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
  • 刘文英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上编 中国古代的占梦迷信10

一 占梦的起源和发展10

(一) 初民的梦魂观念和梦兆迷信10

(二) 殷人的占梦活动15

(三) 周人的占梦活动18

(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占梦活动21

(五) 秦汉以后占梦迷信的变化26

(六) 占梦的理论和占梦的哲学33

二 占梦家的历史踪迹42

(一) 殷人卜辞中的占梦者42

(二) 西周王制中的占梦官44

(三) 《春秋》经传中的占梦者46

(四) 历代世俗的占梦家49

1、赵直和宋寿50

2、周宜51

3、索紞和万推53

4、杨元慎55

5、张犹和黄幡绰56

6、韩泉和杨子堇57

7、杨廷式58

三 占梦术的秘密60

(一) 占梦方式的历史演变60

1、殷人的两种占梦方式61

2、《周礼》的“三梦之法”61

3、“以日月星辰占梦”64

4、史墨和卫平的占例66

5、占梦和占龟、占易的参照70

6、占梦术的独立发展71

(二) 占梦术的逻辑分析72

1、直解73

(1) 象征法76

2、转释76

(2) 连类法82

(3) 类比法83

(4) 破译法85

(5) 解字法88

(6) 谐音法91

3、反说93

(三) 占梦家的遁辞和占梦的附加条件97

(四) 占梦中的精神心理分析101

四 占梦书的流传107

(一) 占梦书的特点和形式107

(二) 占梦书的材料及其来历112

(三) 历代占梦书的流传114

(四) 现存的几种占梦之书119

1、周宜《占梦书》残卷119

2、《梦书》残卷120

4、《周公解梦书》残卷121

3、《解梦书》残卷121

5、《新集周公解梦书》完本122

6、《占梦书》残卷124

五 吉梦、凶梦和祈梦、禳梦125

(一)吉凶划分的一般标准125

(二)吉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30

(三)祈吉梦和禳恶梦133

(四)梦神、梦鬼、梦咒及其他137

1、梦神137

2、梦鬼138

3、梦咒138

4、梦草142

5、梦鸟142

6、梦虫142

六 占梦迷信的社会影响143

(一)统治者的所谓“受命之符”143

(二)政治家的一种精神武器148

(三)劳动者的一副麻醉剂151

下编 中国古代对梦的探索157

一 关于梦的本质和特征157

(一)梦同睡眠的联系157

1、“梦”字字形的演变157

2、“睡眠”在古代的含义159

3、睡眠的心理特征161

4、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心理活动164

(二)睡梦和醒觉的区别166

1、“形闭”和“形开”167

2、“无接”和“有接”170

3、“缘旧”和“知新”173

4、“无志、无主”和“有志、有主”174

5. “醒制卧逸”和“梦吐真情”177

(三)从“梦之精神”到“神蛰”、“神藏”的观念181

1、《内经》的“淫邪发梦”说186

二 关于梦的原因和机制186

(一)梦的生理病理原因和机制186

2、梦象和藏(脏)(一)193

3、梦象和藏(脏)(二)197

4、“感梦”、“时梦”和“病梦”201

5、睡梦的外感和内感205

6、王清任的“脑气阻滞”说208

(二)梦的精神心理原因和机制210

1、《周礼》的“六梦”之因211

2、“精念存想”则梦214

3、“情化往复”则梦217

4、“心溺”、“情溢”则梦220

5、“忧乐存心”则梦222

(三)两种梦因的关系和联系223

1、“想”和“因”的含义224

2、从“因”到“想”的转化227

3、“因乎内者”与“因乎外者”231

4、“魄识之感”与“思念之感”235

5、“因衍”概念的科学价值240

三 关于梦的几个具体问题246

(一)梦的分类246

1、《周礼》的“六梦”之分247

2、《梦列》的“十梦”之分249

3、佛经“四梦”、“五梦”之分250

4、《梦占逸旨》的“九梦”之分252

(二)梦的时空知觉254

(三)问梦与疾病的诊断259

(四)圆梦与心理的满足263

(五)梦象与职业、性格的关系266

(六)梦与两性的关系269

(七)“真人”、“圣人”是不是无梦?273

(八)盲人是不是无梦?277

(九)梦有没有先兆的预见性?279

外编 现代世界梦说的进展290

一 关于梦的精神分析290

二 关于梦的实验观察298

三 关于梦中的创造思维活动302

四 一个中国人的新梦说307

(一) 人的潜意识从何而来?307

(二) 梦的基本要素与原始思维的特点313

(三) 梦的材料来源与大脑的意象库317

(四) 梦中的眼球运动与内视机制320

(五) 梦的心理状态与矛盾倾向322

(六) 梦的触发机制与根本原因325

(七) 梦的生理心理功能329

附录一 《潜夫论·梦列》新校335

附录二 唐宋类书所见汉唐梦书佚文类编338

附录三 《新集周公解梦书》一卷344

附录四 有关梦中创造思维活动的若干资料353

热门推荐