率干扰与处理247

第八章 公安移动通信系统250

第一节 公安移动通信体制规范250

一、公安移动通信网的建设原则和管理体制250

二、公安移动通信网的类别和等级划分250

三、公安专用频率资源及使用规划251

四、信道规范和工作制式251

五、区域网结构和典型指标252

六、工作方式252

七、信道选择方式252

八、信令制式253

第二节 警用基本级及功能级综述253

一、警用基本级253

二、警用功能级254

第三节 警用自动级综述254

一、调制制式254

二、频率配置254

三、功能信令介绍255

四、设备电性能主要指标258

第四节 警用自动级系统参数259

一、信道编号与控制信道259

二、系统码SYS及网络特征参数NDD的规定260

三、移动台参数和入网检查程序260

第五节 警用自动级编号计划261

一、区(前缀)号的划分261

二、MPT-1343分队编号方案262

三、CPSX分队编号计划263

第六节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介绍271

一、数字集群通信概述271

二、数字集群的主要特点271

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271

四、数字集群网的覆盖问题276

第七节 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要求277

一、工程设计要求277

二、无线覆盖区设计279

三、频率配置和分组复用282

四、单站系统的容量和通信质量283

五、天线、馈线及天馈共用系统288

第八节 公安移动通信的安全保密288

一、无线电通信保密289

二、通信保密分类290

三、语音保密通信291

第九章 无线寻呼系统294

第一节 无线寻呼系统的工作原理294

一、寻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94

二、发射、接收部分297

第二节 寻呼系统的编码方式297

一、POCSAG编码方式297

二、FLEX编码方式299

第三节 传呼发射机300

一、传呼发射机的组成及其功能300

二、馈线与天线302

第四节 寻呼接收机304

一、寻呼机的种类304

二、寻呼接收机的工作原理305

三、无线寻呼机的功能309

第五节 寻呼系统的联网应用311

一、寻呼联网概述311

二、寻呼系统的网络结构312

三、联网的管理方式314

第六节 寻呼系统管理员的岗位职责315

一、寻呼系统的管理目的315

二、寻呼管理员的岗位职责316

第十章 移动通信值机备勤与应急保障317

第一节 日常值机备勤317

一、移动通信系统电台的操作规程317

二、规范化勤务用语326

三、通纪通规327

第二节 应急通信保障333

一、应急通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333

二、应急通信的分级备勤和组织机构333

三、应急情况下召集通信人员及车辆的调度335

四、应急通信保障方案335

五、警卫应急移动通信网336

六、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几点要求336

七、应急通信现场快速部署系统337

附录一 架空通信线路的空距与隔距340

附录二 地下管线与其他设备的间隔距离341

附录三 关于配发给个人BP机的使用规定343

附录四 应急通信工作流程344

附录五 应急通信保障方案执行程序345

附录六 在地区周边或通信盲区执行应急通信保障任务(方案2举例模拟)346

参考文献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