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26/33345313.jpg)
- 林建超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界军事变革的历史发展1
一、金属化军事变革2
(一)金属兵器取代木石兵器成为主战兵器3
(二)步、车、骑兵等职业化军队初步建立5
(三)阵式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8
(四)朴素直观的军事理论诞生10
(五)军事主体运用金属器械的能力明显提高11
二、火药化军事变革13
(一)火药发明开启了热兵器时代15
(二)炮兵、工兵和近代海军成为主要兵、军种16
(三)线式与散兵作战方式相继产生17
(四)军事理论渐成体系19
(五)军事能量形式首次实现质的突破21
三、机械化军事变革23
(一)机械化武器装备广泛运用24
(二)陆、海、空形成新的合成军队26
(三)诸军、兵种协同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27
(四)各具代表性的军事理论纷纷登场28
(五)两次世界大战有力推动军事变革30
(六)核条件下机械化军事变革空前扩展32
四、正在加速发展的信息化军事变革35
第二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背景36
一、人类社会转型的必然产物36
(一)社会转型促进了军事思维观念的转变38
(二)社会转型促进了军队建设思路的转变39
(三)社会转型促进了现代作战方式的转变41
二、大国战略需求的内在驱动42
(一)超级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需要42
(二)发达国家争夺安全事务主导权的需要44
(三)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需要45
三、高新军事技术的强劲推动46
(一)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47
(二)大国高技术战略纷纷出台49
(三)军事高技术群快速崛起51
四、发达国家雄厚的国力支撑53
(一)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54
(二)以先进的科技实力为龙头56
(三)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为后盾58
五、军事创新机制的有力保障60
(一)宽松的创新氛围提供了新军事变革的必要环境60
(二)统一规划机制保证了对新军事变革的整体设计62
(三)评估验证机制确保了新军事变革的正确方向63
(四)应用转化机制巩固了新军事变革的实践成果64
六、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的直接催生65
(一)高技术局部战争需求牵引军事变革66
(二)高技术局部战争实践检验变革成果67
(三)高技术局部战争经验预示变革方向69
第三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演变过程72
一、孕育奠基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72
(一)越南战争“灵巧炸弹”的使用73
(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启示74
(三)“奥加尔科夫预言”的提出77
(四)美国关注新军事变革研究79
二、全面展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81
(一)海湾战争的深刻昭示81
(二)关注和研究新军事变革成为世界潮流84
(三)新军事变革向广度和深度发展87
(四)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加速军事变革进程89
三、质变发展阶段(伊拉克战争至今)95
(一)军事高科技和信息化武器装备投入力度加入97
(二)军队结构整体转型99
(三)信息时代的军事理论超前发展102
第四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概况104
一、处于“领头羊”地位的美国105
(一)完成了对新军事变革的总体设计和战略规划105
(二)出台了以快速决定性作战为标志的作战理论107
(三)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109
(四)进行了向信息化军队转型的体制调整改革110
(五)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经验111
(六)形成了推进新军事变革的一整套方法112
二、奋起直追的西方其他发达国家114
(一)英国:紧跟美国军事变革步伐114
(二)法国:建设独立自主防务117
(三)德国:由本土防御转向海外干预119
(四)日本:走向世界军事大国121
三、独树一帜的俄罗斯124
(一)加强对新军事变革和未来战争理论的探索124
(二)强化在空间和战略核力量领域的传统优势126
(三)发展具有俄军特色的信息化武器装备127
(四)建设一支均衡发展的现代化、职业化军队128
(五)实行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一体化129
四、着力应对的发展中国家129
(一)调整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130
(二)加强在高新技术领域的争夺131
(三)推进军队现代化进程132
第五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涵135
一、加快发展军事高技术135
(一)军事信息技术136
(二)军事新材料技术139
(三)军事新能源技术141
(四)军事工程技术143
二、不断更新武器装备144
(一)精确制导武器智能化144
(二)作战平台信息化148
(三)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150
(四)信息战武器系统多样化151
(五)新概念武器系统实用化153
(六)新型核武器系统实战化153
三、超前创新军事理论155
(一)军事理论创新十分活跃155
(二)军事理论研究手段新颖159
(三)军事理论先导作用突出160
四、调整改革体制编制161
(一)军队规模小型化161
(二)力量结构集成化162
(三)指挥体制扁平化163
(四)后勤保障社会化163
五、大力培养军事人才164
(一)确立信息化培训目标165
(二)探索多途径培训渠道166
(三)采取高效益用人模式167
第六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内核169
一、信息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核心要素169
(一)信息成为衡量军事能力的重要因素170
(二)信息成为提高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关键171
(三)信息对抗贯穿战争和军事斗争全过程172
(四)信息主导拓展了传统的战场空间173
二、信息化军队是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方向174
(一)高度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是构成信息化军队的基础175
(二)能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知识型军人是构成信息化军队的核心176
(三)高度一体化的综合信息系统是构成信息化军队的关键176
(四)有利于信息快速流动和利用的体制编制是构成信息化军队的纽带177
(五)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军事理论是构成信息化军队的灵魂178
三、信息化战争是21世纪的基本战争形态178
(一)信息传递实时化179
(二)战场要素数字化179
(三)指挥控制智能化181
(四)作战行动精确化181
第七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183
一、发起的主动性183
(一)军事活动主体的能动实践更充分183
(二)军事理论的牵引作用更突出185
(三)超前设计的总体思路更清晰186
二、范围的广泛性187
(一)新军事变革波及的国家越来越多188
(二)新军事变革延伸的空间越来越大189
(三)新军事变革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190
三、变革的整体性190
(一)整体筹划,全面发展190
(二)相互促进,滚动发展191
(三)三军联动,协调发展192
(四)以商促军,共同发展192
四、内涵的深刻性193
(一)军备体系向系统化发展193
(二)军制体系向一体化发展194
(三)指挥体系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195
(四)战争体系向信息化转型195
(五)理论体系不断创新完善196
五、推进的快速性196
(一)新军事变革的过程将大为缩短196
(二)信息时代为新军事变革的快速性提供了条件197
(三)新军事变革的快速性是相对的198
六、发展的不平衡性199
(一)世界各国推进新军事变革的进程不同200
(二)新军事变革各要素的发展速度不同201
(三)新军事变革的不平衡性是动态的202
第八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204
一、增强军队信息能力将成为新军事变革的首要目标204
二、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将成为重要作战方式206
三、体系对抗将成为未来战场对抗的基本特征209
四、太空将成为世界军事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211
第九章 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战略影响214
一、新军事变革将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加速发展,新一轮世界军事竞争更加激烈214
(一)战略调整幅度扩大215
(二)军费投入额度增加218
(三)军事改革力度加大221
二、世界战略力量对比将出现新的失衡,多极化发展进程更加曲折226
(一)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226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将日趋扩大228
(三)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延缓229
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将有所抬头,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231
(一)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抬头231
(二)利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趋势更加泛化233
(三)世界和平与地区安全增添了新的变数234
第十章 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思考237
一、坚持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238
(一)强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观念239
(二)确立信息主导、跨越发展的思路240
(三)贯彻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241
(四)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242
(五)运用综合集成、系统建设的方法243
二、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供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244
(一)高举旗帜,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军244
(二)铸牢军魂,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45
(三)加强教育,进一步强化官兵的精神支柱246
三、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更高层次和起点上谋划和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247
(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248
(二)坚持信息化与机械化复合式发展249
(三)坚持军事斗争准备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整体发展251
四、贯彻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着力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251
(一)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252
(二)加快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253
(三)积极推进一体化训练254
五、勇于开拓创新,积极稳妥地推进军队各项改革255
(一)创新军事理论,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255
(二)改革体制编制,实现我军力量结构的整体优化257
(三)完善政策制度,增强军队建设的生机与活力258
(四)发展先进手段,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和效益259
参考资料260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后记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